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60秒纪律法则,是一个父母最简单有效的控制情绪,又能合理有效处理孩子事故发生的简单法则。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吧。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你应该马上采取行动进行干涉,而不是站在那里大声喊停!”然后等待孩子服从你的命令。
快速反应的另一个目的,是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你或者是你想要和他谈论的任何问题上来。如果有可能,你可以先将孩子带离事发现场”,这样你会情绪很快的调整起来,不说那些以后会让你自己后悔的话。

你要是做到是控制自己的怒气,发作没有关系,但是发作的方式很重要。如果你想大喊千万喊:你这个坏蛋!”你可以喊啊”或者是天哪!”这样你既发泄了自己的情绪,又不会让孩子觉得害怕和侮辱。
冷静不仅能帮助你很好的解决问题,而且更容易让孩子听进去你的话,当孩子面对一个大喊大叫的妈妈时,孩子更多注意的是妈妈火山爆发的状态,而根本不想听到她到底喊了什么!

用几秒钟时间想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是非常关键的点。你一定冷静思考事情本身,而不要去想孩子过去做过些什么或者有哪些更重要的影响,这样就只能让你自己的情绪越来越愤怒。
出了冷静地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还要搞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开始蛮不讲道理地吵闹,可能只是因为他觉得饿了,而6岁的孩子拒绝吃早餐,可能是因为他昨天晚上睡得不够。

我数到3,你把手里的东西放下”不许在墙上画画。”类似这样的话,不管你说得多么严重,可能也只是让孩子觉得他被迫做了什么,而没有办法让他学会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更有效些的方式是告诉孩子你为什么不允许他那样做以及他那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
如果孩子坚决反对拒绝你的要求怎么办?-----那就找另外的时间跟他谈,那个时候大家的心情可能都会比较好。

处罚只有在你所有的说服都不管用的情况下才需要,而这种情况其实很少见。通常,你只要把孩子手里的巧克力拿走,同时告诉他:今天不可以再吃巧克力了。”就可以了。
只有某些特殊情况你才需要给孩子一些小小的处罚,比如孩子故意犯错,而且对你明确的阻止毫不在意。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尝到他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惩罚)一一比如他打了小伙伴,那么他就不能再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了。

儿童教育和心理专家们那里流传着做父母的8字箴言:始终如一,说到做到”。别看孩子小,他们的思维方式可能是很有逻辑性的。他们会认为:如果爸爸妈妈没有说到做到,那他们的话也就可以不听了。”
所以,在规范孩子行为方面,你的规则可以很少,但一定要坚持贯彻到底。不然的结果只能是伤了孩子的心又降低了你的威信。

冷静处理60秒,希望对你的熊孩子”有帮助,关注我我是教你轻松育儿的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