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异地住院报销流程 跨省的异地住院怎么报销

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流程

1、异地就医医院出具的出院小结、发票、用药明细表。2、本人身份证、医保卡、单位出具的异地就医证明(需盖公司公章),如不是企业参保则不需单位出具的异地就医证明。3、本地医院出具的转院证明,需主治医师开证明,然后该主治医师的科主任签字,再到医院医保办公室办理转院证明。4、异地就医回当地报销比在当地就医少报10%,如没有本地医院出具的转院证明则少报20%。5、带上以上资料到当地医保处即可办理。异地就医报销比例是多少报销比例门槛费以上至3000元报88%,3000-5000元报90%,5000-10000元报92%,100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内的报95%,其中乙类药品按80%,贵重药品按70%,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的按70%报销。

异地住院报销流程

异地住院医保如何报销?

异地住院医保报销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临时异地就医,可以先垫付医药费,之后带着盖有急诊章的票据回到当地的医保中心进行报销。如果是长期异地居住就医,申请人可以向单位申请办理社保异地安置备案手续,办完手续后,即可在异地直接持卡就医。如果当地医院无法医治需要转院去外地治疗时,这需要有县级以上医院开的转诊证明,在住院时凭借转院证明即可办理报销。

“异地就医”包括3种情况:一是在一个城市里,跨区县异地就医;二是在一个省里,不同城市之间的异地就医;三是跨省的异地就医。异地就医的人群主要分为5类:一是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主要是指取得居住地户籍的居外退休人员;二是异地长期居住但未取得居住地户籍的退休人员;三是长期在异地工作的人员;四是因临时出差旅游等原因需要在异地就诊的人员;五是因病情需要异地转诊的人员。

1、长期异地居住就医

(1)登记备案

参保人按照医保参保地的规定填写《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登记表》,提供本人身份证、社保卡和异地长期居住证明。线上备案就登录社保官网填写备案信息,线下备案就去当地社保局填写备案登记表。

(2)选定点

备案需要选好定点医院,因为患者只有在备案登记的定点医院就医,异地医保才能报销。如果还不知道哪些医院可以异地结算,可以登录社会保险网查询。

(3)持卡就医

参保人只要做好备案登记,在指定的医院就医,再带上社保卡才可以办理入院登记和出院结算,医疗费可以直接结算,不用先行垫付。所以看病时,大家一定要记得带上自己的医保卡。

2、转诊异地医院就医

转诊异地医院就医报销,需要当地医院开具“转诊转院证明”,还要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需要注意的是,找医院开“转诊转院证明”比较重要,“转诊转院”还要满足“逐级治疗、专家审核、双向转诊”这三个条件。

3、外出临时异地就医

如果是临时的突发急诊,很多城市的医院现在支持“先救治,后报销”,但报销比例会有所下降。如果是普通门诊,花费比较少,可以留着票据回参保地,再提交资料报销。如果治疗花费比较多,可以先向参保地社保备案局登记备案(支持打电话备案),等疾病治疗好了(治疗费自己先垫付),再按有转诊证明标准报销。

异地住院报销流程

跨省的异地住院怎么报销

异地办理医疗报销的流程:1、在住院前或住院后3日内打老家新农合咨询电话对住院就医情况进行登记备案;2、出院后必须在居住所在地由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出具一份居住证明,如果是在外务工,需有务工单位出具务工证明;3、出院后持病历复印件、汇总明细单、住院收费票据、出院证明,再拿着患者身份证、合作医疗证及居住或务工证明回参合所在地报销;4、如果是从参合所在地直接到省外住院化疗,必须在走之前办理转诊转院手续,然后才可去外地住院治疗;5、省外报销的比例最低,一般起付线2000左右,报销比例为合理费用的45%,花的少的话,很难报销几个钱的,医院级别越低,报销比例越高。

异地住院报销流程

省内异地就医的报销流程?

需要填写韶关市《异地医保申请表》,这个是前提条件,而且需要找医院的诊治中心开具诊断说明,然后需要找社保局盖章,应该是韶关的,因为他的人事关系还在韶关。报销时间一般都有时间限制,3-6个月左右,可以提前咨询韶关的有关部门。
首先要有异地就医医院出具的出院小结、发票、用药明细表。
本人身份证、医保卡、单位出具的异地就医证明(需盖公司公章),如不是企业参保则不需单位出具的异地就医证明。
本地医院出具的转院证明,需主治医师开证明,该主治医师的科主任签字,再到医院医保办公室办理转院证明。
需要注意的是异地就医回当地报销比在当地就医少报 10%,如没有本地医院出具的转院证明则少报20%。
好消息是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全面启动、联网运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承诺兑现了。



扩展资料:
异地医保就医,是指参与医疗保险的人员在参保统筹地区以外发生的就医行为。异地医保就医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法律定义,在社会医疗保险范畴内,“异地”一般是指参保人参保的统筹地区以外的其他国内地区,异地医保就医可以简单定义为参保人在其参保统筹地区以外发生的就医行为。近年来广东、山西、湖北、辽宁等多省已经实现异地医保就医结算。
“异地医保就医”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一次性的异地医疗,包括出差、旅游时的急性病治疗以及病人主动转移到外地就医,所产生的问题是不能及时结算医疗费用。
二是中短期流动、工作岗位不在参保地的人员的异地医疗,包括单位在各地的派驻人员、派驻机构在当地的聘用人员,还有一种情况是整个单位都处在流动状态,如建筑业等职工的就医,所产生的问题要么是不能参加医疗保险,要么是要垫付医疗费用。
三是长期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的医疗。包括退休后户口从工作地迁移到安置地的人员,也包括托靠子女无户口迁移的人员,所产生的问题表面上是就医结算不及时、不方便,个人负担重,实质是安置地的医疗待遇往往要好于参保地,异地安置人员感到就医待遇不平等。
参考资料:
异地医保就医-搜狗百科

外地生病住院如何报销

1、上海这边如果单位给你上了外来人员综合保险,本身可以通过综合保险来报销一部分,出院时凭相关单据、住院小节、病历和综合保险卡到指定的保险公司(看你综合保险是哪家的,上海综合保险现在委托的是国寿和太平洋)去理赔报销;
2、老家有农村合作医疗的,可以凭相关原始单据,到老家报销的。
上面的情况,都必须在上海指定的医保定点医院就医的。

异地就医怎么报销

社保卡异地报销主要可通过以下方式办理:
1、按当地医保规定,到异地看病人员应先到参保地的医保经办部门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手续,在异地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由本人先行垫付,就医结束后,凭相关票据到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报销手续。
2、如果参保地与就医地实现医保联网结算,需到异地的人员按当地医保相关规定办理异就医手续后,即可到就医地刷医保卡就医,直接结算医疗费用,不需本人垫付医疗费用后报销,这种方式目前在有的省内已实现,有的地方也实现跨省之间的联网结算。
3、参保地与参保人要去的就医地建立了医保代报销协作关系,这样参保人只要按规定在参保地的医保经办部门办理了相关的登记备案手续后,在就医地发生的医疗费用只直接委托就医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报销。

异地医保怎么报销

经常到外地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外出前一定要填写《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居住就医申报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探亲(出差)申报表》,报到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备案。当参保职工因病住院后,需及时通知单位,由单位填写《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住院报告单》,在48小时内报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医保中心将委托当地医保经办机构为患者提供就医服务。异地住院发生的费用先由个人垫付,出院后将住院病历复印件、医嘱单复印件、治疗用药明细表、原始发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住院报告单》、异地申报表复印件送到单位,由单位按规定时间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异地医保如何报销?

首先必须自己先垫付就医费用,出院的时候在就医单位索要原始发票,用药清单和病历本。然后带齐本人身份证、医保卡、原始清单、用药清单、病历本等材料,到当地的医疗管理中心或指定的医疗机构医保结账窗口进行报销。

无论是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还是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或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只要按照规定进行备案,履行相应的手续,都可以享受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异地就医首先必须自己先垫付就医费用,出院的时候在就医单位索要原始发票,用药清单和病历本。然后带齐本人身份证、医保卡、原始清单、用药清单、病历本等材料,到当地的医疗管理中心或指定的医疗机构医保结账窗口进行报销。

如果是转诊异地医院就医,不论是省内从地级市医院往省会医院转诊,还是从省会医院往北上广顶尖医院转诊,都属于这一类,这类情况的人员,只有医院给开具了“转诊转院证明”,同时也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之后,才可以使用社保卡进行结算报销,否则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