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树屋的时光,树屋的时光可以帮助你了解与孩子的沟通以及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本文篇约1600字,阅读时长约3分钟。
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们会逐渐经历很多个第一次”,比较有成就感得莫过于看见自己的宝宝第一次摇摇晃晃的站起来了,就连视野也变得开阔了许多,兴奋地着急往前走。
不过由于宝宝的平衡感和下肢力量还不够,宝宝还是需要爸爸妈妈的力量来行走,可能会不敢放手练习走路,这时就需要爸爸妈妈的耐心引导与积极鼓励,让孩子更愿意去学习走步,通水帮助宝宝增加肢体力量和发展平衡感。
丰富爬行经验让宝宝走得更稳在正常的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一般在宝宝1岁前就会慢慢出现扶着东西站立与到处爬动的行为,周围的环境刺激会让宝宝更想到处动一动。
例如:宝宝会好奇照顾宝宝的爸爸妈妈们正进行的活动、食物或玩具,会让正在开始学会爬行的宝宝很想扶着家具站立或走动。
尽管爸爸妈妈们虽然会对宝宝的快速进展很惊喜,但需要提醒的是,在这个阶段还是应该要将宝宝动作学习的重点放在爬行上。
爬行不仅仅是宝宝开始探索世界的第一步,更是刺激宝宝腿部肌肉发展、练习动作协调与感觉统合的重要过程。
如果宝宝处于8个月到1岁之前的年龄,建议家长们以鼓励的方式,让宝宝的爬行学习多于走路学习,更能帮助宝宝日后走得更好、跨步跨得更平稳。
宝宝站立时,因为眼睛所能接触的视野范围远比爬行时更加宽广辽阔,所以常常会发现宝宝学会扶周围的物品站后,就不愿意继续爬行了。
此时,家长可营造环境与创造诱因鼓励宝宝多多爬行,例如:在安全的空间中撤掉可以扶握的家具,用食物或玩具引导爬行或陪着宝宝爬行等。
增强平衡能力有助学步宝宝的腿部肌肉发展从3~4个月时的踢腿、5~6个月时扶腋下就想往上蹬的动作就可以看出来,一直到7~8个月时宝宝开始爬行,髋关节、膝关节与大腿的肌耐力就会得到快速发展。在这个阶段,建议宝爸宝妈们可以多带宝宝到公园,抱着他溜滑梯或荡秋千,以刺激和训练孩子的平衡感。否则,如果平衡能力发展不成熟,宝宝会有重心不稳的不安全感,无法让身体与四肢平衡,宝宝依然不敢自己走步。
宝宝在学习走步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宝爸宝妈们除了通过耐心引导与正面鼓励来鼓励孩子的学步发展外,也应避免求好心切来强迫宝宝训练,否则如果宝宝感觉到很有压力,就会逃避学习。那么一起了解下宝宝在每个阶段的学步表现吧,如果自己宝宝的学步进程跟下列各阶段的表现相近,爸爸妈妈们就不要急于求成啦。
满 12个月
双手扶着家具会走几步;拉着双手会移动几步;拉着物体自己站起来;满18个月
可以走的很快、很稳;牵着他或扶着栏杆可以走上楼梯;满24个月
自己会上下楼梯;会自己从椅子上爬下来;可以完成类似踢球(一脚站立另一脚踢)的动作;营造安全环境爸爸妈妈们有没有发现宝宝学会走路后,经常会趁着家长不注意到处走、探索世界呢。因为初次学会走路,宝宝发现在环境中似乎多了一些主控权,随着宝宝移动能力的进步,他不但十分享受移动的过程,似乎探索行动也成了每天睡醒后的重要任务。
此时,为宝宝打造一个安全的家居环境,既能让宝宝玩得开心、也让爸爸妈妈们放心。
建议爸爸妈妈要注意家中尖锐、易破碎物品的摆放,可以用泡沫垫包好,容易拉动的沉重抽屉、插座、热水瓶等对于宝宝来说都是很危险的物品,都要仔细规划收纳好,也可利用防撞边条、栅栏或软垫来营造适合宝宝探险的家居环境。
同时,当爸爸妈妈们牵着宝宝的小手走路时,也要注意避免因为身高差距,造成宝宝的肩关节脱臼或受伤,建议以跪姿托住宝宝的腋下来帮助他练习走路。
宝宝蹒跚学步的过程对宝妈宝爸们也是一次考验,不要过于着急,这毕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打好基础才能让宝宝在未来的走路、跨步时的脚步更加平稳,以免因为下肢力量不足、平衡能力不佳的问题造成宝宝受伤。
如果您喜欢树屋的时光,请您关注我。欢迎对文章内容进行评论,一起探讨对于家庭教育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