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亲爱的孩子,你为什么不能卓尔不群?

养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卡尔·雅思贝尔斯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育孩子的方式逐渐呈现多样化,送孩子上早教班、托管班、培训班等等,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把孩子培养的很出色,这一点不容否认。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卓尔不群呢?

一,他们不能卓尔不群,是因为缺乏专注力。

很多父母谈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情况很严重,担心长期下去影响学习成绩和正常生活。有些父母想了很多办法去改正这个毛病,但不论是与孩子谈心还是使用糖衣炮弹”都根本不起作用;甚至有一些父母开始对孩子进行无休止的抱怨与责骂,进入恶性循环,长期家庭氛围处于紧张状态。

其实,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集中注意力,都可以做到在某一时间段内专注于某件事。他们之所以不愿意专注,可能是没有时间意识,可能是负面情绪影响,也可能是对现在进行的事情不感兴趣而已。我们要向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就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无法专注,并对症下药,从而帮助孩子打开专注力开关,提高学习能力。

比如有的父母说:我的孩子有多动症,对什么都不敢兴趣,现在写作业刚写五分钟,一会又想写书法,一会又想画画......经常这样,总是什么都想做,什么也做不好,为什么他不能做完一件事做一件事呢?”

其实,以上的情况我们也曾遇到过,孩子对于学习感兴趣是件好事,问题是他如何能学会利用时间,合理分配时间。真正专注的孩子,他是懂得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的,只有专注,才能快速逐一完成他感兴趣的事情。

我们可以看到,时间管理也是专注力培养的一大因素,要培养孩子集中精力,拒绝拖延,意识到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性,找到孩子专注力弱的原因后,有针对性训练孩子,找回专注力,爱上学习,提高学习力。

Step1:努力找出注意力缺失的原因所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当一个孩子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就会有无限的专注力,从而获取新知识。反之,当孩子没有兴趣时候,拿起书本就烦躁不安,心不在焉,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分析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

(1)父母期望过高。

父母为了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使孩子的心理和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反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2)孩子学习方法错误。

孩子早期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对孩子学习的影响非常大,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下课不完成作业等,这将直接关系他后期的学习态度。学习上死读书”、读死书”,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吸收知识比较慢。

(3)孩子缺乏自信心。

有些孩子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自信心经常受打击,这些打击可能来自父母的责怪,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这些打击都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抗心理。长期以往孩子缺乏自信,对学习自然不感兴趣。

让孩子专注力强,爱上学习解决方案如下:

(1)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不仅是对某一事物感到疑惑,还包括继续探索,所以好奇心是兴趣的出发点。因为好奇,孩子去玩弄冰雪,知道了冰雪是冷的;因为好奇,孩子常去观察毛毛虫,知道了蝴蝶原来是毛毛虫的妈妈。所以好奇心是激发孩子兴趣,获取知识的前提。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并正确引导,就能培养孩子强烈的求知欲,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

(2)父母给予适度赞扬。

有些孩子很在意他人的评价,总是把他人的评价当作评判自己的标准,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如果别人说他笨,他就认为自己笨,一个总是被批评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激情满满。所以孩子不爱学习,家长千万不要将原因归为孩子不聪明,继续给孩子贴上消极标签,这样会让孩子更加自暴自弃。

父母要经常表扬孩子,对孩子充满信心,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孩子恢复自信,使厌学的孩子爱上学习,使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所以,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父母都要去赞美他、肯定他、鼓励他,让他对学习产生乐趣,爱上学习。

(3)鼓励孩子自我激励。

很多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怕学习失败而对学生产生恐惧,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才可能避免学业失败,从而喜欢学习。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可以的”,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消除对学习的畏惧心理。

Step2: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1)告诉孩子学习不只是为了分数。

家长只有自己正确认识分数的真正意义,才能让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的成绩。孩子的分数没有达到理想目标也许有很多原因,如粗心、理解能力差、心理原因等。家长要能看到孩子分数背后反映的更深层次的意义,而不要单纯地凭借分数就对孩子直接下定论。除了学习,孩子还有很多需要发展的方面。家长要不断提醒孩子,学习不是只为了分数。

(2)和孩子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他们学习力的开始,如何答复孩子的这十万个为什么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日后的学习态度和思考能力。比如下雨,孩子会问,妈妈,雨从哪里来啊?”妈妈可以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告诉孩子:水是从海面上升到空中,变成云,但云不会下雨,时不时出现坏脾气,云里的水互相争吵碰撞融合,变成雨。这样一说,孩子就会立刻弄懂下雨”的问题,也理解了书上晦涩难懂的语言,如气流的知识、云中静电、小冰粒到大冰晶掉下来遇热化为水滴等。

(3)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父母要陪孩子共同动脑、动手,随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给孩子自我创新的机会。父母可以根据孩子模仿性强、爱动的特点,让孩子充分利用手边的工具,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操作,让孩子体验到自我成就感和乐趣。如:通过小实验让孩子自己去获取知识;让孩子自由制作简单的玩具、设计游戏等。孩子对自己动脑想出来的东西和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有一种特殊的兴趣,从而逐渐培养学习兴趣。

二、他们不能卓尔不群,是因为没有珍惜时间。

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时间是宝贵的,但孩子由于年幼,对时间既不理解,也无感知。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管理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孩子不懂得自律,就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自律,从被动接受监督到主动自我管理,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在有效时间内完成自己的目标,完成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Step1:制定家庭作息表,父母和孩子共同遵守。

(1)与孩子一起制作表格版家庭作息表。

父母可以和孩子按照以下作息表进行调整。作息表内容应该包括孩子的基本活动(一日三餐)、体能运动、学习、休息时间和自由时间等。

(2)作息表安排要松紧适度。

一份规范合理的时间表应该既有紧张的时间安排,又有放松的时间安排。父母要坚持适度原则,才能严格履行完毕。例如孩子早晨起来上学比较紧张,在这段时间,父母要引导孩子快速起床、穿衣、洗漱、吃早餐等。晚上放学写完作业可以安排放松的活动,比如散步、打羽毛球等。

Step2:适度放手,让孩子自主管理时间。

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案例:

夜幕降临,一家人吃过饭,圆圆打开了电视机看动画片,没有做作业。这时,妈妈生气的说:先写作业去,写完再看动画片。”圆圆委屈的和妈妈说:写完作业就8点了,没有动画片了,我先看完再写作业。”这时妈妈给爸爸使了一个眼色,希望和她站在同一战线。可是一旁的爸爸却说:这个要看孩子自己的时间,如果圆圆认为休息够了就可以转为学习时间,认为学习太累了就可以转为休息时间。”听爸爸这么一说,圆圆高兴的叫起来。过了一会,圆圆看完电视就自觉的去做作业了,而且效率很高,得到了爸爸妈妈的一致表扬。

上面的故事,圆圆看电视和做作业的时间出现冲突,圆圆认为先看电视再做作业,妈妈认为先做作业再看电视,而爸爸说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让孩子自己管理时间。

那么怎么让孩子自主管理时间呢?以下步骤可以参考:

(1)让孩子学会制定一天的计划表。

如果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父母引导孩子制定一天的计划,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休息,监督孩子的执行情况。

(2)化被动为主动,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事情做。

要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从孩子被动接受时间变成主动安排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把一个个大目标都拆分成小目标逐步实现并给予鼓励。

(3)倒计时学习与休息,增强时间紧迫感。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倒计时学习和休息,让孩子明白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时间一旦过去就再也无法回来。例如在孩子阅读英语时候,妈妈可以拿一个闹钟,倒计时10分钟,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读完,时间到了,孩子就可以休息5分钟。这样不仅让孩子自懂得珍惜时间,还能培养孩子的语速。

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时间,孩子就会管理自己,教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和时间成为朋友,孩子的生活才会充实起来,让每一分钟过得都有意义,而且会有不一样的成就感,会带给孩子不一样的快乐。

三,他们不能卓尔不群,是因为没有持久的阅读力。

罗曼∙罗兰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那么为什么要鼓励孩子大量阅读呢?吉姆·崔利斯说: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得越多,就越聪明。”在我看来,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大量阅读是最简单有效的学习手段。借助阅读能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孩子不同的见识,增强孩子思维的逻辑性。不仅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他们在学习上的融会贯通能力。

阅读是一种习惯,是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良好习惯。

所以孩子阅读什么时候都不晚,趁早阅读,阅读是保持孩子大脑活跃性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阅读的过程中,当抽象的语言转化为故事情节和各种生动的形象时,孩子的大脑就能在想象力的驱动下思考。让孩子利用碎片化时间坚持阅读,可以提升孩子5种关键能力。

1、积累词汇量。

阅读是增加词汇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孩子读书时看到不同的生字就想知道这是什么字、是什么意思、怎么读。这个时候孩子可能去查字典,也可能去问父母或者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每日阅读,让孩子在感兴趣的故事阅读中慢慢地增加词汇量。

2、提升记忆力。

父母最好每日坚持给孩子读一个故事,然后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我们在给孩子读故事过程中,故事情节在孩子的大脑中重现时,也是在刺激大脑发挥其记忆存储功能。

3、培养情商,拓展思维能力。

阅读其实是情商培养的有效方法之一。读到的每个故事,对孩子来说都是新奇的,近似于生活却又区别于生活。当孩子进入书中的场景时,不同人物的对话都会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思考,他们会对每一个故事中的人物有自己的理解,他们会好奇不同的人为何对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些都能帮助孩子从小培养多元思维,从各个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4、培养专注力。

阅读可以治愈孩子注意力缺失,爱读书的孩子相对来说都比较容易安静下来,因为当一个故事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时,他们希望知道故事是如何发展的,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会坚持读下去。长期坚持,形成阅读习惯,最终就会发现,孩子的注意力能越来越快地集中,专注力持续的时间也会增长。

5、享受阅读,释放压力。

书籍是最有耐心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如今的孩子课后会有很多作业,在无形中会给孩子很大压力,阅读是最适合的释放压力的工具,让孩子在书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找到释放压力的方法,能帮助他们在学业上有更好的发展。

面对这些阅读的好处,作为父母的你,还会质疑吗?还会偷懒不给孩子持久阅读吗?不要去责怪孩子不成才,孩子的成败往往来自于父母是否采用了正确的教养方式。每日一读,可以培养孩子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结语:

你的孩子不能卓尔不群,也许你还在怪孩子头脑不聪明,怪孩子运气不好。而我,想对你说:爱拼才会赢,你必须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拼命的自己!”

请父母们为了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现在就行动起来吧,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力,教会孩子学会管理时间,珍惜时间,渐渐地孩子终究会成为父母眼中那个幸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