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发育期,家长的角色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从他们对世界产生感知,再到他们一步步进入这个世界,一定程度上孩子们都在模仿着家长的习惯。不知道有没有细心的家长,留意过孩子的交友力。
有的孩子可能只有一个朋友,当环境中出现两个或更多的时候,他会变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融入这个氛围。
还有一部分孩子,可能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们的世界当中可能孤独到只有家人,哪怕在学校里,也没有几个可以分享心事的玩伴。
孩子童年倘若出现孤独这个词,似乎是不太合适的。提高孩子们的交友力,是家长的责任之一,也是培养他们未来发展的必要技能。
邻居当中有一位老师,虽然年纪很大,但是举止十分儒雅。每一个邻居见到他都会点头微笑,他也会主动和其他人打招呼。这几年退休之后,老师在家忙着带孩子。有一次,老师家里的两个宝宝都在小区下面玩耍。但是突然妹妹跑到老师的膝盖前,一脸委屈的神情。原来小伙伴们并不愿意带她一起玩,就连和大家说话也没有得到回应。
已经作为爷爷的老师,还是很有耐心的安慰了小孙女。安抚之后又教导小姑娘说:可以朝着大家多多微笑,不要苦着脸,不然别人以为你拒绝和他们做朋友。并且可以主动一点,邀请小伙伴们到家里去做客,相信你们会成为朋友。
鼓励孩子面对交友挫折时,应该勇敢的去接纳这现象,正确认识自己被拒绝的原因,最后才是想办法融入伙伴们的氛围。按照邻居老师的思路,我们可以发现,即便是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们没有办法去替孩子们完成他们自己的事情,如何去交朋友,必须得提高孩子们的交友力。
用微笑告诉别人我喜欢你。
在孩子当中,倘若有某一位宝宝能够和任何小孩都能玩得来,并且玩的时间最长,那么无疑这位宝宝一定和更多人合得来。相反,孩子被伙伴们拒绝加入游戏,那必然是交友力低的表现。倘若快乐能够感染到身边的人,那么伪装成快乐的第一步,自然是得学会面对大家时保持微笑。用笑容去说话,告诉小伙伴们我想和你做朋友。
按照老师给出的建议,孩子们还可以尝试邀请喜欢的小伙伴们到自己家里去做客,分享自己的玩具,从最真实的自己出发,慢慢搭建孩子们的友情。
此外,主动交友还有更多含义。
不论是见到自己的小伙伴们学会主动打招呼,还是在沟通的时候,给予伙伴们更多的夸奖,甚至是帮助朋友解决困难。都是孩子学会主动交友的一部分。就像这位德高望重的邻居老师,他在同龄人当中拥有较高的人气,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他遇到的每一个人他都会点头微笑,也会主动去打招呼。这样的行为似乎在传递着:我愿意和你做朋友的信息。
有些孩子在长辈那边学到了苦着脸面对大家的习惯,这样的孩子即便心中有一颗迫切交友的心,但是往往会被大家拒之门外。也正因为这张苦脸会让大家误以为他不愿意和咱们做朋友。
因此孩子学会主动传递出交友信息,也是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的一种方式。
孩子的交友模式也许并不是固定的,有些宝宝们可能目前只有一个伙伴,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又会换成另外一位。但是教会孩子们如何传递交友信息,也是让他们更受欢迎的一种教育。
然而孩子们不论是和同龄人相处还是和长辈们相处,交友的前提只能是自尊自爱,互尊互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