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你家孩子的“被拥有感”足够强大吗?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

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早晨起床带着哭腔可怜兮兮地说妈妈,今天不想去幼儿园了”,老母亲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脑补了各种画面:是幼儿园老师批评孩子了吗,是孩子在幼儿园里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亦或是孩子身体有不舒服”。每当听到孩子说这句话,老母亲瞬间一个头两个大了。

球球妈前段时间和我聊天就说起了这么一件事:球球参加班级秋游活动回来之后第二天就跟妈妈说不想去幼儿园了,妈妈一头雾水,孩子明明没有生病,昨天活动时老师组织班级小朋友跳绳比赛,球球跳的最多,他那天玩的很开心,怎么突然跟妈妈说不想去了呢?原来秋游活动当天球球妈没有陪同球球一同参加,是球球姥姥陪孩子一起去的。孩子当天虽然表面上玩的开心,可是当他看见其他的小朋友都是妈妈陪同参加,他的内心是受到了一点点冲击的,上面那一幕就是在跟妈妈抗议呢。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你家孩子的被拥有感”足够强大吗?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

我们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以为孩子在听到这句话后就真切地以为妈妈爸爸是爱他的了,说的多了,行动上没有落实,孩子也就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了。孩子缺乏关爱,缺乏被拥有地感觉”,时间一长,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疏离感,相应的对外害怕,担心,胆小这类特点全都跑来了。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

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被拥有地感觉”呢?

不断地被父母表扬?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

孩子慢慢会发现,父母表扬他的事情,都是父母自己高兴的事情,而他内心并不喜欢这件事情,他是为了讨父母的欢心才去做的,孩子不认为这是对他的爱,夸奖他就是在夸父母自己。长期下来孩子会扭曲自己。

父母陪伴讲故事?

这是拉近亲子关系的方式,不是孩子拥有被拥有感的好方式。

不断被父母教会新的技能?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

孩子学会一种新技能,父母觉得很有面子,孩子内心的充实感转瞬即逝,新技能并没有填满他的情感空间。

发起的话题都能够得到父母的响应?

当孩子主动发起一个话题时,父母应给与积极的反馈,不要认为他的话题太简单或太复杂,他发起的话题是他心中认为很重要的事情,父母应和孩子一同讨论直到孩子转移话题为止。这才是孩子感到被拥有的感觉的正确方式。被拥有的感觉就是他自己觉得别人在意我,关注我,能够响应我,不孤独,有依靠,需要的时候可以预测到父母的做法,预测的方向都是爱护自己,认同自己的方式,这就是被拥有感。

婴幼儿的情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坚韧,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在年幼时由于没有生活经验,缺乏心理背景,不像成人那样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当他觉得不喜欢而又不会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时候,他的内心会发生剧烈的波动,而这就是孩子心理精神面貌形成的根基。

更多育儿信息,欢迎关注鸡蛋爸妈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