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紫苏煮黄豆水的功效
黄豆的食疗保健作用不管从中医的角度还是还是西医的角度都备受推崇,中医认为黄豆味甘,性平,不温不燥;能健脾利湿,益血补虚,解毒。对于脾胃虚弱者,消瘦少食者,或湿痹拘挛、水肿、小便不利者皆有良好的疗效。
苏子叶的功效
要辨证论治,对寒凝气滞证可适用
名称:紫苏叶
类别:解表药
拉丁:Folium Perillae
别名:苏叶
性味归经:温;辛;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撒或煎汤洗。
禁忌:气虚、阴虚及瘟病患者慎服。
偏方
月经不调:苏子叶二两,用热水泡后饮用轻者四杯即可,重者多饮几日,它能速效调经安神作用,对痛经寒大经期不正常有特效。
紫苏油怎样食用
紫苏油的使用方法:
1、直接口服:人均日服用量5-10毫升,儿童减半,每次2.5-5毫升,每日1-2次 2、沾面包:将植物油盛入小碟中,拿面包或馒头沾上油,品尝初榨油的清香与滑润。
3、凉拌佐餐:在拌凉菜时放入少许调味或增加光泽。
4、烘焙:糕点制作过程中,代替氢化油或奶油做烘焙用油。
5、自制调和油:将营养油与日常食用的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按1:5~1:10的比例混合均匀,按日常习惯食用即可达到良好的补充和均衡营养的目的。
6、每天早上在炼乳或原味酸奶里面加入一汤勺植物油口服,食用方便美味。
紫苏叶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紫苏叶 别名:赤苏、白苏、苏、苏叶、紫菜、苏子叶 禁忌人群: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忌食。 【紫苏叶的基本介绍】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的叶带叶小软枝。紫苏一年生草本。南方7至8月,北方8至9月,枝叶茂盛时收割,摊在地上或悬于通风处阴士,干后将叶摘下即可。 紫苏在中国常用中药,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我国少数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1.散表寒 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2.行气宽中 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 3.行气安胎 紫苏叶能行气安胎,常配砂仁、陈皮同用,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4.解鱼蟹毒 紫苏辛温,能解鱼蟹毒,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紫苏叶的选购】 紫苏叶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至11厘米,宽2.5至9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腺鳞,叶柄长2至5厘米,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野紫苏叶片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叶呈卵形,长4至7厘米,宽2.5至5厘米,叶两面绿色,暗绿色或带紫色协定缘具圆锯齿。
紫苏有什么功效?
紫苏又名桂荏、赤苏、白苏等,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 [紫苏的药用价值] 紫苏以嫩叶供食用,营养丰富,除含维生素和矿物盐类较高外,还含有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有机化学物质,据特异芳香,有杀菌防腐作用。根、茎、叶、花萼、及果实均可入药,有散寒、理气、解鱼蟹毒的作用。用紫苏业煮鱼蟹,可增加香气和美味。还有健胃、发汗、镇咳去痰、利尿、净血、镇定作用,可治疗风寒感冒、头疼、胸闷等症。紫苏汁液可供糕点、梅酱等食品染色之用,是天然色素原料。嫩叶还可生食、炒食、做汤、制酱,植株可腌渍,可以出口,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外销蔬菜。 [紫苏大叶的营养成分] 紫苏大叶中促蛋白含量高达22%以上,脂肪5%,粗纤维14.4%,钙1.1%,磷0.27%,氨基酸种类齐全,既含有成人必需的8种氨基酸,又含有儿童必需的10种氨基酸。 科学家对紫苏的近百种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表明紫苏籽中的à--亚麻酸是维持大脑神经系统功能所必需的因子,具有抗血栓、降低血压、减肥、降血脂的作用,预防癌变和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提高学习记忆力和视力功能、改变过敏体质等。
紫苏这个东西在调味方面的作用
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此外,本品有能行气安胎,常配砂仁、陈皮同用,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紫苏辛温,能解鱼蟹毒,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紫苏瘦肉粥有什么功效
紫苏肉片粥的功效:
紫苏含有亚麻酸可降低中风的机率和心脏病的突发,它是我们人类一生需求的脂肪酸。老年性痴呆,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瓣膜的疾病甚至癌症,都是由于炎症间接引起的,老化也是体内炎症所致。必须脂肪酸可以控制慢性炎症,却没有副作用。
小帖士-食物相克:
米饭(蒸):大米不宜与马肉、蜂蜜、苍耳同食。
鸡蛋:与鹅肉同食损伤脾胃;与兔肉、柿子同食导致腹泻;同时不宜与甲鱼、鲤鱼、豆浆、茶同食。
紫苏有何用途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茎、叶。紫苏子则归入降气平喘药一节中。 【性味与功效】 味辛,性温。功效:解表化湿,和胃理气。 【传统应用】 主治感冒风寒;胸闷,恶心、呕吐,以及食鱼蟹后引起的吐泻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苏叶汤(《不在医必要》):苏叶、防风、川芎、陈皮、甘草、生姜,治疗伤风、发热;②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附、紫苏、陈皮、甘草,治疗外感风寒,内有气滞,胸膈满闷;③验方(《金匮要略》):紫苏,水煎服,治疗食蟹中毒。 【主要成分】 属植物含近100种化学成分,大致可分为萜类、甾醇类、黄酮及其苷类、花青素类、多糖类、油脂类及具有干扰素诱导作用的成分和多糖类成分。 【药理作用】 (一)解热和镇静 其煎剂灌服发热家兔有弱的解热作用。 其水提物和萜类挥发油能显著延长小鼠巴比妥类的睡眠时间。 豆甾醇和紫苏醛合用具有显著的镇痛活性。 (二)免疫 本品具有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作用。TNF是由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免疫因子,一方面具有肿瘤坏死活性,另一方面又能影响正常细胞。对于非肿瘤的炎症病人,通过抑制TNF过量生成是抑制炎症的有效措施。 先对实验对小鼠诱生TNF,紫苏能显著抑制TNF过量生成,因而抑制了急性和慢性炎症。 (三)促凝止血和抗凝抗聚 对凝血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其注射液对动物局部创面有止血作用,缩短出血、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可使创面收敛,结痂较快,肌注和皮注也均能缩短出血、凝血时间。其促凝止血的机制可能与所含缩合类鞣质有关,与血管收缩也有关。 另一方面,本品对家兔又有抗凝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血浆中血栓素TXB2浓度下降。 本品还能降低血细胞压积和全血黏度。 (四)其他 1.其水煎剂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运动的作用。 2.有止咳、平喘、祛痰作用。 3.紫苏油对家兔有升高血糖作用和升高胆固醇作用。 4.其梗能提高小鼠子宫内膜酶的活性,与孕酮相似,且随剂量增大而活性增高。 5.其水煎剂和紫苏油有抗菌和抗皮肤真菌作用。 【临床应用】 1.紫苏治疗感冒。
2.紫苏治疗胃肠炎轻症。 3.苏梗治疗妊娠呕吐。 4.苏梗治疗化疗后胃不舒,纳不香。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苏叶5~9g,苏梗5~9g。 临床常用剂量:苏叶6~12g,苏梗6~12g。 大剂量:一般不大剂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 【临床体会】 (一)关于治疗感冒 在中药房中有紫苏、苏叶、苏梗三个品种。紫苏是苏叶、苏梗的混合物。 本品是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属辛温解表药。对冬春季和夏季感冒之轻症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胃肠型感冒更为适宜。临床除发热外,还有恶心、腹痛、腹泻的症状,冬春季与麻黄、黄芩等同用。夏季与薄荷、佩兰等同用。但其解表药力不是很强,只有弱的解热作用,发热病人退热是不够的,可作配伍药使用。 (二)关于治疗胃肠炎和解蟹毒 本品对于轻的胃肠道炎症,有胃不舒、恶心,轻的腹痛、腹泻,尤其是夏天多食生冷食品而引起的,在二陈汤中加苏梗、生姜等是有效的。紫苏有调节胃肠功能,而其抗菌消炎作用不是很强,可在复方中使用。 在使用苦寒或甘寒中药,胃不舒时,可加入紫苏或苏梗以和胃,在化疗后胃不舒轻症时,在二陈汤中可再加入紫苏或苏梗,既和胃又增效。 自《金匮要略》记载紫苏和紫苏子能治疗“食蟹中毒”以来,已有2000年左右。现江南一带认为蟹}生寒,容易积食和便稀,活的螃蟹没有毒性,不会中毒,但可能发生消化不良和过敏。海蟹大多是死的,有可能过敏以及由于不新鲜而食物中毒。因此在进食螃蟹和海蟹的时候,常在调料中加人生姜和紫苏汁,以驱散寒气,减轻消化道反应。如果已经发生了过敏反应或食物中毒,生姜和紫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正规的治疗。 (三)关于止血和抗凝 《本草纲目》记载:“紫苏,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人血分……同当归、川芎则和血散血。”附方中有一方用紫苏煎服治疗诸失血病;有二方用紫苏外敷治疗局部损伤出血。药理研究已证实紫苏有止血作用和抗凝血作用。这种双重性作用会影响临床使用,因此,紫苏内服一般都不用于治疗血分疾病。在中医伤科的外敷复方中,可能是用紫苏的。 (四)其他 1.苏梗常用于治疗妊娠反应恶心、呕吐。 2.苏叶治疗感冒咳嗽,如杏苏汤中用苏叶既能解表,又能止咳化痰。 3.紫苏能引起光敏感,可治疗白癜风和银屑病。 4.紫苏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炎症,古代有用于治疗乳痈肿痛的验方中.可能与其消炎作用有关。紫苏这方面的作用尚没有引起临床的重视。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1.LD50: 丁香油酚大鼠灌服的LD50为l.95mg/kg。 2.毒性反应丁香油酚大鼠灌服可引起后肢和腭瘫痪,循环衰竭而死亡。紫苏酮小鼠腹腔注射lOOmg/kg,24小时内死亡,有大量的肺水肿和腹腔渗出液。 紫苏醇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 说明紫苏含有毒性成分,但毒性较小。 (三)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其所含单体丁香油酚和紫苏酮有一定的毒性,所以紫苏不宜大剂量使用。 本品有升糖和升高胆固醇的作用,因此,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病人不宜多用常用。 本品能引起光敏感,对光敏性皮炎和红斑狼疮不宜大剂量或经常使用。 rn本文来自: 网上买书(www.maishu123.cn)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maishu123.cn/ditu/zhongyao/18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