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和无语言孩子沟通的23个技巧,你能做到几条?

孩子无语言阶段如何沟通?

下面23个小TIPS来帮你!

1)不要说得太多。

2)如果你开口说话,不要重复,说一次,然后停顿。

3)多做停顿,让孩子有时间消化资讯。

4)停顿,尽量多一点,孩子没有反应,可以等待4、5秒。

5)没有反应?你和孩子距离够近吗?记得蹲下来,脸部和孩子的脸部平行。

6)没有反应?弄一点小声音,可以清清喉咙或弹舌头发声。

7)没有反应?触动孩子的手背,等待孩子的交流。

8)用上面的办法尝试做眼神交流。孩子不做眼神接触,或许是孩子从来不知道需要观察”其他人。

9)孩子还是不参照或观察?记得与孩子的视线平行,利用语气或制造一些小噪音,等待孩子的回应,孩子有反应时记得及时给他一个大大的微笑和积极的反馈。

10)孩子还是不参照或观察?孩子都喜欢简单的活动。如:吹吹泡泡。吹了后,等待孩子的反应。孩子有反应时,给予大微笑再吹泡泡。或是荡秋千,可以以一样原理来做。(不要让孩子陷入过于兴奋,过度亢奋的孩子是没有交流的,也无法被带领。)

11)孩子还是对所有以上的参照活动没有兴趣。可以搭配表情以及解释。如:大大的微笑代表=让我很开心”。伤心的表情代表=我撞到膝盖了”。

12)以眼神搭配自己想要孩子专注的事物。如:玩拼图时说:我看见了一辆蓝色的车在……” (然后缓慢地移动眼神) 那里!”

13)利用肢体语言搭配脸部表情。耸肩(不知道的表情),摇头(不是的表情),摊开手(没有)。

14)别忘了多做停顿点。

15)减少指令式说话。这无助于孩子丰富自己的语言。

16)增加陈述语(描述性语言)。改变自己的语言以达到邀请”孩子的反应为目的。让孩子可以清楚听到你的说话,消化资讯,计划自己的反应。如:那个蓝色的车看起来很好玩”。

17)不要假象孩子可以猜测你的想法。利用陈述语来预测”即将发生的事。如我需要车钥匙”,我没有看见你的鞋子”。

18)分享自己的想法,让孩子知道你和他或许有不同的想法。如:我真的不喜欢你的酸奶味道。

19)记得80/20的法则(80%陈述语, 20% 指令语)。习惯了之后,家长很自然地就会利用更多陈述语。而且,它真的很能激发孩子思维。

20)对于转变”活动/场景/物品/角色有难度的孩子,可以尝试以吟唱来缓解。如:走,走,向前走!我们一起向前走。走,走,一起走,一起开车子!”

21)慢下来,不要急。

22)问你自己几个问题:

我是不是为孩子做得过多?

我是不是太快给予答案?

我有没有给予孩子足够时间听、消化、计划和反应?

我的孩子是不是以刻意”(有意识)的方式思考?

我的孩子是否自己做决定?

23)授予孩子解决问题能力,而非仅仅听取指令办事。

♦来源:雅恩儿童学说话训练(ID:yespeech),作者:Green Kuan(雅恩特聘RDI咨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