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口费是一份还是两份
没听说过给两份的。都是婆婆代替公公交与女方准儿媳。怎么会想到给两份?
其实,这只是一种喜庆之事的点缀。不要期待红包有多大。家家办喜事都有个摸着家里的口袋来办的习惯。不会打肿脸充胖子,这方面的开销大了,别的方面就会缩水,这道理谁都明白。老人的钱财还不都是小两口的?更不要听从外人的撺掇,谁家的改口费给了多少,这没有事没意义。有人问你完全可以说给了个卡,到银行一刷——十万。让别人去羡慕。
订婚收到的改口费应该给谁?
改口费就像小时候的红包,男方父母给你,你妈给男方!
多了就还,不多就不还。
看父母经济情况定,严格意义是不还的。
广东寄信到山西需多少邮费?
朋友,要1、6元左右吧。
参考:国内邮件资费:
业务种类 计费单位 资费标准(元) 本埠资费 外埠资费
1.信函 首重100克内,每重20克(不足20克按20克计算) 0.60 0.80
续重101-2000克每重100克(不足100克按100克计算) 1.20 2.00
2.明信片 每件 0.60
3.印刷品 首重100克(不足100克按100克计算) 0.40 0.70
续重101-限重,每重100克 (不足100克按100克计算) 0.20 0.40
4.邮简 每件 0.60 0.80
5.回音卡 每件 0.60
6.挂号费 每件 3.00
7.回执 每件 3.00
8.盲人读物 按水陆路平常邮件寄递 免费
9.包裹 普通包裹 每50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 按照寄递里程分区核订,具体标准详见现行《国内包裹资例表》
快递包裹 首重1000克,每续重500克 按照寄递里程分区核订,具体标准详见现行《国内包裹资例表》
每件挂号费 3.00
10.汇费 每汇1元(不足1元按1元计算) 0.01
每笔汇款最低汇费 2.00
每笔汇款最高汇费 50.00
11.退汇、改汇、撤汇手续费 每件 2.00
12.电汇电报费 每件加收 2.00
13.电汇附言电报费 每字 0.13
14.保价费 每保一元 (不足一元按一元计算) 0.01
每件最低保价费 1.00
15.存局候领手续费 函件、汇款每件 1.00
包裹每件 3.00
16.撤回邮件或更改收件人名址手续费 每件 3.00
17.使用电报办理查询、撤 回、更改收件人名址电报费 每件加收 2.00
18.邮政混合信函 起价2元(含一页信纸)每增加一页信纸增加0.5元,最多可增加三页信纸,最高资费3.50元 2.00
3.50
19.国内特快专递 起重500克 20.00
每续重500克或其零数(1500公里及以下) 6.00
每续重500克或其零数(1500公里以上至2500公里) 9.00
每续重500克或其零数(2500公里以上) 15.00
20.礼仪汇款服务费 1.00
21.国内邮政汇兑附言 提供6个汉字(12个字节)的附言服务 免费
超过6个汉字(12个字节)的附言,从第7个汉字(第13个串节)起。 每字收取0.10元的附言费
一、以下为邮政特快专递(EMS)收费标准,仅供参照(通常1-3天到货)。
(1)省内:起重500克及以内(含EMS清单及包装费2元) 10元
每续重500克或其零数(零数不足500克按500克计算) 3元
如:邮件重1042克,500克以内邮费为10元,余542克
(1042-500=542克)邮费为6元(零数42按500克计算),
得到(10+6=16),因此该邮件总资费为16 元。
(2)省外:陕西为收寄地,寄达区分为 一区 和 二区(价格有差异)
一区: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山东 河南 安徽 江苏 宁夏 上海 湖北
浙江 甘肃 江西 湖南 四川 重庆 青海 贵州 云南 内蒙古
二区: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广东 广西 海南 新疆 西藏 福建
起重500克及以内(含EMS清单及包装费2元) 22元
每续重500克或其零数(零数不足500克按500克计算) 一区 6元
每续重500克或其零数(零数不足500克按500克计算) 二区 9元
如:寄往一区
邮件重1042克,500克以内邮费为22元,余542克
(1042-500=542克)邮费为12元(零数42按500克计算),
得到(22+12=34),因此该邮件总资费为 34元。
如:寄往二区
邮件重1042克,500克以内邮费为22元,余542克
(1042-500=542克)邮费为18元(零数42按500克计算),
得到(22+18=40),因此该邮件总资费为 40元。
二、申通快递收费标准如下,仅供参考。(通常48小时内到货)
不分陕西省内、省外,但个别地区收费较高于以下标准。详情可登陆网站www.sto.cn
起重500克及以内 15元
每续重500克或其零数(零数不足500克按500克计算) 6元
三、顺丰速运收费标准如下,仅供参考。(顺丰承诺通常36小时内到货,48小时内一定到货)
详情可登陆网站www.sf-express.com ,选择寄达地,输入货物重量可以直接查到
所需邮资。
重量核算规则(只可带一位小数):
如 2.2千克,按2千克计算,2.3千克按2.5千克计算;
2.7千克,按2.5千克算,2.8千克按3千克计算。依此类推。
首重1千克 20元
1.1千克至50千克续重 每千克 10元
例:货物重2.3千克,按2.5千克计算,邮资:20元+1.5(千克)×10元=35元
有关广东劳动法
第一劳动合同法最主要说的是关于劳动合同并没有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工作时间还是在劳动法和相关解释里面规定的
第二附劳动法条文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三祝你好运
结婚一年又离婚结婚改口费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彩礼(大连称改口费)是我国旧时婚礼程序之一,是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为了能与女方结婚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现行婚姻法禁止买卖婚姻和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男方向女方支付的彩礼,虽然是由男方付出,但很明显是由女方在婚前所得,因此,应当属于女方的婚前个人财产。
广东发展银行对公业务电汇手续费是怎么算的?
有不同的费率区间的,这个怎么叫算,是硬性规定的,
总行的规定是这样的;1万元(含)以内,收5元;1万元—10万元(含),收10元;10万元—50万元(含),收15元;50万元—100万元(含),收20元;100万元以上,收汇划金额的0.02‰,最高不超过200元。
广东瑶胞婚俗是什么样的?
瑶胞的“跳王”风俗散居在粤北连山、乳源各县的过山瑶同胞,有一种“跳王”的风俗。“跳王”又叫起歌堂,或称“调旺”,即一调就旺,越跳越旺盛的意思。实际上它是一种叩神还愿的仪式。瑶胞非常崇拜盘古王、唐王和狗头王,把他们奉为瑶族的祖先。盘古王就是传说中“开天地”的那位英雄,他不但是瑶胞的始祖,也是汉族的始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唐王是指唐朝盛世的圣明君主,实际上也是借唐来泛指我们民族的先圣。狗头王即宋代的开国之君赵匡胤。瑶族有两首民歌反映这一事实,现录于下:番帮过人十二姓,/过到海中既不行;/大哥船头急许愿,/唐王相救正太平。/番帮过人十二姓,/过到海中船不游;/大哥船头急许愿,/大船悠悠州过州。 这两首民歌,虽然语言比较粗糙,但朴实无华。歌中大意说瑶族有十二姓,从外番过海而来,遇险许愿,才为唐王相救,平安抵岸。现在瑶胞的确还有盘、房、邓、李、沈、唐六大姓,罗、龙、王、冯、赵、钱六小姓,共十二姓。这十二姓瑶胞,不忘救命之恩,叩神还愿,唱跳一番,这就是“跳王”的起源。后来,凡是叩过盘古王和许过愿的,应验后都要“跳王”还愿。比如遇到几年禾谷不丰熟,或家人小孩有个三灾六难,就叩盘古王许愿,以后年成转好,病去灾消,就要“跳王”还愿。“跳王”自1958年停止,1980年后陆续有所恢复。从民俗的角度看,它不是单纯的迷信活动,还有纪念、祭祀和契约的性质,反映了瑶胞格守诺言的美德。 瑶胞的婚俗曲江、乳源等县,散居有部分瑶胞,称为“过山瑶”。瑶族社会的家庭组织,实行父系小家庭制,子女结婚后多数分居,另行组织新家庭。其家庭成员一般包括夫妻及未婚子女。夫妻之间比较平等,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普遍早婚,离婚和再婚现象亦较普遍,但一般不受歧视。“过山瑶”的婚姻大部分是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合的,女方还要接受一定的聘金。结婚那天,要宴请亲友,婚后多数和父母同住,不另立家庭。按照“过山瑶”的规矩,有子娶媳,无子招赘。招赘不用礼金,双方订个婚约即可。婚后所生子女,第一个用父母两姓,第二个随母姓,第三个随父姓。现在提倡计划生育,瑶胞也有自觉响应者,生一个的多随母姓,也有随父姓的。入赘者并不受歧视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广东的结婚风俗是什么样的?
过大礼
订亲最隆重之仪式,约在婚礼前十五天到二十天前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时到今天,由于这种传统婚嫁礼仪繁琐需时,甚少会采用全套[三书六礼]仪式,多化繁为简,最广为重要的便是过大礼这一环。
男家过大礼如下:
· 精装龙凤礼饼两盒、西式礼饼一盒。
· 双喜八样生果吉子篮(生生猛猛)
· 椰子两对(有爷有子)、特长精装龙凤烛两对(长长广东新娘)
· 精装烫金男女家对联各一对、精装茶叶、芝麻各两盒(女子坚贞、守信不移)
· 双喜烫金大礼金封两个(装聘金用)
· 百年好合三牲封两个(鸡、鱼、猪肉大礼可以三牲利市代替)
· 双喜贴盒(核桃、有衣莲子、百合、红枣、有壳花生、荔枝干、龙眼干、红豆、绿豆、芝麻、茶叶、十一样吉祥京果)
· 扁柏一包、双喜烫金利市封两包
女家回礼如下:
· 金莲藕船(佳偶天成)、石榴一对(多子多福)
· 添丁姜、连理芋头(添丁发财)、芙蓉、扁柏(趋吉避凶)、桔子(大吉大利)双喜烫金利市封两包、双喜贺惟巾一对
· 大茶礼(大发松糕、金钱、龙利、煎堆、红包等){油麻茶礼}
搬嫁妆
收到大礼后,女家最迟需于大婚前一天把嫁妆送到男家。嫁妆是女家身份与财势的象征。以往,广东人喜用樟木拢送嫁妆,取其坚固耐用之意。送嫁妆可分为[送妆]与[迎妆]。[送妆]是女家将嫁妆往男家送,除了抬妆的人外,女家会请几位亲友跟随照料,人数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妆抬到男家后,男家会请亲朋好友出来迎接,这叫[迎妆]。在嫁妆中,除了名贵的珠宝金饰外,还有许多象征好兆头的东西。以痰孟作子孙桶,希望女儿开枝散叶,儿孙满堂。以红尺作子孙尺,有良田万顷之意;花瓶代表花开富贵;铜盘及鞋则寓意同偕到老;银包皮带有腰缠万贯之意;剪刀有指蝴蝶双飞;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祝福新人恩爱缠绵;片糖则比喻甜蜜幸福;龙凤碗筷作衣食碗筷有丰衣足食之意(碗内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妆的72套衣服)
新娘嫁妆用品:
百年好合茶具(一盘、一壶、四杯)
o 百年好合衣食碗(碗、筷、碟、匙各一对)
百后好合有盖杯(一对). _
真丝刺绣同心筷子双人套、双喜全红子孙桶(痰孟)
双喜鸳鸯面盘、安床京果盘
安床
婚礼前数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将新床在有利于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后铺上龙凤被,并撒上红绿豆、莲子、红枣、桂圆、核桃等喜果。安床后亲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妇、带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内。此外,安床后,要让小小孩跳床,并吃喜果,古称[压床],有开枝散叶之意。[上阁]举行婚礼前最重要的仪式、礼节是[上阁]及[上头]。[上阁]是准新娘出嫁前一段时间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闺房或阁楼之内,由一班闺中姊妹、密友陪伴,暂时摆脱平日的生活习惯,做好心理准备,以求日后能适应男家陌生的生活环境。新娘会直至出嫁当日和离开阁楼,因此,俗称姑娘出嫁为[出阁]。现代人也有类似[上阁]的活动,新娘于婚礼前的一晚邀请姊妹、密友在女家留宿整晚互诉心事,为明天踏上人生另一阶段作好准备。虽然偶然也有姊妹们情绪激动落泪的情况,但整体气氛仍是充满欢欣的。
早生贵子子孙桶:
(红枣[早]、花生[生]、桂圆干[贵]、莲子[子])
上头
现代婚嫁礼俗中,在迎亲之前,男女两家都仍会分别进行上头的仪式。上头仪式于大婚前的一晚或正日举行。上头象征一对新人正式步入成人阶段,要组织新家庭,肩负起开枝散叶的使命。须择好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小时,男女双方需先沐浴,并由[全福]之人(俗称好命佬/好命婆,为男女双方家族中的长辈,需父母、子女健在,夫妻和睦者)以柚菜浇水洗身(柚叶据说可涤除污移)。之后换上全新的内衣裤有睡衣,靠一个可以看见月光的窗口而坐由好命佬或好命婆替其梳头。新娘的头发会梳成发髻,以示她嫁作为人妇后踏入成人的阶段。边梳头的同时好命佬或好命婆要边说出押韵的吉祥语句,如“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寓意祝新人能同偕白首,婚姻美满。最后好命佬或好命婆需把扁柏及红头绳系在新郎或新娘的头上,这样才算是完成的上头仪式。由于上头是父母为儿女祝福的一种仪式,所以较为重视。
男方上头
上头前应先用绿柚叶沐浴,之后要穿上全新的内衣裤有睡衣,取其新的开始之意,案前应准备汤圆三碗(每碗九粒)、镜、红头绳、尖梳、子孙尺、龙凤剪刀,到吉时由好命人上头(梳头),并诚心向天参拜,上头完毕后便可与家人及兄弟们同吃汤圆,分享结婚的喜悦。
男方吉祥上头套装:(尖梳、镜、龙凤烛、子孙尺、红头绳、龙凤剪刀、等)
女方上头
上头前应先行用绿柚叶沐浴,之后要穿上全新的内衣裤有睡衣,然后要择一个可以看见月亮的窗口,燃起龙凤烛后要连同三碗汤圆、生果、烧肉、鸡,诚心向天参拜,更要准备木梳及篦梳代替尖梳、针线包、红丝巾;而龙凤剪刀代表有利、子孙尺、镜乃取其光明继后之意,即所谓[龙头镜、铰剪尺]
女方吉祥上头套装:(梳、篦、针、线、龙凤烛、龙凤剪刀、镜、红头绳、子孙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