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恢复常识有哪些?
1、环境
产妇居住的环境要安静、舒适、阳光充足。室内还要定时通风(但要避免对流风),以保证空气清新,给宝宝妈妈提供足够的氧气。室温一般应保持在18-22度,湿度为60%-65%。
2、休息
产后恢复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否则产妇会出现焦虑、疲倦、精神抑郁,还会影响乳汁的分泌。此外,每天争取能有10小时的睡眠,睡时要采取侧卧位,利于子宫复原。
3、饮食
产后胃肠道蠕动能力较弱,因此产后最初几天应吃些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要多喝些汤类,有助于下奶;多吃些水果、蔬菜,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哺乳的产妇还要补充含钙的食品或者钙剂。饮食要均衡,少吃辛辣,三餐之外还应适当加餐。
4、产后活动
产后8小时可以在床上坐一会儿。如分娩顺利,产后12小时可以下床、上厕所。产后24小时可以随意活动,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宫脱垂。产后8周可逐渐恢复正常工作。产后体操有助于形体恢复。
5、清洁与卫生
产妇的个人卫生十分重要,使用的卫生贴、会阴垫要经过消毒。还要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与干燥。如有会阴切开,伤口尚未拆线,每日要擦洗一次外阴。
6、注意恶露的变化
产后阴道排出的分泌物称为恶露。其中含有血液、坏死的子宫蜕膜和黏液。
7、性生活的恢复
如果是顺产,一般8周后可以恢复性生活,剖腹产一般要3个月以后恢复。此期间要做好避孕工作。
产后恶露有几种?
美女红色恶露 产后第一周,恶露的量较多,颜色鲜红,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块和坏死的蜕膜组织,称为红色恶露。血性恶露持续三到四天,子宫出血量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恶露。
浆性恶露 一周以后至半个月内,恶露中的血液量减少,较多的是坏死的蜕膜、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及细菌,使得恶露变为浅红色的浆液,此时的恶露称为浆性恶露。浆液恶露持续十天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变为恶露变为白色恶露。
白色恶露 半个月以后至三周以内,恶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和细菌,使恶露变得黏稠,色泽较白,所以称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持续三周干净。
产后如何恢复
1.运动后放松 运动后可躺在海棉垫或藤垫上休息片刻,平躺时脚放置的位置应略高于头,或是与头的高度平。切不可躺在有水汽的地上。休息片刻后可进行头手倒立或是靠墙手倒立,时间3-10秒,可进行几次,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心脏。然后再抖动四肢,先抖动、拍打大腿或是上臂,后抖动小腿或前臂。 2、运动后按摩 运动后按摩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按摩的主要手法有抖动、点穴、揉捏、叩打、推摩等。首先是抖动四肢,主要是放松肘、膝关节以及四肢肌肉群;上肢常用点按穴位有偏历、曲池、手五里、臂月需等穴,可解除手臂、肘部的酸痛和肿痛,以及肩臂痛、颈项拘挛等运动后造成的各种不适症状。下肢常用点按穴位有承扶、委阳、承山、昆仑、足三里等穴,可解除腰骶臀股部疼痛、腿足挛痛腰腿拘急疼痛、项强、腰痛、膝胫酸痛等症状。揉捏叩打时,先推摩大肌肉,后推摩小肌肉,一侧推摩后,再推摩另一侧。如是相互间进行全身推摩。背部的俞穴多位于脊椎旁开1.5寸处,推摩放松多以脊椎旁开1.5寸处和肩部的肩外俞、肩井、肩胛骨处的天宗为主,可解除背部疼痛、颈项强直。几种手法结合可起到良好的放松效果,且恢复快。对人体的五脏六腑也有保健作用。 2.生了孩子的人肉是松的,如果你以前就不是很瘦的话,那就应该是正常的,多做点运动.我现在体重跟以前差不多,但是腰围却比以前大2个码子呢```` 3.产后2个月身材基本恢复,总结了坐月子精华给准妈妈们 我现在刚生完宝宝4个月,体重已经恢复到孕前,2个月的时候已经基本恢复了,(没吃饭喂完奶的时候只重2斤,呵呵),顺产的,喂纯母乳,生的时候比原来重36斤,应该也算恢复的不错吧。记得满月的时候回家,朋友们都很惊讶,问为什么那么瘦呀,喂奶都那么瘦?我家宝宝42天检查的时候体重13斤,身高58CM,出生时49CM,6。6斤,足足长了9CM,差不多一倍的体重,各方面反应都优秀,受到医生的高度表扬。 我想奶水好不好关键在于妈妈吃的营养全不全面,恢复得好不好和适当做运动非常有关系。我没有绑腹带,一是不舒服,二是我的医生告诉我腹带不利于新妈妈损伤的内脏复原,所以若不舒服还是不要勉强,适当的运动一定会起到加倍的作用的。(推荐医院的产后恢复体操,不错啊) 当然我还是有小秘诀的,婆婆给我预定了月子餐,好贵的,要1万多米类(一个月),要不是婆婆掏腰包,我还才舍不得啦。从食用月子餐当中,我总结出一些经验,很有效的经验,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可以得益,省下这么多银子,多买些宝宝和自己的东东,多好: 1、月子里一定要吃的淡,能不放盐和味精就不放,因为宝宝的肾脏还没发育完全,这对奶水的质量和妈妈的体重都有直接关系,本人月子里一滴盐都没碰,快坚持不下去时,想到自己的身材和宝宝,也就忍啦 2、前两周以排毒为主(猪肝和腰子有助排毒),一定不能吃大补和大热的东东(如桂园和蹄膀等),因为新妈妈经过生育,整个人非常虚弱,这时候大补不但吸收不到精华,且只会长膘,而且这时候长得膘很难减掉,热性的食物对奶水也不好,宝宝吃了容易便秘;
产后恢复问题
孕期最根本的改变是身体变形,随着胎儿的发育增大,人体重心逐渐前移,骨盆逐渐前倾,于是就形成了弓腰塌胯撅臀的孕妇体态。现有的产后保健和恢复方法多以跑步和跳操为主,虽然高强度的锻炼会使体重下降,但由于针对性不强,对形体的改善并不明显,难以摆脱孕妇体态,尤其是骨盆前倾和腹部的脂肪堆积。
骨盆前倾与小腹突出密切相关。骨盆前倾,腰椎必然前弓,小腹也必然凸出。小腹的前凸,也使下腹成为运动的死角,即便运动也难以得到消耗。小腹长期凸出,在重力的作用下会逐渐下坠,腹腔内便容易滋生和堆积脂肪,称为“脂库”。就是没有生育的女性,也会由于骨盆前倾而造成小腹的肥胖,看似怀孕,被称为“非肥胖性小腹”,产后女性骨盆前倾不改,体重很难恢复正常,反超怀孕时体重的也屡见不鲜。大家都知道减肥到关键是要收腹,但很少有人知道骨盆前倾是腹部脂肪堆积的重要原因。
其实减肥是一个慢过程,不需要做剧烈的或强度大的运动,最有效的方法是走路,不过不能像平时那样随意去走,大步流星,而应该是小步子,脚尖内收,放慢速度,关键还要收腹提臀,这个与减肥专家提倡的“缩腹走路法”有些相似,如果坚持不了,可以穿形体训练鞋(负跟鞋),由于鞋底前高后低,所以走路时重心就会强制性的后移,小腹自然容易收紧,臀肌保持紧张状态,脂肪就不易囤积。而且这样走路还会增强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新陈代谢加强了,人自然就不容易长肉了。 你是产后减肥,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总之,减肥是不能急的,找对方法了,更重要的还是要坚持!
产后怎样恢复身材
生完不要喝鸡汤,用鱼汤代替,食物尽量用少油来烹调,肉可以吃,不要红烧和油炸,别的方法都可以,主食尽量不吃大米,用粗粮代替,生完1个月以后,不吃主食,拿豆浆代替,不要和糖分饮料,可以喝自己榨的果汁,不能加蜂蜜,每天适当的运动,饿了吃柚子和水煮蛋。太甜的水果最好也不要,能坚持住,4个半月基本就瘦下来,身边很多人都是用着办法瘦下来的,但是,很痛苦!
产后恢复完全攻略
宝贝平安地降生了,欣喜之余的新妈咪却很快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已和孕前判若两人,怀胎十月的生活优待和高营养培育了宝贝,却有一大半成果留在自己身上。应对产后肥胖成了新妈咪哺育宝贝之外的“第二大课题”。 众多的减肥方法到底效果怎么样?做了妈咪应该怎样选择减肥方法呢?其实,多不胜数的减肥方法和方案,归结起来只有几种简单的原理,让我们分别来看看其中的秘密—— 去脂法:去脂、排便法,大小便可以排出大量废物,尤其是脂肪代谢类的,可以将代谢脂肪废物及时排出,这样对尅有健康瘦身,所以促进排脂、排便能使体重明显减轻。 爱心提示: 保证充足的饮水才能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减少饮水无疑是不健康的做法。新妈咪在哺乳期分泌乳汁还需要额外的水分,饮水不足会造成乳汁浓稠、排出不畅和急性乳腺炎。促进出汗和排便来达到减肥的方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对产后的新妈咪尤其不适合。
人工流产后恢复吃哪些水果好
小编为流产后女性推荐的几种水果:
1.红枣中含维生素C最多,还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蛋白质。中医认为,红枣是水果中最好的补药,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整血脉、和解百毒的作用,尤其适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产妇食用。
2.桂圆味甘性温,产于两广等地。龙眼益心脾、补气血、安精神,是名贵的补品。人流后体质虚弱的人,适当吃些新鲜的桂圆或干燥的龙眼肉,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补心血不足。将龙眼肉与蛋花同煮后喝汤,对于人流后调养效果极好。
3.葡萄味甘酸,性平。有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的功效。因其含铁量较高,所以可补血。制成葡萄干后,铁占比例更大,可当作补铁食品,常食可消除困倦乏力、形体消瘦等症状,是健体延年的佳品。人流后可以用葡萄作为补血圣品。
4.弥猴桃味甘性冷,维生素C含量极高,有解热、止渴、利尿的功效,常食可强化免疫系统。对于人流术后恢复有利。因其性冷,食用前一定要用热水烫温。每日一个为宜,不宜多吃。
5.苹果味甘、性平微凉。不仅有抗癌功效,还可促进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苹果有生津、开胃的功效,含有丰富纤维素,可促进消化和肠壁蠕动,减少便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妊娠期间吃苹果可调节水盐及电解质平衡,预防因呕吐而出现的酸中毒。同时,吃苹果可促进胎儿正常发育及顺利分娩。食用时,可用温开水烫食。
以上是小编为您推荐的 益于流产、产后恢复的几种水果。为了加快女性身体恢复还可以服用一些鹿胎产品
产后子宫多久恢复?
当孕育了10个月的胎儿从母体娩出的那一刻起,小宝宝就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可是妈妈体内的那个小房子——子宫,可不会一下子就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如今,它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此时它更需要关心和照顾,才能早日恢复健康。 子宫可以说是母体在怀孕、分娩期间体内变化最大的器官。它可以从原来的50克一直增长到妊娠足月时的1000克。一般来讲,产后的子宫需要6-8周左右才能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延伸阅读:准妈咪产后都有哪些变化? 产后,阴道恢复改善性生活 子宫恢复 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子宫体的复原、子宫颈的复原和子宫内膜的复原。 子宫体的复原 在胎盘排出之后,子宫会立即收缩,在腹部用手可以摸到一个很硬并呈球形的子宫体,它的最高处和肚脐的水平同高。以后子宫底的高度,会每天下降1-2厘米,大约在产后10-14天内,子宫变小,降入小盆骨腔内。这时,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宫底了。 子宫颈的复原 在分娩刚刚结束时,因子宫颈充血、水肿,会变得非常柔软,子宫颈壁也很薄,皱起来如同一个袖口,7天之后才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7-10天后子宫颈内口会关闭。一直到产后4周左右,子宫颈才会恢复到正常大小。 子宫内膜的复原 胎盘和胎膜与子宫壁分离,由母体排出以后,从子宫内膜的基底层,会再长出一层新的子宫内膜。产后10天左右,除了胎盘附着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宫腔会全部被新生的内膜所覆盖。刚刚分娩后,胎盘附着部分的子宫壁面积约手掌大,到产后2周左右,直径已经能缩小到3-4厘米,但产后6-8周才能完全愈合。 如果子宫里有残留的胎盘或胎膜组织,或产后子宫收缩不好,子宫复原的速度就会放慢。产后的子宫为了恢复原来的大小,需要更有力的回缩,所以在产后一周内妈妈会感到产后宫缩的疼痛,这种宫缩会在妈妈给孩子哺乳时更为明显,但不会令人难以忍受。医学专家认为,多与孩子肌肤接触及哺乳是促进子宫复原的最佳刺激。 延伸阅读:产后保养的十个错误观念 痛快挥别产后de几种疼痛 影响子宫复原能力的因素 ● 胎盘或胎膜残留于子宫腔内。 ● 子宫蜕膜脱落不全。 ● 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 ● 子宫过度后屈,使恶露不容易排出。 ● 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 ● 排尿不利,膀胱过度充盈,致使子宫不能下降至盆腔。 ● 产妇年龄较大、健康情况差、分娩次数多或多胎妊娠,也往往会影响子宫的复原能力。 四招令子宫快复原 1、产后应及时排尿。不使膀胱过胀或经常处于膨胀状态。 2、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位。产后6-8小时,产妇在疲劳消除后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应下床活动,以利于身体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如果子宫已经向后倾屈,应做膝胸卧位来纠正。 3、产后应该哺乳。因为婴儿的吮吸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从而促进子宫复原。 4、注意阴部卫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 什么叫子宫复原不全? 子宫复原不全是指产后已经多日,子宫收缩不好,还是比较大而柔软,迟迟不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褐色恶露却常常持续不断。 如果子宫复原不全,子宫迟迟不入盆腔,在耻骨上区总能摸到子宫底,有时还有压痛。如果恶露量多,且为暗褐色或红褐色,就应考虑为子宫复原不全;如有臭味,可能已经并发感染了。 延伸阅读:产后常见症状应对全方案 产后30天瘦身四大关键 我们主要可以通过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量和气味来判别是否有子宫复原不全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产后3周左右恶露就干净了,也有少数延长到产后6周才干净。根据恶露的性质和阶段性,一般可分为3种:一种是产后3-4天,量比较多,颜色鲜红,称为血性恶露(红色恶露),除大量血液、小血块及坏死的蜕膜组织外,有时里面还有胎膜的碎块、胎儿皮脂、胎毛及胎粪等;第二种是产后的一周左右,恶露变为淡红色,所含的血液量较少,有较多量的宫颈黏液及阴道渗出液,还有坏死的蜕膜、白细胞及细菌,这种恶露称为浆液性恶露;第三种是产后10-14天,恶露呈白色或淡黄色,血量更少,内含有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细菌及黏液,这时的恶露称为白色恶露。 子宫复原不全者,血性恶露明显增多,且持续时间延长,可能长达10天左右(正常情况约为3-4天);恶露混浊或有臭味,有时可能发生大量出血;血色恶露停止后,白带(也称白恶露)增多,产妇有时感到小腹坠胀或疼痛。 小心“产后子宫脱垂” 除了以上所说的子宫复原不全以外,产后子宫脱垂也是影响产妇子宫健康的又一疾病。正常子宫的位置是前倾前屈的,子宫颈在坐骨棘水平以上。这个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宫的韧带来支持的。如果这些组织发生了损伤或过度松弛,子宫就会沿阴道下降,甚至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这就是所谓的子宫脱垂。 分娩时用力不当,例如有的产妇子宫口尚未开全,即过早屏气、使劲;分娩时未能很好保护会阴,产后又未能及时修复,导致子宫的支持组织松弛或撕裂;产后经常仰卧;产后过早活动,尤其是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提拉重物,长时间蹲位、立位等等,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引起产后子宫脱垂,影响产妇的子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