育儿指南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攀比心理?

孩子一进学校,就产生了爱攀比的心理,经常回家抱怨自己的衣服、鞋子、书包没有同学的好看,看到同学用漂亮的,或者名牌的衣物书包,心里就极度嫉妒。必须要父母满足自己。

网上有一个贴图,据说是女儿要求母亲买高级手机,母亲劝买低端但是也可用的手机,女儿坚决不同意,无奈之下,母亲给女儿跪下,一脸无奈。

与其说如何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如来探索一下孩子养成攀比心理的源头。

1. 不合理的奖励行为。

父母经常用奖励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一种通过积极的正强化方式来达成影响孩子行为的教育方法,以此达成孩子的正确认识以及正确行为的养成。满足孩子的一部分合理的奖励,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但是一旦满足成为不合理的奖励时,会使得孩子进入一种误区,使得孩子认为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

比如:家长因孩子参与家庭劳动,觉得有奖励必要,因此每打扫倒垃圾一次奖励5角钱。而一旦养成这样的物质交换的方式,孩子在下一次参与家庭劳动时,会根据劳动的难易进行市场评估给出他认为合理的市场价格,一旦不能达成,那么孩子会理所当然地拒绝参与劳动。

不合理的奖励行为,反而养成了孩子对物质的偏驳认识。

那么怎样的奖励才是正向的呢?比如与父母一起郊外互动活动,与父母一起打羽毛球等增加亲子关系的奖励才是积极有意义的存在。

2. 家长自身的攀比心理。

有一些家长,在经历了社会历练之后,形成的价值观与物质观有些偏激,认为别人的孩子有什么,自己的孩子也要有什么。孩子在同伴中的优越感逐渐形成,一旦不能满足时,孩子的心理落差非常大。这些都是源于家长自身的培养”。

3. 孩子的自卑心理。

孩子天性单纯,但是模仿能力极高,好奇心也强,孩子在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的时候,竞争性也强,喜欢表现自己,正是勤奋克服自卑的时候,然而,这样的勤奋用错了地方,就变成了爱与人比较,在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的同时,又特别希望外界环境给予他们赞美。于是,可能在物质上一味地攀比,以此找到尊严,受人崇拜的感觉,来掩盖内心的自卑。

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或者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

1. 改变攀比的方向。

原来是物质上的攀比,改为将重心放到学习和日常独立生活上。

2. 把攀比变成动力。

爱比较是天性,存粹物质攀比,可以改变成为了获得某项奖励,而努力奋斗用自己的智慧换得的奖励。比如:买不起生日礼物,可以自己亲手制作有意义贺卡;又或者积极参与义卖活动,存得的钱下次买漂亮的生日礼物。

3. 在思想上树立正面阳光的价值观。

金钱不是万能,会使用金钱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才是金钱的使用者。

在孩子下一次想要得到更多更好的物品时,先问一问孩子,得到这样的物品后的心情是如何的?那种兴奋的感觉能持续多久?为得到这样的物品,父母要花费多少精力和时间去换的?你觉得父母值不值?如果超出了父母的预算,你又会怎么办?父母对你的爱减少了吗?你呢?

不断与孩子交心谈谈物质与生活的真谛,也许孩子能给出一份满意的答案。

我是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萤火虫老师,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关于华大

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始于2003年,专注心理咨询、心理培训、企业EAP。300多名富有实战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团队,600余名志愿者服务团队,30门电话组成的免费公益心理服务热线向社会提供服务。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

攀比,要看攀的什么?比的什么?

在学习上应该攀比。小孙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十三、四名,我常说他没有争第一的思想,在学习上为什么不与第一名比?

在事业上、工作上要攀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你追我赶,勇争第一,才能不断有所前进。

在生活上,我还是信奉雷锋的那句话:要和最差的人比。这句话我经常在小孙子面前念叨。也常和他讲:当年爷爷上学时,别的同学多是职工子女、干部子女,唯有爷爷的爸妈无正式工作,条件最差。穿的比人差,学习用具比人差,学费交不起而经常挨罚站。我也难受、也曾自卑。但我敢和人比学习!再难我也努力学,始终保持前三名。老师同学照样看起我。

我现在还常常和孙子讲:咱们是工薪阶层,你爸妈的工厂又破产了,在外打工很辛苦。你要明白,靠谁都靠不上,唯有靠自已努力!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在攀比。

年终奖金发下来了,看到别人比自己多了300快,是不是心里不舒服?!

情人节,朋友在圈里晒了老公送的玫瑰花????????????和项链,是不是自己又很跟老公吵了一架?!

元旦了,别人家的孩子在班里表演架子鼓,吉他,街舞,钢琴……是不是发誓明天就让孩子就让孩子学特长?!

对孩子来说,我们先来分析,攀比的一般是什么?

房子?妈妈,小木家比我们家的房子大多了,大家有好几个超大的机器人,电视占了半边墙。(孩子较小)

车?(孩子稍大)别人家长开劳斯莱斯,沃尔沃,我们开奥拓,夏利。

父母?妈妈李腾的爸爸是警察,我长大也想当警察。田田的妈妈是当官的,打扮的好漂亮啊!

学习?这是常态。

性格?漫漫有好多朋友啊,我只有几个。

但是,

不管是大人,孩子,不管是攀比的是什么,我们要正视事实。端正心态。有钱的不一定家庭美满,车好的,不一定是自己挣得。别人的爱好不一定适合自己。

珍惜自己拥有的,奋斗自己想要的。就在2019年。攀比可以,努力争取。

###

攀比是自然现象,是刻意在智力、能力、生活条件上跟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对方的心理状态!包括大人也一样会,这一现象没办法杜绝,但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及世界观、人生观的阶段家长和老师们应该理性做好引导工作。


孩子形成攀比的因素简单的这几点:

1、生活水平提高,家长对孩子提供的物质满足越来越多;

2、小部分家长的溺爱心理,对孩子予已予求;

3、孩子天真烂漫、好奇心较强,易教易懂易模仿,并且还未养成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的时候...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攀比心理:

1、家长和老师以正确的教育方法把握程度,适时给予鼓励,让其放松,保护其童心;

2、家长理性育儿,正确引导和分析孩子的攀比心理,不能过分疼爱孩子,或嫌麻烦直接用礼物等方式安抚孩子;

3、以身育儿,从自身开始,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的传输到孩子身上;

###

谢谢邀请!

很多家长都很担心这个问题,其实大可不必,孩子有攀比心理,很正常,也是人之常情!成人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何况孩子呢? 有攀比心理,至少说明孩子有竞争意识!

问题的关键其实还在于家长,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攀比心理!首先要明白孩子攀比心理的造成原因,一般有这三个原因:

一、受父母的影响,父母过于追求物质生活,或者总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等生活细节,造成孩子的一种错误的攀比思维。

二、过度的赏识教育,让孩子盲目的追求赞扬所带来的荣誉敢,也是造成孩子不正确攀比心理的原因之一。

三、有攀比心理也从侧面反应了孩子的不自信,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希望通过攀比的方式赢得尊重。

那么,该如何争取的引导孩子的攀比心理呢?我有这么几点个人经验,供参考:

一、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消费观。

二、父母在引导孩子上进时,不能盲目的野蛮比较,而需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寻找方法,制定计划,让孩子懂得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去竞争获取!

三、父母要尽早教育孩子学会知足,正对现实,学会横向比较。在孩子尽力的情况下,无法完成对对手的超越,让孩子会学接受现实,并告诉孩子可以尝试在其他方面寻求突破,完成超越!

四、让孩子参加一些户外实践活动,如社会生存挑战、爬山等,一方面可以让孩子通过社会实践体验生活的不易;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孩子的韧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五、父母在表扬鼓励孩子时,要把握好度,表扬到点,逐步提高表扬的要求,杜绝不走心的赞许!

孩子攀比并不可怕,家长只要能正确引导,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您有什么观点和看法,欢迎留言评论!祝新年快乐!吉祥安康!

###

谢谢邀请

攀比心我们都会出现第一个词 虚荣 。

但是我们是否还可以理解为好强 好胜 不服输

所以不能一提到攀比就是贬义 现实中我们把攀比和人对应来区分褒贬 比如孩子攀比家境就是虚荣 运动员攀比成绩就是上进 富豪攀比那是精神 老百姓攀比就是嫉妒 等等 所以攀比心不是孩子才有 是人都会攀比 关键我们该怎样对待 .

首先 我们先以阳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攀比中的人们 不因其优秀就报以善意 不以其底层就报以恶意 有攀比心是好的 至少还有廉耻,总比无为好 不要总说低调 某某大佬低调 他要真低调你咋知道的 著名慈善企业家玻璃大王曹老板有多少人了解 而那些所谓的低调大佬我们却大宝天天见 所以孩子攀比不可怕 哪怕比家境比生活 为啥非要比学习 不要老是唱红 比如孩子比穿衣奢侈 你可以告诉他这是老子给的 有本事自己去赚 学习工作优秀的你也可以告诉富家我学习好 工作好 大家都没损失何必带帽子攀比就是虚荣 你比学习不是虚荣吗 不是求赞吗 都是虚荣心作祟 为何分高下.

其次 攀比心引导好了不是坏事 攀比打扮可以往设计师 潮人引导 攀比学习 那就当个学者...... 我们国家太多学霸了 又何如?周围的孩子都学数算 珠算 口算 我家孩子没报 孩子问我为啥 我说国家不缺账房先生 ,老美数学奇差无比 没有计算器 买包方便面8.6 给100他们一定懵逼,又咋样 ?科技不行还是?硅谷几乎全是华裔 犹太裔科学家 老美管人就好 扯远了 意思就是 攀比不是坏事 关键你怎么看 怎么对待 !

最后我想说的是 孩子们天性是最纯真的 我们只要往正确的路上引导就好 不要教导逼迫孩子接受成人世界的所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成人都对 那是共产主义 那是乌托邦 (其实很多喊着攀比工作 学习的 内心更希望有个好家境 躺赢人生 喊着虚荣可耻的人 也想有个可以虚荣的外在 愁富的其实更想富 我们都是凡人 都有七情六欲 不违法 不侵害他人 这辈子短短几十载 快乐 知足 就好 )

###

孩子教育问题咨询:爱攀比的孩子


首先,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行为模式往往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有些家长经济不太宽裕,但是,总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让人瞧不起,于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还给买最好的,自己再苦再累都无所谓,结果很可能造成孩子的攀比心理,所以重庆寸草心心理医生提示家长要首先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这样才会影响孩子。  

其次,要让孩子看到你们的辛苦工作,让他明白什么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这样他才知道节约的重要性。在家中可以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他自己身体力行知道生活的不易。  

最后,家长要和孩子交流,经常帮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孩子现在还很小,价值观正在慢慢行程中,家长千万不要觉得现在孩子还是小学生,还不懂这些,价值观是从小就开始形成的,孩子只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健康成长,对于以后孩子自己的发展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庆寸草心心理医生认为孩子喜欢攀比,从另一种角度上说明孩子当时的心理有竞争倾向,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如能抓住这种心理,让孩子在学习、才能、意志力、良好行为等方面进行攀比,正确引导孩子发奋努力,勇于赶超,将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

###

我觉得首先是家庭环境,父母长辈不能再孩子面前有攀比心理,举例来说,汽车有不同的品牌,但作用是一样的,代步工具,电动车也是一样的,再教育孩子时,就告诉他,电动车适合短途行程,快,方便,汽车适合长途行程,从小就建立这种观念。

###

你看到的孩子攀比是一种行为,在这个行为的背后一定有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先去找到这个原因吧,是孩子不够自信,需要外在事物帮他增加自信,还是为了寻求注意,被人们所注意,还是为了寻找定位寻找存在感,还是不明确自己的想法,觉得别人的都是好的......找到原因,再去找是哪些事情造成的这个原因,是父母的忽略,还是过度的表扬......

大多数时候孩子们表现出来的行为可能会有一些一致性,但是每个孩子内在的原因却是不相同的。家长们不要盯住孩子的行为不放,去关心一下孩子的真实感受,真实想法吧,那样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

首先,要告诉孩子。不要互相攀比。互相攀比是不对的。其次,要正确的教育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比如,告诉他不要在物质上跟别人去做比较,这样孩子会变得自卑或自大。身为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带孩子多玩玩,去去旅游,带孩子吃些好吃的,告诉他们,物质不是唯一,衡量人格不应该以物质。这样的教育很有必要。请家长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