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子午线?
子午线也叫经线,是在地面上连接两极的线,表示南北方向。经线和垂直于它的纬线构成地球上的坐标既经纬网。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条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来表示。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科学家把开始计算经度的一条经线「0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1884年的10月1日,在美国的华盛顿召开了国际子午线会议。10月23日,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向全世界各国政府正式建议,采用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子午线,作为计算经度起点的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算起,向东划分0°~180°,为东经度 ,向西划分0°~180°.为西经度,1953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到东经0°20′25〃的地方,但全球经度仍然以原址为零点计算。
磁子午线指的是连通南北磁极的线,并不与经线重合。
rtk子午线
到了工程地点之后先随便测一个点,查看经纬度坐标
假如经度为117度18分18.585858秒,117/3=39结果是整数,这个39就是当前位置3度带的带号,一般甲方提供的平面坐标X方向是7位,Y方向是6位(加带号的话是8位),也就是说Y方向是8位的话前两位就是带号
上述坐标为例,确定了3度带之后中央子午线就是117,当然也可能是地方坐标,将中央子午线设置成117度18分的情况,甚至更精确到秒上,如果测区范围小的话影响不大
6度带主要是测区处于3度带交界处,比如经度118度30分就处于117度和120度之间,3度带是控制不了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转换为6度带坐标(一般甲方也会提供,不建议自己转)
什么是子午线
经线也称子午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线上的半圆弧。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子午线命名的由来:“某一天体视运动轨迹中,同一子午线上的各点该天体在上中天(午)与下中天(子)出现的时刻相同。”不同的经线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偏东的地方时要比较早,偏西的地方时要迟。
什么叫子午线
子午线,又叫作经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为地球表面连接南极和北极的半圆弧[1]。任意两根子午线的长度都是相等的,指示南北方向,且在南极和北极相交。每一根子午线都有数值与它相对应,这个数值就是经度。
中央子午线?
定义:高斯投影带中央的大地子午线。
中央子午线
全球分为二十四个时区,以能够被15整除的经度作为该区域的中央子午线,每一时区占经度15度。在该时区中央子午线以东的地区,时间要加,以西的地区,时间要减,一度4分钟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横轴:赤道,用Y表示;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
子午线是什么?
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又称“首子午线”或“零子午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算经线。本初子午线的制定和使用是经过变化而来的。 19世纪以前,许多国家采用通过大西洋加那利群岛耶罗岛的子午线。那条子午线相当于今天的西经17°39′46〃经线。19世纪上半叶,很多国家又以通过本国主要天文台的子午线为本初子午线。这样一来,在世界上就同时存在几条本初子午线,给后来的航海及大地测量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埃里中星仪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全球经度的起算经线。经度值自本初子午线开始,分别向东、西计量,各自0°-180°或各自0-12时。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全球经度测量均以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E点作为经度原点。1957年后,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台址,国际上改用若干个长期稳定性好的天文台来保持经度原点,由这些天文台原来的经度采用值反求各自的经度原点。再由这些经度原点的平均值和E点的差值来决定和保持作为全球经度原点的有点。 1968年,以国际协议原点(cio)作为地极原点,把通过国际协议原点和平均天文台经度原点的子午线称为“本初子午线”。各种新技术确定的地球坐标系的经度零点都尽量与本初子午线一致,但往往有不到1〃的零点差别。
关于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是0°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在西经20°,东经160°,所以“如果我们到达这个地方,两脚站在本出子午线的东西两侧,就是脚踏在东西两半球了。”这个观点不正确。
教皇子午线的介绍
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但实际上这条分界限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所有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