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妈妈,这件衣服好丑”,和孩子审美冲突不要恼,尊重Ta的审美观

文/糯豆包妈妈(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吴冠中先生曾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还有很多。”似乎在罗贯中先生看来,在中国还有很多人不懂审美,还有很多人没有办法把握美,用美去得到一种极致的享受。

什么是美呢?什么是审美呢?

或许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复,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尊重其实也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当家长和孩子发生审美冲突时,您不必过于否定他,也不必急于排斥他,懂得尊重他、接纳他,或许是眼下最好的举措。

冬天要来了,张良的妈妈打算带儿子去商场买些衣服,在逛街的时候她和儿子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儿子认为那件黄色的羽绒服非常漂亮,他要求妈妈买下来,但是妈妈却觉得黄色太扎眼了,而且穿上也不好看,相比较而言,黑色更好看。她和儿子争执不下,最后因为颜色和审美问题发生了冲突。

儿子非常生气的对母亲说,妈,你能不能尊重我的审美啊!咱们两个年龄相差这么大,产生不同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你为什么就是不懂呢?”

听到儿子的反驳后,妈妈也很是生气,她冲儿子吼道,你那是什么破审美呀?黄色有什么好看的,一点都不吉利!”张良和妈妈因为这件事情纠缠不清,最终也没能买得了衣服,母子两人怒气冲冲的就回家了。

▶▶为什么家长和孩子会产生审美差异呢?

✔也许孩子正处于审美敏感期

●小编在《儿童敏感期》一书中读到过这样一句话审美敏感期”【每个孩子一生中都会经历这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候他会形成自己的观点,也会对美有一种独特的阐释】

因此孩子和父母存在审美差异也就见怪不怪了,换句话说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父母不必太过于劳心

这就好比说父母认为红色是吉利的,而孩子却觉得红色有些俗气的原因,根本问题并不在红色的实质含义上,而是在双方的审美差异上。

双方因为颜色造型等产生差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彼此对美的理解存在不同。作为家长,不应该执着于探究原因,更多的,应该以一种宽宏包容的心态去理解这件事,然后试着去接纳它。

✔孩子可能比较叛逆

当然除了特殊的时期以外,孩子自身的叛逆也可能占一部分原因。有些孩子其实和父母的想法是差不多的,换句话说他可能也是这样想的,但他却并不这样说。

为什么呢?有些人是想借此激起父母的怒火,然后满足自己的想法,而有些人这么做只是为了表彰自己的不同罢了。

但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他们的最终动机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叛逆,在这种叛逆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会做出很多不一样的事情来,父母也不必大惊小怪。

✔和孩子的年龄有关

如今科学界兴起的一个名词,名叫数字鸿沟,其实与数字鸿沟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就是年龄鸿沟。

年龄鸿沟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就像父母和孩子一样,他们之间可能差着10多岁、20多岁的年龄,这些年龄就是赤裸裸的鸿沟,家长是这样想的,孩子是那样想的,这都不能说明谁对谁错、孰是孰非。

更多的,只是因为由于年龄等其他相交因素而产生的差异性理解罢了,换句话说就是,不同层次、不同年代的人会有不同的追求。

★举个例子:

老年人可能认为舒适暖和是买衣服的终极选择

中年人认为踏实有型是他们买衣服的选择

而青少年儿童则觉得酷炫漂亮是他们的选择

我们并不能说明这几种关键词是错误的,也不能够判断他们究竟有哪些层次上的好坏,我们只能说,是因为年龄年代在其中起了作用,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影响和效果。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比较特殊,他专门挑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穿,专门买那些别人都看不上的东西,这是不是说明他有病啊!

其实并不是,有病的”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您的思想,或许是因为您的思想出了问题,所以才产生了这样的疑惑和不解。

▶▶孩子出现审美差异并不可怕,家长应学会接纳他!

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审美恰恰体现出他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的去剥夺这份热爱,那孩子在这世间生存也就少了很多意义,自然也就没有许多快乐。

卢梭曾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生活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所有意义。”

★家长不尊重孩子审美,会让孩子无的放矢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要挑选的样式,而家长却执意不让的话,那么孩子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他也许会走两个极端,一个是顺从父母,另一个则是反抗父母。

但不管怎么说,他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已经被建立起来了,在以后的道路上他也会持续不断的质疑自己的审美是否如父母所说的那么不堪,在这一遍遍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之中,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无的放矢,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会让孩子逐渐失去自己的判断

不管是审美出现差异还是观点出现差异,追根结底,它都是人们对一件事情的判断有了不同罢了。所以从这一点出发,家长如果过分的否定孩子的审美,就会让孩子慢慢的失去自己的主张,失去自己的判断。

在做人生选择和判断时,他就会习惯性的倾向于别人的意见,那这个时候他将永远失去自我。

▶▶学会尊重孩子的审美是家长必须要做的

★你可以不喜欢,但必须得接纳

黄磊是中国著名演员,同时也是北京电影学院的知名老师,他在教育女儿黄多多时采用了与众人不同的方法。女儿喜欢时髦漂亮,他就鼓励女儿做自己,即使是未成年染发也是可以允许的。

当黄多多出现在众人视野时,当她受到大家的诋毁时,黄磊并没有公开表态,也没有斥责女儿的行为,反而以一种乐呵呵的形式去接纳她,去尊重她,其实这就是家长应该学会并熟练掌握的。

对于黄磊来说,他和女儿黄多多之间差了20多岁,可以说他们之间本来就存在诸多年龄鸿沟和隐形鸿沟,但是黄磊并没有选择排斥,也并没有用一种过来人的姿态去审视她,相反,他打开了自己的心胸去接纳她,去宽容她,甚至去尊重她,这其实就是智慧家长应该去做到的。

★家长可以和孩子交流

当然,尊重”孩子的意义并不在于一味的包容”孩子,这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审美实在看不下去,或者说实在有太多的想法要诉说的话,你也可以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谈谈交流一下,这又有何不可呢?

也许通过交流,孩子就能对父母的认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家长也能够进一步做到将心比心。总而言之,交流和沟通都不是坏事,关键是要看你怎么去利用。

♥温馨提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总认为孩子的所谓审美是标新立异,是在刻意为之,但其实并不是,只是因为您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所以才会得出这种结论罢了。学会包容孩子的审美,学会接纳并尊重他,我想是每位智慧家长都应该力图达到的】

今日讨论话题:您的孩子有自己的审美吗?您觉得您能接受他这种审美观点吗?

本文由糯豆包妈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