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越哄哭的越厉害?都是家长惯出来的,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

相信很多家长在带孩子的时候,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验,那就是孩子哭闹时,不管家长怎么哄、怎么拐,还是会越哭越凶,这也让家长相当苦恼,甚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越哄哭的越厉害?都是家长惯出来的,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

其实家长若对孩子的哭闹一味的顺从,那只会让孩子更加糟糕罢了!

近日闺蜜和我抱怨着女儿丹丹的任性事迹,但是作为妈妈的自己却不能有所作为,很是苦恼。原来丹丹在家中被宠的好似小公主般,尤其是爷爷奶奶,更是对丹丹无尽的宠腻。

丹丹不慎的磕碰到桌子一哭,奶奶便冲过来拍打着桌子说着丹丹乖,是桌子不好,撞到你了,丹丹不哭、不痛了哦!”。这样的情况常常在丹丹家中发生,这也让闺蜜很是无奈,眼看丹丹被宠的越来越娇贵、越来越任性,闺蜜不禁问我,到底该如何是好?

家长

为什么越哄孩子,他却闹的越欢?

1. 孩子压根没觉得自己错

当孩子年纪还不大的时候,他们对于道德观念与是非观念并没有太过明确,但是自我意识与界限感开始启蒙了,所以当孩子碰到事情时,往往都会觉得自己是对的,反而没办法像大人那样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或是能够换位思考,这对一个年纪还不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当孩子没认知到自己是错的,且对于自己的诉求又没能得到理解时,孩子便会选哭闹来表达,由于语言上的表达不清,情绪也得不到释放下,没能做好情绪的管理者时,孩子很有可能会有钻牛角尖、认为自己是对的态度产生。

家长

2. 没有满足孩子真正的需求

家长没有真正满足孩子的需求时,孩子便会选择用哭闹来宣泄自己的委屈。即便是已经会说话的孩子,也不可能时时刻刻能准确的表达自己。且家长要知道,孩子得哭泣一定都有背后的原因所在,虽然有些造成哭泣的原因,对大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孩子眼中可能是严重至极的问题。

家长如果没能尊重、理解孩子当下到内心感受,仅只是简单的对孩子说不要哭了!”这对孩子来说是种敷衍。

一霎那间,恐怖、生气、伤心、害羞等情绪,都是致使孩子哭泣的原因,唯有家长真正的了解孩子内心感受,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注。哄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家长若总是没能满足孩子真正需求,那么孩子也是不会停止哭闹的。

家长

3. 孩子想把错甩给别人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便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就为了让孩子能好好的下台阶,家长总会说对不起,宝贝,都是爸爸的错⋯⋯”等,但其实这种推脱的态度只会让孩子错失学习成长的机会,反倒会变得特别依赖,未来在遇到问题时,也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甚至孩子还会去怪罪那些绊倒自己的石头、椅子脚等,而这一些阻碍他的问题,是不可能有自己凭空消失的,倘若不想被绊倒、被挡住,孩子总是会思考怎么去不让自己被挡住,而非呆呆的站在原地等着石头自己走开。

如若孩子一直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想着把问题甩给其他人,那么但凡遇到任何不如他意的事情,就很容易崩溃大哭的。

那么家长又应该怎么去引导孩子,正确的解决问题呢?

1. 先要安抚孩子情绪

在了解孩子为什么情绪低落后,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是了解他的感触的,然后再把孩子哭泣的导火线说出来。这种方式可以让家长处于冷静的状态来安慰孩子。

但是家长这时候千万不可过度安慰孩子,那样只会让孩子不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孩子还会认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反而会产生出冤枉”到感触。

家长

2. 找到问题根源

许多家长在看到孩子哭泣的时候,鲜少会去了解孩子之所以哭泣的原因,通常家长在安慰孩子不要哭泣的时候,都会说不要哭了!”。

这种不真诚的安抚,对孩子来说仅仅就只是鼓噪罢了,这种时候家长可以先回忆一下,孩子在哭泣之前发生过了什么,找到孩子哭泣的原因,随后在以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所在。

家长

3. 错了就是错了

家长也不要过度纵容孩子,孩子们之所以会因为一点小事哭闹,因为内心比较软弱,简单的就会被波折打倒,往往都是因为家长自小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因此,家长应该多让孩子自己做决议、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职责,同时也要让孩子阅历失败,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刚强。

其实家长常常都会因为爱子心切,而忽视了孩子在细节处是需要家长好好指引”的,如果没有好好的引导孩子,那是很容易让孩子没了分寸的!家长应该要谨记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