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互相发生点小矛盾小摩擦很正常,家长不必把这看成是问题,不必马上出面干涉,更不必因此而生气。

不严重的情况下,假装没看见,把矛盾留给孩子们自己解决;较严重时,简单地拉开即可,不必计较自己的孩子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道理可以简单讲一下,不讲也行,关键要保持友好轻松的态度。这看似有些不作为,却正是培养儿童健康人际关系的最基本、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把这种方法总结为三不原则”: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
家长们经常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让,归因为独生子女问题,或是爱”问题。其实根本原因是家长们对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很多家长见不得孩子们闹矛盾。孩子间一发生点什么事,家长马上出面,似平不出面就没尽到责任,也担心别人说自己不好好管教孩子。
没必要的介入,或不得当的介入,一方面会把孩子间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没给孩子留出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三个坏处是容易让孩子遇点小冲突就觉得是个大事,反而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儿童的世界非常单纯,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是成年人强加的,其中比典型的就是把孩子间的冲突关系看成是犯错误”,尤其是看成欺负和被欺负的关系。

现在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我们不欺负别人,但也绝不让别人欺负。或直接告诉孩子:你不要主动打别人,如果别人打你,你必须要还手。甚至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自我保护,会对孩子说:如果你在外面挨了打hi'zi,不还手,回家我就打你。
这样一种教导,可能让孩子学会不吃亏,但人生很长,不吃亏”到底是道护身符,还是一种隐患?
发生在成年人世界中的无数事实已让我们看到,从不吃亏的人或报复心重的人,反而活在十面埋伏的危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