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的梦想有真有假,你能“鉴定”出来吗?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平凡的司机还是伟大的国家总理,无论是看似不靠谱的摇滚歌手还是让人赞叹的艺术家,这些梦想都曾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但是,几十年之后,有几个孩子真正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想当司机的或许成了一名医生,想当官的或许成了一名普通的销售,想做摇滚歌手的或许成了一名厨子,想做艺术家的或许成了一名美术老师…总之,无论是迫于外界环境的压力,还是自我信念不足,极少有人能够坚守初心,始终如一地追求幼年的梦想,直至成功。

孩子的梦想有真有假,你能鉴定”出来吗?

这其中,影响孩子实现梦想的关键人物便是他们的父母。一方面,父母作为外界环境,不断地给予他们各种压力,促使他们改变甚至放弃梦想;另一方面,父母将自身的价值观不断重复输入孩子的潜意识,使他们对自我价值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进而选择了和自我身份不一致的梦想。

在孩子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路上,有这样一些障碍:

◎ 没梦想

没梦想的孩子表现为对未来没有欲望、没有自信、没有胆量、没有行动。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又何谈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现在很多父母把自己的梦想和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导致孩子像个木偶一样去帮父母实现梦想,却唯独没有自己的梦想。这样的孩子,即使最终实现了父母的梦想,并取得一些成就,往往也难以收获幸福的人生。比如,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从小就是众望所归的好学生,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一路高歌,最终考上令人艳羡的公务员。但是,他却对未来没有任何想法,不进取、不追求。

◎ 有梦想没目标

有梦想没目标的孩子就像掰玉米的猴子”,见到什么就想要什么,梦想很多,能实现的却很少。没有目标的梦想是空想。有些父母学了一些教育理论,就认为应该无限度地支持孩子的梦想,无论孩子想干什么,只要答应就好,却从未问过孩子你为什么想做这个?你想做到什么程度?”帮助孩子发掘核心梦想,并设定合理的目标,是父母协助孩子实现梦想的重要一步。

◎ 有目标没梦想

有目标没梦想的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为了达成目标不择手段。因为在他们的人生概念中,目标就是一切,至于用什么方法,都无所谓。达成目标的方法是否正确也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假梦想

◎ 假梦想假目标

假梦想假目标的表现就是,表面想要,内心却不想要!现在这样的孩子实在太多了。当我们问一个孩子的梦想是什么的时候,经常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想当科学家(他可能连科学家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想当老师(原因只是妈妈说当老师最适合女孩子)…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社会环境或者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有了一些表面想要,内心却不想要的假梦想、假目标。而这也成为孩子实现梦想的最大障碍。

以上四个实现梦想的障碍,从根源来说,均是因为孩子对自我身份的认定和梦想不一致。比如,孩子内心深处可能认定自己天生是个舞蹈家,他非常热爱跳舞。从舞蹈中,他能够收获快乐和自信。但是,当他初次提及这个梦想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嘲笑他没出息”而妈妈也告诉他男孩子应该做更伟大的事”。于是,他放弃了跳舞的梦想,听从妈妈的安排,有了一个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假梦想。

身份认定

任何和自我身份认定不一致的梦想,都将难以实现。因为实现梦想的道路充满艰难险阻,需要强大的内心和坚定的信念。当一个人的身份认定和梦想不一致的时候,他的下意识是不自信的、怀疑的、退缩的。他的注意力也将因此集中在失败、困难、痛苦等负面能量上。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突破障碍,实现梦想自然是不容易的。

所以,父母必须确保孩子的梦想和他的身份认定是一致的。身份认定与梦想的一致性越高,他就会越坚定、越自信,正能量也就越强,实现梦想的障碍也会越少。

外界环境

那么,父母如何使孩子身份认定和梦想一致呢?

首先,尊重孩子的梦想,并帮助他鉴定”梦想。对于孩子来说,设定某个梦想的理由或许很简单,他觉得跳舞很快乐所以想当舞蹈家,他觉得飞行员很酷所以想当飞行员,他觉得月亮很美想去看看所以想当宇航员……总之,在孩子心中,梦想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也正因如此,孩子经常会因为这些简单的理由设定很多梦想。

父母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看电视的时候,刚在电视剧中看到警察抓坏人就说自己长大了要当警察,不到十分钟就因为看到晚会上的主持人很有魅力转而希望长大后当主持人。但是,第二天从学校回来,又因为受到老师的影响,想长大后当老师。这些看似均发自孩子内心的梦想,事实上绝大部分都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假梦想”。此时,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对梦想进行甄别,找到和孩子身份认定一致的核心梦想”。

身份认定

父母可以让孩子写下自己的所有梦想,无论梦想是什么,都如实记下。然后,过一段时间,对孩子的梦想表进行更新,将孩子已经放弃的梦想划掉,并将孩子新设定的梦想加上。无论是孩子坚持的、放弃的还是新设定的梦想,都要问一问孩子为什么”,并帮助孩子记录下来。这样,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和孩子一起来审视他的梦想,这样就能很容易地找出,孩子潜意识中始终坚守的梦想是什么。而那个梦想才是孩子应该努力实现的核心梦想”。

其次,帮助孩子建立和梦想一致的身份认定。梦想是孩子对未来身份的认定,如果孩子当下的身份认定和梦想差距太大的话,很容易使孩子因为胆怯、自卑而失去追求梦想的动力。所以,在确定核心梦想”之后,父母就要引导孩子知道,要实现这个梦想,他需要付出哪些努力,比如,他要学习哪些技能等。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让孩子学会如何为梦想专注、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

身份认定

最后,给予孩子不断的鼓励。无论孩子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有什么样的表现,只要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没有改变,那就值得鼓励。对于父母来说,孩子能够找到他真正喜欢的、愿意用一生去实现的梦想,应该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