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小儿咳嗽推拿常用手法 小孩子咳嗽推拿怎么做

小儿胃寒咳嗽怎么推拿

您好,如果已经确定是胃寒引起的,可以服用点姜汁。

吃中药后孩子难受呕吐说明孩子脾胃比较虚弱,把姜汁跟梨汁兑在一起给孩子服用,因为姜能够温胃散寒、止呕,梨汁能够改善口感,还能滋润止咳,防止咳嗽伤肺阴。
此外,目前孩子脾胃比较弱了,吃药比较困难也会伤及脾胃。可以考虑给孩子用艾灸法来散胃寒,或者用小儿推拿的手法。
风寒咳嗽揉太阳、推三关、揉二扇门、顺运内八卦、清肺。
常规治疗:揉太阳100次,推三关200次,揉二扇门200次,顺运内八卦100次,清肺200次。
临床经验:开天门100次,推坎宫100次,运耳后高骨100次,揉小横纹200次,打马过天河、水底捞月、苍龙摆尾各20次。

小儿咳嗽推拿常用手法

应付孩子咳嗽的小儿推拿手法都有哪些?

小儿按摩网专家、小儿推拿名家王立新教授说: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擦肺枢跟擦檀中。肺枢的位置就在前胸两个乳头连线中点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稍微抹一点痱子粉,爽身粉作为推拿的介质,或者稍微抹点鸡蛋清,有一定润滑作用的就可以,为了方便好操作,用手掌的外侧缘,就是小鱼际的这个部分,把这个部分放在檀中穴上,左右或者上下快速的摩擦。多擦一会儿,一定要把他擦热,这有很好的止咳作用。第二个穴位对咳嗽比较有效的是天突穴,天突穴大家要注意不要向里面按,这么按小孩会有一种很不舒适的感觉,怎么办呢?我们就用这几个手指轻轻的掐,一下一下的掐,不要重了,重了小孩会被掐得很痛的,反复的轻轻的掐,掐一会儿以后就有点淤血了,这我们就达到目的了,要把它掐到皮下轻度淤血。

小儿咳嗽推拿常用手法

小孩子咳嗽推拿怎么做

你好,孩子咳嗽考虑是气管感染导致的建议服用:消炎药十小儿止咳糖浆推拿按摩建议推拿肺腧和合谷穴位。多补充水分有利痰液的排除。

小儿咳嗽推拿常用手法

小孩发烧咳嗽怎样推拿

宝宝咳嗽时尽量保持孩子鼻腔的清洁,鼻塞或流鼻涕都将加重咳嗽症状。对于不会擤鼻涕的婴幼儿,父母可以使用球型吸鼻器帮助孩子清理鼻腔。

请教小儿推拿如何治疗小儿咳嗽?

把梨当中的心挖掉,再取冰糖、川贝适量放心里面一同蒸就成了,煮的话效果没有蒸的好. 但是在治疗孩子的时候别忘记了孩子其他方面的营养的补给,平时可以给孩子多吃蛋类和乳类食品,像圣元奶粉就不错,增强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还有平时要多喝水.祝宝宝健康!

请教小儿推拿如何治疗小儿咳嗽?

宝宝咳嗽是一种症状,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把呼吸道中的“垃圾”清理出来,咳嗽同时往往伴有咯痰,痰就是“垃圾”。如果咳嗽剧烈,影响睡眠和进食,也要治疗,止咳治疗也包括祛痰,化痰,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恢复气管内膜纤毛作用等。首先要分析咳嗽的原发因素。针对病因治疗,才会收到好的效果。食用圣元奶粉、接近母的增强体质,休养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小儿咳嗽如何按摩

咳嗽是小儿疾病常见的一个症状,冬春季节尤为多见。外界气候冷热的变化常是诱发因素,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冒,部分以咳嗽为主的肺炎等疾病。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小儿以外感咳嗽多见。症状主要以咳嗽为主,伴有发热、鼻塞、胸闷气短、干咳少痰或咳嗽痰多、神疲等。   咳嗽的治疗除了常用的中西药物疗法外,也可以结合中医小儿推拿疗法来治疗。家长可在家中为患儿进行治疗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1、家长用拇指揉板门(手掌大鱼际部)100次。   2、用拇指罗纹面在小儿掌心内八卦(掌心内劳宫四周)处作旋转运摩,左右手各1分钟。内劳宫位于掌心中,握拳中指端所指处。   3、按揉天突(在喉下方,胸骨切迹上缘正中上0.5寸凹陷中)和膻中(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中)穴各2分钟。   4、分推胸肋:患儿仰卧,家长在其头前,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分开,自胸骨顺1~4肋间向外分推至腋中线,操作3分钟。   5、患儿俯卧,家长用拇指按揉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2分钟。最后沿肩胛骨内侧缘,自上而下左八字式分推,约30次,结束治疗。   上述方法每日一次。在治疗过程中,宜在施术部位用少许爽身粉以防患儿皮肤破损,同时应做好保暖工作。   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宜加强日常生活中的调理。首先要注意保暖,预防风寒侵袭,因为受凉常能加重病情;其次在冬春季节,患儿应少去公共场所,预防传染病;再次要合理喂养,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找些适合咳嗽的小儿按摩方法?

小儿咳嗽可以试试下面的推拿按摩方法:1、头面颈项:开天门、分阴阳各100~200次;按揉风池、风府、百会各30~50次;从眉头向太阳穴方向揉按眉毛5~10次;2、泻肺经:从无名指的第一节推到末节。3、补脾经:在手掌的大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推。4、咳喘穴:点按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中间。5、点按合谷穴:这是一个治疗咳嗽常用的穴位。6、上肢:清天河水300次。泻心经、肝经、肺经、补脾经、肾经各100~200次;7、点按曲池、内关、列缺、尺泽、咳喘穴各50~100次;8、点按膻中穴。 胸部:点按天突、膻中、乳旁、乳根各50~100次;9、下肢:点按丰隆、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各50~100次;10、点按膀胱经。背部:向下搓背,开膀胱经,重点点按大椎、肺俞、脾俞、肝俞、心俞、哮喘穴;自上向下捏脊;向下推天柱骨至皮肤微红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