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解剖层次
一、观察颈部浅层结构
1、沿下颌骨下缘剥去浅筋膜并翻向下方,暴露其深面的颈阔肌。观察颈阔肌,注意其薄且覆盖广泛的特点,即横跨下颌骨和锁骨两骨全长的表面,注意其浅面无较大皮神经及皮静脉。将颈阔肌沿锁骨切断并翻向面部,观察其深面有丰富的皮静脉、淋巴结、皮神经(或不剥离颈阔肌直接寻找皮静脉和皮神经)。根据上述观察,理解该肌是颈部浅层结构的重要标志。
2、寻找皮静脉与淋巴结:在下颌角下方向下查找颈外静脉,在颈部中线两侧查找颈前浅静脉。在静脉的周围查找淋巴管。
3、修洁皮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向四周分离查找颈丛皮神经主干。向上沿胸锁乳突肌后缘查找枕小神经,提起枕小神经即可钩出副神经。沿颈外静脉后方寻找枕大神经。在胸锁乳突肌表面查找与该面垂直并向前走行的颈横神经。在副神经下方查找锁骨上神经后支。
提拉枕小神经牵动副神经,观察副神经定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与斜方肌前缘下、中1/3交点处。沿副神经分离,观察其行经封套筋膜的深面或由该筋膜形成的鞘内。在副神经周围可查找到淋巴结。
二、解剖颈深筋膜
结合颈部横断面,观察颈深筋膜,由前向后分别为颈深筋膜浅层、颈深筋膜中层和颈深筋膜深层。
1、观察颈深筋膜浅层:确认该筋膜围绕整个颈部形成一个总鞘。观察该筋膜包绕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形成两个肌鞘,包绕腮腺和颌下腺,形成两个腺体筋膜鞘。在胸骨和锁骨上方切开颈深筋膜浅层观察其一分为二层,形成两个间隙的范围。
2、观察颈深筋膜中层(颈内脏筋膜):在颈部横断面上查找颈部大血管及神经,在其周围观察由颈内脏筋膜形成的颈鞘;在气管、食管和甲状腺周围,分离观察颈内脏筋膜形成的气管鞘、食管鞘和甲状腺鞘。
3、观察颈深筋膜深层:在颈椎前方分离确认颈深筋膜深层即椎前筋膜,沿该筋膜向上、下可追踪至颅底和第三胸椎。
三、颈外侧区解剖
清除胸锁乳突肌表面的筋膜,暴露胸锁乳突肌及颈后三角内的颈深筋膜中层。清除颈深筋膜中层,暴露颈后三角内的肩胛舌骨肌下腹,由此肌将颈后三角分为上方的枕三角和下方的锁骨上三角。
在起点处切断胸锁乳突肌并向上翻,暴露肩胛舌骨肌下腹深面的颈深筋膜深层,剥离并清除颈深筋膜深层,观察其深面的颈丛和臂丛根部。
1、观察颈丛根部及膈神经的位置,在已解剖出来的副神经下方查找与其平行的臂丛的分支,即胸长神经、肩胛提肌支和菱形肌支。
2、观察在副神经以上区域,无任何血管和神经,是较安全的局部。
3、观察前斜角肌及其周围诸结构,在前斜角肌前方查找锁骨下静脉及其属支,在静脉角处有淋巴导管注入,左侧为胸导管,右侧为右淋巴导管;在其表面查找膈神经,在其后方查找上方的臂丛和下方的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
人体头部骨骼解剖图
颅骨skull是头部的支架,由23块骨组成。可分为后上方的脑颅cranium,大致呈卵圆形,位居全颅的上后部,前下部为面颅facial skeleton。脑颅和面颅可由眶上缘至外耳门上缘连线分界。
脑颅共有骨8块,包括额骨frontal bone 1块,顶骨parietal bone 2块,枕骨occipital bone 1块,颞骨temporal bone 2块,蝶骨sphenoid bone 1块,筛骨ethmoid bone 1块。
求断面解剖大神指点迷津
按你发的顺序来:
图四:1~5: 镰状韧带 左叶间静脉 肝胃韧带 胃 脾
6~10: 十二指肠 下腔静脉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 腹横肌
图三:1~5:肺动脉干 左心耳 左肺上静脉 左支气管 主动脉降支
6~10:右支气管 右肺 右肺动脉 主动脉 三尖瓣
图五:1~5:膀胱 股外侧肌 股骨头 髂腰肌 臀大肌
6~10:直肠 阴道穹 耻骨直肠肌 股静脉 阴道
图一:1~5:大脑额叶 尾状核 豆状核 闹岛 海马沟
6~10: 大脑纵裂 小脑 丘脑 穹窿柱 侧脑室
图二:没时间了
学艺不精 时间拉杂 仅供参考 还望指正!
颈部大椎穴在哪里
:“大”指高大,“椎”指
。穴在第七颈椎棘突起最高最大处而得名。
位置: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
主治:
、
、一切头痛、咳嗽、癫痫、
、头闷、
等。 这里我告诉你一个简单又准确的寻找办法:颈椎一共七节,当你低下头左右转动脖颈时,上面六节颈椎都跟着转动只有第七颈椎是不动的,这个不动的颈椎棘突下就是
。
人体部位图及名称
人体部位:
头部
颈部
胸部
腹部
盆部
上肢
下肢
用不着图!!!
人体颈部骨骼问题
这问题,可能跟您缺钙有关,当然,跟习惯和过于消瘦也有关系。在这问问,应该没有多大意义,最好去正规医院检查一次吧。平时,希望注意营养适当锻炼!
帮我看看颈椎X片图
病情分析:
你好; 这种情况一般是颈椎病引起的建议先检查一下颈椎的CT或磁共振。
意见建议:
平时注意姿势和体位,少低头,规律的运动,适当的牵引等治疗,再补充钙和维生素D。
推拿手法之颈部扳法是什么?
扳法是用双手或借助身体其他部位(如膝部)或在助手的辅助下用力向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扳动肢体的一种被动运动方法。由于操作时活动幅度大,治疗力直接作用于关节部位,因此要做到稳、准、巧,切忌强拉硬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颈部扳法:【操作要领】颈部扳法有三种: ⑴ 颈部旋转扳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患者后侧方,令患者头稍向前屈,医者一手置于患者头侧后部,一手置于患者对侧下颏部,将患者头旋转至一侧最大角度后,双手同时用力扳动。⑵ 颈部旋转定位扳法患者取坐位,头略向前屈,将健侧之手置于头部(即头旋转方向对侧之手),术者站于患者侧后部,用一手拇指抵住偏歪的棘突(向左偏歪用右手,向右偏歪用左手),一手扶住对侧的下颏部,将头旋转至最大限度(棘突左偏头左旋,右偏则右旋),双手同时用力推扳。⑶ 仰卧旋转扳法本法的操作是在仰卧拔伸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保持拔伸牵引力的同时,术者双手同时用力将患者的头部旋转到最大限度进行扳动。【作用与应用】颈部扳法有滑利关节,纠正解剖异常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颈椎间盘髓核突出症,颈椎关节错位等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