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一些孩子总是朝气蓬勃、神采奕奕,好像不论是学习还是玩耍都能用最好的状态去面对;但是,也有的孩子一提到学习就会垂头丧气,兴趣乏乏。很多家长的心中都存在着这样的疑虑: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能像永动机”一样总是精力充沛呢?其实,孩子内心的抱负水平”才是决定问题的关键。
什么是抱负水平”?所谓抱负水平”是指一个人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一些家长只注重提升孩子成绩”的这种表象,却忽略了能促使孩子提升成绩的根本原因——抱负水平”。
影响孩子抱负水平”高低的三个因素
主观能动性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是指学习动机的强弱。当孩子对一件事情抱着我一定要完成它”的心态去做的时候,就会有很强的动机去努力完成、尽力做好这件事情。也就是说,孩子的好胜心越强,动力也就越强,学习也就成了能吸引孩子去专注做好的一件事情。
过去的成功经验 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当一个孩子偏科偏得厉害,几乎每次数学考试都是满分而英语却总是不及格,这会导致孩子在学习数学时信心满满,而在学习英语时却是灰心丧气。孩子在数学方面的成功经验慢慢地积攒了他的自信,也让他更如鱼得水;而因为总是把英语考砸,孩子会在学习英语时缺乏自信,甚至会出现自卑的心理,因为频繁失的败让他觉得自己一定学不好英语。
集体的学习氛围 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是可以带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的,不论是在家庭里还是在学校中,孩子的抱负水平”都会因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而提高。当孩子长期处于一个学习风气淡薄的环境里时,孩子的抱负水平”也会相应地降低,学习欲望也会降低。
如何提升孩子的抱负水平”
加强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家长要在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给孩子灌输积极向上的思想,可以帮助孩子确立一个小目标,以完成阶段性的小目标来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再循序渐进地提升孩子的抱负水平”。家长们也可以针对孩子擅长的领域发掘他对学习的兴趣,进而转战到他并不是很擅长的领域,这样的方法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提升主观能动性。
在失败时总结教训,在成功时感悟心情 孩子的抱负水平”不是越高越好,如果抱负水平”过高,一旦孩子失败了,心里就会有强烈的落差感。要把孩子的抱负水平”调解在一个适度的范围。这就需要家长们密切地与孩子交流,关注孩子的学业状况和身心状况,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期望值。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跌倒不是为了一蹶不振而是为了在勇往直前的路上避免下一次跌倒。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个上进、有竞争力的氛围会让孩子的抱负水平”大幅提高。在家庭中,家长不仅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还要自我提升、不断学习,让孩子感受到整个家庭都有奋斗的精神;在学校里,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校的集体活动,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不要等着让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孩子,而是要让你的孩子去带动班风。
纵使幼儿也有志。”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能只着眼于孩子眼前的成绩,而是要把眼光放长远,为了孩子以后更好的发展,一定要在家长对孩子影响力最强的时候帮孩子养成建立小目标的习惯,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能学会调节自己的抱负水平”。
本报记者 马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