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分散?区别很大,千万不要混淆

孩子刚上一年级,一天放学回家后,我跟他说先休息一下,然后再开始做作业。孩子答应了,不过要求看一会动画片。我说,那就看个10分钟把。

乘着他看动画片间隙,我去忙了一会家务。可差不多过了半个小时,孩子似乎看起来没有停止的意思,我便开始提醒他是时候该学习了。

一开始,他极不愿意,在我的催促下,终于走到了书桌前。我拿起书,开始给他念作业题,他提笔开始写答案。

大约过了2分钟,我过去看他做的情况,发现他写的答案跟我念的题是两码事:我念的是语文中的生字,他写的是刚才动画片中出现的数字。

我有点生气了,问他怎么回事,这么不专心。他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妈妈,我刚才没听清楚,你再念一遍,可以吗?”

孩子做作业注意力没有快速切换

也许,乍一看,是孩子没听明白,注意力没集中,思维没跟上,但其实,是孩子没有迅速把注意力从动画片中转移到解题当中来所致。

这种情况,肯定不少家长都遇到过。当你问完一个问题,从此问题切换到另外一个问题时,你会发现孩子的思维根本没有转移,还停留在上一个问题中。比如,你刚问完孩子最爱吃什么,突然来一个数学题8-2等于多少,然后又接着问他多大了,问题切换如此之快,孩子思维还没跟上,就已经问到下一个问题了。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到底该如何快速转移。不过,在此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注意力转移。

什么是注意力转移?

01 什么是注意力转移?

所谓的注意力转移,是指一个人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及时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者活动调整到另一个对象或者活动。

注意力转移的速度是思维灵活性的体现,也是快速加工信息形成判断的基本保证。

注意力的转移与分配是彼此紧密联系的。每一次转移时,注意的分配也必然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注意一旦转移,原来注意中心的对象便要移动到注意中心的外面,因为此时新的对象要进入注意中心了。当新的对象进入注意中心后,整个注意范围的图景便发生了改变。

比如,当孩子回家做作业时,往往不是做一门功课,如果注意力的转移和分配能力不佳,则可能会在做第二门课时,增加相应的错误率;

再比如,一开始我们提到的孩子看了很久的动画片,结果妈妈给他念题目时,注意力还没有完全从片子转移到做题,因此闹出了笑话。

注意力转移和集中有什么关系吗?

也许有人会问,这个注意力转移和注意力集中有什么关系吗?

这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比如,孩子每天在学校要上很多课,每一节课的内容都不同,。如果上语文课时,全神贯注,上数学课时却无法让注意力转移,那么,数学课的学习效果明显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学会注意力转移和注意力集中,对提高学习成绩同样有益处。

影响注意力的因素

02 影响注意力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很多人可能会有一种误解,以为注意力转移就是注意力分散。但这是截然不同的。

注意力转移,是根据任务的需要有目的地、主动地转换对象,为的是提高活动效率,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比如,当孩子做完作业后,我跟他探讨一下作业中的问题,找出错误,指出哪些是可以改进的,那么,这就是注意力转移;而如果孩子在作业过程中,一会玩玩去看个动画片,一会又去吃东西,那么很显然,这是注意力分散的表现。

可是,为什么有些孩子能做到快速切换注意力,有些却不能呢?

这就涉及到影响注意力转移的因素了。

一个良好的注意转移主要有两个特征:

其一: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切换时间短;

其二:做事的效率比较高。

而影响它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对现所做事情的注意集中程度

孩子做一件事,如果他对那件事兴趣很浓厚,注意力就越集中,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这就好比一个经常沉迷于游戏的孩子,很难让他转移注意力去拿起本书温习功课。

相反的是,如果孩子对那件事本来就没什么兴趣,那注意力自然也不会集中,会比较容易受到事情的变化而转移。

2) 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

如果新的注意对象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或能够满足他的心理需要,注意的转移就比较容易实现。比如,正在做作业的孩子,假如听到了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开演了,那他肯定会放下作业,注意力转移到动画片上面。

有明确的信号提示

3) 有明确的信号提示

当有非常明确的信号提示孩子需要将注意力进行转移的时候,可以帮孩子的大脑处于兴奋和唤醒状态,并且能灵活第转换注意的对象。

比如,文艺汇演中的节目主持人,就很容易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因为这种言语方面的刺激,能让人快速集中注意力,也能快速转移注意力。比如当主持人说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当大家还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无法”自拔”时,主持人又换了风格,让大家一起来参加一场抽奖游戏,这时,大家的注意力马上转移,情绪快速转变,一时间整个会场的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当然,这种语言信号,既可以是他人的言语命令,也可以是自己的语言提醒。

怎样快速转移孩子注意力?

03 怎么能让孩子快速转移注意力?

我们平常说得比较多的,是如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而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孩子快速转换注意力,以便高度集中做另外一件事。

所以,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下注意力转移的训练游戏,下面介绍2种训练方式:

1) 计数干扰训练法

发给孩子50颗左右的弹珠,也可以用玻璃球代替,两个装珠子的小纸盒,一张记录纸。

首先,让孩子开始数珠子,把珠子从一个纸盒搬移到另外一个纸盒。

其次,在孩子数珠子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向孩子间隔提问3-6次,并让孩子把答案写在纸上。问的问题可以多样化,比如:你叫什么名字?你在哪里上学?今年多大了?甚至还可以来一些计算题:5+6=? 你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6-2=?等等。我们可以自己随意组合,让孩子回答。

接着,当孩子把答案写在智商后,然后可以接着继续数数字,但是,不能回头重新数前面的数。

最后,我们将孩子写的答案及盒子里的珠子的数目记录下来,同时核对所问问题的答案和数出的珠子的数量,看是否正确。

这种练习,在锻炼孩子眼、手,脑并用的同时,也让他尝试下,看能否排除干扰。

对孩子身体协调性的训练

2) 对孩子身体协调性的训练

这种训练方式中,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玩。

比如,可以玩玩跳绳的游戏。父母两人各持绳子的一头,孩子可以在绳上跳。看看孩子能否快速转换注意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数目。

另外,家长可以试试变换一下花样,试试玩”过独木桥”的游戏。具体做法就是,父母将两条绳置于地上,把它拉成相距10厘米的平行线,以此作为独木桥,孩子在平行线中间行走,不能踩绳也不能出绳;或干脆把绳子拉成一根直线,作为钢丝,孩子可以踩着绳子行进,看能否保持平衡。

总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外,同样也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转移注意力,使其能快速地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

当然,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注意孩子注意力发展的规律,采取科学可行的方法,这也许比时常抱怨孩子进不了状态,对他大吼大叫,要更为重要一点吧。

也许我们不能给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但完全可以塑造孩子优秀的品质和素养,培养好他的思考和做事习惯,让孩子能真正”赢在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