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许多富养的孩子由于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很容易养成娇惯的脾气,而那些家境不怎么好的孩子,有时候却很懂得感恩。
这次带来的是一个7岁小姑娘帮婆婆捡垃圾的事件。一位七岁的小姑娘正在帮自己做环卫工的婆婆捡树叶,小女孩正蹲在地上,手中拿着一个钳子,然后把地上的树叶给夹起来,扔到垃圾桶去。
行人看小姑娘非常可爱懂事,于是就上前去问为什么在这里捡树叶,小女孩面对镜头有些羞涩,小声回答着:"我7岁了,婆婆每天很辛苦,我帮婆婆一起打扫。"
婆婆说孩子放假了,在家里闲着就出来帮忙捡垃圾了,孩子平时在家里也很听话,出来了也很认真帮忙,女孩正认真地在旁边一片一片捡树叶,真的很乖巧!
这么懂事的孩子真的很难得,知道婆婆辛苦所以会付出劳动来帮助婆婆,真的很有孝心!这样的孩子可以说是家长心目中的理想孩子!
许多父母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不会心疼父母,也不懂得孝心,有可能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1,有些家庭通常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过度宠溺孩子。这让他们只考虑到自己,在和伙伴交往的时候,也都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把最好的留给自己,把自己喜欢的想抢到手,拿到后就贴上自己"专属"的标签,不愿再拿出来分享。
2,溺爱孩子不接受孩子的分享。孩子最开始的分享行为,通常出现在家庭中,与最亲近的人进行分享。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拒绝孩子的分享,而是要接受孩子的分享物,并愉快地表达感谢。孩子才能将分享与快乐建立联系。
3,缺乏同伴交往。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也失去了街坊邻居的玩伴,孩子变得越来越孤独。如果家长不有意识的带着孩子与周围的小伙伴接触,孩子就容易变得不愿意与人分享。
4,过度强调竞争意识。有些家长你竞争压力大,会将压力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会认为孩子爱分享是吃亏,家长的态度会被孩子微妙地感觉到,进而影响到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
以上几点父母对照看看是否家里的情况就是这样,如果是的话就要及时改正,有时候你以为的"好"也会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