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怎样才能做好教育?家长需要了解孩子成长面临的这三个世界

(本文章为作者原创,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Q:很多家长朋友都咨询我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做好教育?A:我告诉他们,如果我们能做到真正理解我们的孩子,教育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要怎么样理解孩子们呢?不仅要从时间上,了解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规律,还必须要从空间上,去了解他们成长的生活,是怎么构成的?

从某种角度上说,孩子生活在一个3维空间中,由三个世界,分别是现实世界、精神世界、虚拟世界共同构成的。

1.这三个世界的定义

对一个孩子来说,现实世界就是他的真实生活,由不同的生活环境构成——0-3岁的时候,主要是家庭环境;然后逐步扩展至幼儿园、学校、社会。

精神世界,就是他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观世界:一般包括道德、伦理、心理、信念、价值观等这些观念和想法,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孩子的内在自我世界。

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反面,也就是说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通常来讲,它是人为精心设计与创造出来的故事和场景。

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虚拟世界,就是让很多家长谈虎色变的电子游戏。这种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实验室的产物,如今已打造出一套让人欲罢不能的运转逻辑,而成为盈利能力最强的产业之一。

从时间的维度上讲,一个孩子从出生伊始,他所面临的只有现实世界。

这个时候,由于他对外界的认知还是处于完全原生态,也就决定了他的精神世界处于待建的状态。由于他的弱小,他还没有机会接触到虚拟世界。

随着他不断的长大,在现实生活当中所积累的感受和体验,不断刺激大脑神经发育越来越复杂的同时,他的精神世界即内在自我的构建也逐步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拟世界也会或者或晚出现在他的视野中,只是根据养育环境的不同,出现的时点会有所不同。

2.这个三个世界的关系

具体来说,当一个孩子在现实生活当中,能够满足他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正常合理的需求,比如,被关爱、理解、尊重,肯定、和赞赏,他能得到安全感和温暖,他就可以获得满足感、价值感和成就感。

这样的孩子,他精神世界的构建必定也是健康而丰富的,即积极的自我肯定和自我认同;而反过来,内在自我的强大也会支持他更好的面对现实世界的风风雨雨。

同时他对于虚拟世界的需求也会比较少,体现出来就是他可能会喜欢玩电子游戏,但是他绝对不会严重依赖,或者沉迷其中。

如果一个孩子在现实世界当中,得不到以上这些正常合理的需要,比如说,他处于被忽视,得不到关爱、温暖、肯定和赞赏,他很孤独,他就无从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内在自我)的构建,也会有严重的缺失,就会处于比较贫瘠的状态;这必然会导致他对虚拟世界的需求,远远多于对现实世界的需求——最直接的表现,他会沉迷于电子游戏世界当中,无法自拔。

对于这样的孩子,与其说电子游戏背着害了孩子”的罪名,不如说是虚拟世界给他提供了一个精神避难所”——因为,只有在虚拟世界当中,他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他才能寻找到自我,才能忘掉现实世界带给他的烦恼。

如果没有电子游戏,很多孩子还能生存吗?这是个现实得极其残酷的问题,但值得所有的家长朋友们深思。

美国著名的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曾执导了一部电影《头号玩家》。虽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社会现实。相信您看完,一定会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一个孩子、甚至一个成年人会沉迷于游戏世界无法自拔?!

总结下来,可以从这些分析中得出一个至关重要的结论: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现实世界(生活)的质量决定了他精神世界构建的是否充分、丰盈与健康,也决定了虚拟世界在他生活当中占有多大的比重!

也就是说,现实生活的质量越高,说明教育做得越好;反之,就一定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很多关心孩子依赖、沉迷游戏的家长而言,最佳的预防和解决之道,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的、丰富的、有趣的,健康的现实世界。

提升教育质量,改善教育功能,如何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健康而积极的现实世界,让孩子拥有一个强大价值感和成就感的精神世界,可以与明锬老师联系。明锬老师会帮助您全方位评估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制定针对性的孩子个人和父母成长计划,并帮助您远离教育困扰,建设幸福、和谐的小家庭。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END-

明了父母课堂(公众号同)针对6-12岁的小学生家长,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的家庭教育咨询指导服务,帮助您解决孩子的学习力提升、减少手机游戏的依赖、青春期前后的亲子关系建设等教育难题。

更多科学与健康、简单与明了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尽在明了父母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