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经常被家长吼,会形成以下几种性格,后果很严重

作为家长,第一次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没有任何经验,不免会有些担心。这时候会有老一辈的人和我们说,孩子生了自然就能长大了,以前一家好几个不也是养的挺好么,现在的年轻人想的就是多。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经历过的人知道,遇到使用错误的教育方式的父母,自己的童年是怎样的遭遇。

本想自己有孩子以后好好抚养长大,但是当孩子淘气不听话的时候,自己就不受控制开始大吼大叫,当孩子委屈的哭起来时,突然发现刚刚的自己和小时候父母训斥我们的嘴脸一模一样。

有的人会觉得大吼大叫是管用,实则不然,虽然孩子会马上停止淘气,但是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冲突。

吼叫只是一种感情宣泄,并不能起到教育作用,会在无形之中毁掉孩子。

孩子的童年异常珍贵,请停止吼叫

关于父母吼孩子,一位朋友曾经和我讨论过,朋友是位女性。在她童年时期,每天最怕的就是父亲吼叫,有一段时间严重到做梦都会吓醒。

那时候只要父亲一吼她就会哭,她一哭父亲就吼的更大声了,哭什么?没出息。

等到朋友成年工作,她开始反抗,和父亲争吵,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等到自己交了男朋友时带回家见父母时,爆发了两个人最大的一次争吵。

原因是父亲不满意朋友的男友,朋友觉得父亲一直不理解自己,两个人大吵一架,之后朋友一年没有回家。

后来男友交往没多久就分手了,从那以后朋友开始拒绝谈恋爱,不论是谁介绍都提不起兴趣。大家都以为是她没放下前任,其实她自己很清楚是因为自己的父亲长期否定自己让自己越来越自卑。

导致她一直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清楚自己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人走完以后的时光。

经常吼孩子,15岁后孩子可能形成的几种性格

15岁是心理和身体产长变化的年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变的敏感,在心理上于荷尔蒙分泌的躁动期,他们的思想和情感都产生很大波动,他们的性格也会在各种三观的碰撞中形成并根深蒂固。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如果家长不能很好的疏导孩子的心理,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性格。

1. 暴躁型

家长的怒吼是对心理上的暴力,虽然身体不会受到伤害,但是心里面的伤害同样会让孩子留下疤痕。在以暴制暴的过程中,孩子很容易成为暴力性格。

小的时候孩子会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反抗大人,等到一定年龄后,会开始反抗父母,不论什么情况都会以暴力回应。

这种性格很危险,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一旦控制不住很可能会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

2. 自卑型

这类性格的表现往往是不爱交流,不想暴露在别人面前,形成这种性格的孩子会极度隐藏自己。

长期在家长的怒吼中,为了避免犯错再次被吼,索性选择隐藏,不去尝试。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算很努力也很难被别人看到自身价值。

他们觉得沉默能够规避一切,在最开始尝试交谈时永远是怒吼回应自己,索性就放弃沟通,不再发表放任何意见,生怕自己的想法、做法又会招来父母的责骂,孩子会变的越来越自卑并极度怀疑自己。

3. 讨好型

这类性格首先是因为不自信,和自卑型不同的是,他们渴望别人认可自己。但是不自信会导致这类人一味的贬低自己,抬高别人。

渐渐的开始用讨好来生存,因为只有讨好别人才不会被骂,不断地磨灭自己的个性,永远听从别人。在孩子眼里,父母是最亲密的人,自己最亲密的人都不认可自己,整个世界也都不会认可自己。

最终只能在讨好别人、迎合别人中寻找肯定和自身存在的意义。

在此提醒家长,教育孩子不能宣泄自己的情绪,我们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孩子的童年和青春大部分都是受父母影响,不要给这段美好时光蒙上挥之不去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