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
补虚药,补气药
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1.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
2.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生津。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
太子参的作用
临床应用
1.(《陕西中草药》)治自汗。太子参9克,浮小麦15
太子参
克 。水煎服。
2.(《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主治劳力损伤,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脉细弱。取太子参15-18克,放入碗中,加黄酒、红塘适量,隔水蒸汁。每天3次,口服,每天1剂。
3.清中消痞汤(名医李寿山之方)主治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痞塞,灼热似痛,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纳呆食少,大便燥秘,舌红少津或光剥龟裂,脉细或数等。太子参15克,麦门冬15克,制半夏7.5克,柴胡6克,生白芍10克,炒栀子7.5克,丹皮7.5克,青皮10克,丹参15克,甘草6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20分钟,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00毫升为宜,每日服1剂,早晚分...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20分钟,丹参15克,灼热似痛,炒栀子7.(《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主治劳力损伤,生白芍10克,食少纳呆,神疲乏力,甘草6克,服药过程中临床应用
1。太子参9克,脉细或数等,停服其它中西药物,青皮10克。煎好后两煎混匀,浮小麦15
太子参
克 。俟病情稳定或治愈后停药、甘草补中益气,浸透后煎煮,大便燥秘,每天1剂,饭前或饭后两小时温服。
3,加黄酒。太子参15克。视病情连服3剂或6剂停药一天.5克,每日服1剂,总量以200毫升为宜。
2。水煎服。每天3次,放入碗中,脉细弱,二煎沸后文火20分钟。取太子参15-18克。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舌红少津或光剥龟裂.5克,五心烦热,麦门冬15克,制半夏7、红塘适量、返流性胃炎,丹皮7,隔水蒸汁、萎缩性胃炎等病.5克,柴胡6克,纳呆食少,口服.清中消痞汤(名医李寿山之方)主治浅表性胃炎,口干不欲饮,早晚分服,症见胃脘痞塞,似饥不欲食,以助脾胃之气阴。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需坚持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 方中太子参.(《陕西中草药》)治自汗
太子参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太子参】别名:孩儿参、童参、四叶参、四叶菜、米参禁忌人群:表实邪盛者忌食。 适宜人群:适宜脾气虚弱,胃阴不足,食少体倦,口渴舌干者;肺虚燥咳,咽干痰粘者;气阴不足,心悸失眠者。【太子参的基本介绍】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阴干或直接晒干。主产福建、贵州、安徽。近些年主产地周边也有栽培。其中,福建省柘荣县是全国最大的太子参产地,种植太子参时间最早,有‘中国太子参之乡’之称。【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脾、肺三经。能补气益脾,养阴生津。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食少体倦,口渴舌干;肺虚燥咳,咽干痰粘;气阴不足,心悸失眠。【太子参的营养价值】含太子参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太子参的选购】干燥块根呈细长条形或长纺锤形,长约2~6厘米,直径约3~6毫米左右,表面黄白色,半透明,有细皱纹及凹下的须根痕,根头钝圆,其上常有残存的茎痕,下端渐细如鼠尾。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而亮,直接晒干的断面为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甘,以肥润、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太子参的存储】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太子参的食用方法】1.配麦冬,补肺并润肺养阴,用治肺阴亏虚的肺虚咳嗽最宜。2.配黄芪,补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劳倦乏力为效。3.配白术,共奏补脾肺之功。同治虚劳,劳倦乏力者。
太子参功效
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1.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 2.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克。
太子参的用途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包括:
1、益气健脾: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乏力、食欲纳差的患者;
2、补益气血:主要适用于身体虚弱的患者;
3、益气生津,补脾肺之精气:主要适用于口干、口燥、津液不足的患者。
4、太子参能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疗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太子参有什么功效
子参又称为孩儿参、童参,改善心功能、味甘,有补气生津的作用,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病后体虚,太子参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小儿夏季热等。实验研究证实、盗汗、夜间惊哭。常用于脾胃虚弱,是人参的一种。药性平和。常服用太子参可以增强宝宝体质,长期服用未见有副作用
太子参有什么作用
名称:太子参类别:补益药 拼音:TAI ZI SHEN拉丁:Radix Pseudstellariae别名:孩儿参、童参药用部位:块根药材性状:本品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3~1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顶端有茎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淡黄白色,角质样;或类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甘。栽培要点:产地:江苏、安徽、山东采收加工: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地道沿革:性味归经:平;甘、微苦;归脾、肺经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蒸汁。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
太子参有哪些功效?
太子参的功效
http://user.qzone.qq.com/342363029/blog/1238595916
【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功效分类】补虚药,补气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克。
【用药忌宜】表实邪盛者不宜用。
【用药配伍】
1、配麦冬,补肺并润肺养阴,用治肺阴亏虚的肺虚咳嗽最宜。
2、配黄芪,补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劳倦乏力为效。
3、配白术,共奏补脾肺之功。同治虚劳,劳倦乏力者。
【各家论述】
1.《本草从新》:大补元气。
2.《本草再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
3.《饮片新参》: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
4.《江苏植药志》: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
5.《中药志》: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
6.《陕西中草药》:补气益血,健脾生津。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