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鱼大概蒸多长时间?
12分钟左右
武昌鱼洗净,去掉黑膜,粘液刮干净。葱一半切丝一半切块,姜切片,红辣椒切丝。在鱼身内外抹盐和料酒,放姜片和葱,腌十分钟。下锅蒸12分钟左右。在碗中倒入蒸鱼豉油、生抽、香油调成汁。鱼蒸好后,姜和葱去掉,将料汁倒在鱼上,摆上葱丝和红辣椒丝即可。
清蒸武昌鱼要蒸12分钟左右,蒸鱼的时间由鱼的大小来定,十分钟适用于一两斤的鱼。清蒸武昌鱼的做法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先用食盐、白酒、葱、姜对它进行腌制,将它放入锅中蒸熟在之后取出淋上蒸鱼豉油,再铺上葱丝、姜丝、剁椒并淋上热油即可。
蒸武昌鱼是湖北当地的一道传统名菜,如果去到湖北旅游,就一定要品尝武昌鱼。武昌鱼属于鳊鱼当中的一种,它的肉质鲜美,口感滑嫩,尤其清蒸之后最能体现它的鲜味。
清蒸武昌鱼选材要求高,通常只用团头鲂。成菜鱼形完整、色白明亮、晶莹似玉;鱼身缀以红、白、黑配料,素雅绚丽。口感鱼肉鲜美,汤汁清澈,原汁原味,淡爽鲜香,外带姜丝麻油,香气扑鼻。
武昌鱼大概蒸多长时间?
12分钟左右
武昌鱼洗净,去掉黑膜,粘液刮干净。葱一半切丝一半切块,姜切片,红辣椒切丝。在鱼身内外抹盐和料酒,放姜片和葱,腌十分钟。下锅蒸12分钟左右。在碗中倒入蒸鱼豉油、生抽、香油调成汁。鱼蒸好后,姜和葱去掉,将料汁倒在鱼上,摆上葱丝和红辣椒丝即可。
清蒸武昌鱼要蒸12分钟左右,蒸鱼的时间由鱼的大小来定,十分钟适用于一两斤的鱼。清蒸武昌鱼的做法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先用食盐、白酒、葱、姜对它进行腌制,将它放入锅中蒸熟在之后取出淋上蒸鱼豉油,再铺上葱丝、姜丝、剁椒并淋上热油即可。
蒸武昌鱼是湖北当地的一道传统名菜,如果去到湖北旅游,就一定要品尝武昌鱼。武昌鱼属于鳊鱼当中的一种,它的肉质鲜美,口感滑嫩,尤其清蒸之后最能体现它的鲜味。
清蒸武昌鱼选材要求高,通常只用团头鲂。成菜鱼形完整、色白明亮、晶莹似玉;鱼身缀以红、白、黑配料,素雅绚丽。口感鱼肉鲜美,汤汁清澈,原汁原味,淡爽鲜香,外带姜丝麻油,香气扑鼻。
武昌鱼属于四大家鱼吗
不属于,四大家鱼为青鱼,草鱼(又名草鲤),鲢鱼(白鲢),鳙鱼(花鲢)。 武昌鱼学名团头鲂,是鳊鱼的一种。
怎样养武昌鱼
展开全部
团头鲂又称武昌鱼,肉质细嫩,味美好吃。它不仅能在一般淡水中生活,即便在含盐量较高(5‰左右)的水体中也能生存良好。实践证明团头鲂的优点是草食性,饲料来源广,增产潜力大,成鱼池中每亩搭配饲养100-300尾,可增产25-50公斤,人工繁殖简单。尤其是疾病少,可以弥补草鱼不足之处。其生长亦较快,12厘米左右的鱼种养一年可达500克左右。
一、团头鲂的繁殖
1、亲鱼的培育。 每亩水面放0.8-1.5公斤的亲鱼80-100尾,并可混养鲢、鳙鱼4-5尾。为避免流产,应在每年冬或开食前把雌雄鱼公开养。临产时再并池。团头鲂的雌雄鉴别较易,即雌鱼胸鳍的第一根鳍条薄而平直。雄鱼则厚而呈波流形弯曲,性成熟时胸鳍的前数根鳍条的背面有“珠星”,用手抚摸有粗糙感。
2、繁殖方法。团头鲂的繁殖期,一般比鲤鱼稍迟,即水温20-29℃之间。选用雌鱼腹部膨大柔软,泄殖孔稍突而红润。雄鱼轻压后腹部有精液流出者都能获得较好效果。
自然产卵:先将产卵池进行生石灰消毒,一周后放入清水,按雌雄亲鱼1:1或2:3并入一池,然后放低池水,使鱼背微露水面,傍晚注入新水至0.8-1 米水深。再把棕榈片或水草(扎成把)插在进水口附近,继续以微流水刺激,以促其发情产卵。如经三次刺激仍不产,可改人工催产。
人工催产。采用丙酮干燥鲤鱼脑垂体,每公斤雌鱼注射5-10毫克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国际单位/公斤,雄鱼减半。一般注射后6-16小时即能产卵,故多在今晚注射,使其在拂晓产卵。受精率一般在80%以上。约经38-40小时孵出鱼苗。其孵化池不宜过大,水深1米左右。
二、团头鲂的苗种培育
鱼苗下池前半月左右,将鱼池彻底消毒,并施足基肥,每亩施猪、牛粪尿、人粪等300-400公斤。每亩放鱼苗10-15万尾。经施肥一周后的池塘鱼苗下塘便可吃到小型浮游动物(轮虫和枝角类)。并应注意水体中天然饵料是否丰富,如水质不肥,应加肥料,同时投喂豆浆。经15-20天长到1.5-2厘米时便可出池分养。分养时每亩可放养4-5万尾,这时仍以施肥为方,隔日投喂豆饼浆,并可加喂小浮萍。经一个月左右,养成体长4-5厘米时再进行拖网分养,每亩放养密度6000-8000尾,这时投喂小浮萍等和豆饼浆。后期可喂新鲜旱草、浮萍等。到冬季体长可达10-13厘米。
三、团头鲂成鱼饲养
团头鲂的食性和草鱼相似,能最经济地利用天然水体中的饵料资源,因其不易受疾病侵害,故可大量投草而无忧,且在大、小水面都可以饲养。以团头鲂为主的池塘,每亩水深1.5-2米,可放养10-13厘米的鱼种600-700尾,并搭配鲢鱼种250尾,鳙鱼种50尾。注意事项为团头鲂的鱼苗运输,一般应在体长达1.5-2.5厘米之后进行,以提高成活率。
武昌鱼的外形特征
武昌鱼,体长165~456毫米;体呈青灰色,体侧鳞片基部浅色,两侧灰黑色,在体侧形成数行深浅相交的纵纹。鳍呈灰黑色。体侧扁而高,呈菱形,背部较厚,自头后至背鳍起点呈圆弧形,腹部在腹鳍起点至肛门具腹棱,尾柄宽短。区别:武昌鱼有13根半鱼刺,鳊鱼有13根鱼刺。
武昌鱼的人工养殖
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或混养,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有利用网箱进行集约式养殖。
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武昌鱼个体可达500g左右。它的生长速度在三龄以前较快。以后逐渐减慢。武昌鱼的食性和草鱼相似,所以能经济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饵料资源,同时也能摄食人工饲料,促进成鱼的生长。武汉市试验池塘主养武昌鱼,效果很好,其方法为:亩放尾重40g的武昌鱼越冬鱼种1220尾,配养尾重50g的白鲢鱼种200尾,尾重60g花鲢鱼种30尾,还适当放些高背鲫鱼种,使用“正大”083号饲料,饵料素数为1.8,投喂时用手撒均匀。平时注意水质管理,防止水质变坏和泛塘,昼夜池水中溶氧不低于2mg/ml。年终获得每亩500kg的产量,其中武昌鱼350kg,平均尾重为0.35kg。
武昌鱼的食用价值
武昌鱼性温,味甘;具有补虚,益脾,养血,祛风,健胃之功效;有调治脏腑、开胃健脾、增进食欲之功效,对于贫血症、低血糖、高血压和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的发生能起到抑制作用。
适合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老少皆宜,武昌鱼高蛋白、低胆固醇,适宜贫血,体虚,营养不良,不思饮食之人食用,患有慢性痢疾之人忌食。
营养成分
武昌鱼每100克(食用部分),含水分61克,蛋白质20.8克,脂肪15.8克,碳水化合物0.9克,热量229千卡,灰分15克,钙155毫克,磷195毫克,铁2.2毫克,核黄素(维生素B12)0.08毫克,尼g酸(菸酸)1.8毫克。 清蒸
选用鲜活的武昌鱼为主料,成菜鱼形完整、色白明亮、晶莹似玉;鱼身缀以红、白、黑配料,更显出素雅绚丽。菜品口感鱼肉鲜美,汤汁清澈,原汁原味,淡爽鲜香,外带姜丝麻油,香气扑鼻。
烹饪方法: 去除内脏清洗干净 在鱼身划2刀,加入盐和料酒腌制15分钟 放上姜片,葱段,入开水锅中蒸18分钟左右 取出装入另一个盆中,将姜片和葱段拣出 重新放上葱丝,浇上蒸鱼豉油 锅内入油烧热,直接浇在鱼上即可 红烧
是一道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湖北菜。色泽金黄,脂肪肥厚,肉质细糯,油润爽滑,味道异常鲜美。以武昌鱼为主料,配以葱、姜、精盐等辅料制作而成,味道香美、老少皆宜,深受大众的喜爱与推崇。
烹饪方法: 将武昌鱼洗净去鳞去腮,鱼身表面化菱形块 葱切大段、姜切片,香菜保留香菜叶 将锅烧热,放入油,待油变温,放入鱼,煎至两面金黄 锅内放入少许油放入葱姜蒜花椒大料煸炒出香味 放入鱼加入足量的水,倒入酱油、醋、料酒 大火烧开后放入盐、糖 转小火慢炖30分钟 稍微开大火收下汁,撒上香菜叶即可出锅 油焖
原料:鲜团头鲂一尾(约重一斤),肥膘猪肉一两,猪油一两半,白糖半两,酱油一两,精盐半钱,姜末三钱,水发玉兰片一两,味精半钱,料酒三钱,红辣椒半两,小葱半两,芝麻油二斤(约耗一两)。
烹饪方法: 将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在鱼身上两面划斜十字纹数个。 用酱油半两涂抹鱼身,腌渍五分钟。肥膘猪肉、红辣椒、小葱、玉兰片,都切成一寸长的粗丝。 炒锅置旺火上,下麻油烧至八成熟,将鱼下锅,两面炸成淡黄色时捞出。 原炒锅倒去余油后置旺火上,放入肥膘猪肉、红辣椒、小葱、玉兰片,炒二分钟,至葱散发出香味时,再将鱼下锅,加入料酒,姜末、酱油(半两)、白糖、味精、精盐、清水(八两)、焖烧三分钟。 待鱼汁渐浓,即移锅置微火上,加盖焖八分钟,再置旺火上,下猪油继续焖二分钟,起锅盛入盘即可。
武昌鱼主要生长在什么地方呢?
驰名中外的武昌鱼俗称团头鳊、缩项鲂,是以产地命名的鱼类,名称始于三国时期,源于东吴故都古武昌(今鄂州市)。武昌鱼的主产地为今鄂州市和武昌县共管的梁子湖,包括牛山湖在内的武昌县许多湖泊。现在武昌鱼已移到全国各地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