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专家称:多与早产宝宝亲密接触

对于早产儿的护理,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医院期间,早产的宝宝和妈妈可以母婴同室,根据早产儿的生理发育情况,尽量不让宝宝和母亲分离或者相应减少分离的时间。

以36周左右早产的宝宝来说,出生后在新生儿科医生对其生长发育和生命体征进行充分的评估,在确定各项指标稳定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入母婴同室病房照护。对于早产的婴儿,另一至关重要的措施,就是当婴儿出生后,在不需要医疗手段干预的情况下,让宝宝直接趴在妈妈胸前,和妈妈皮肤保持亲密接触。

临床研究显示,母亲和婴儿皮肤的亲密接触,有助于保护宝宝的体温,避免出现低体温。宝宝还可以从母亲的乳房、乳晕的皮肤上获得有益菌,使安全的菌群植入婴儿体内。

这样的照护方式有助于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小时内保持良好的血糖水平。母亲怀抱婴儿,抚摸婴儿,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妈妈的抚触,感觉妈妈的温度,听到妈妈的声音,闻到妈妈的气味,尝到妈妈的味道。宝宝和妈妈的亲密接触,促进母乳喂养的建立。如此让宝宝经常依偎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这称为袋鼠式护理,更有助于早产宝宝的健康。

另一方面,对于小于36周的低体重和极低体重的早产儿来说,需要转诊至有条件的医院。在新生儿危重病房里,利用暖箱、静脉滴注营养、呼吸机等医疗辅助手段可以保证孩子的存活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增加早产宝宝与母亲的亲密接触,同样有助于提高这类早产儿的存活率。

与早产宝宝的亲密接触,对于产妇的心理、生理也有很好的恢复效果。目前,新生儿危重病房的探视时间已经24小时向产妇开放,同时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母亲和孩子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亲子接触。有些极低体重的婴儿,也允许打开保温箱,让妈妈可以伸进去一只手来抚摸、接触孩子。根据孩子的消化系统发育情况,医生也会第一时间通知产妇,用吸奶器吸出母乳,用滴管、小勺子甚至小杯子来哺喂孩子。保证孩子的母乳喂养,这对于早产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很大帮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