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鱼腥草怎么种植 怎样种植鱼腥草

鱼腥草怎么种植?

展开全部


种植鱼腥草应选择有自然遮阴(半阴半阳)、盆土疏松肥沃条件下栽培。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冬季、春季和夏初栽种当年可收,一般播种的最佳时期在立春前后。在花盆中朝同一方向开沟条栽,沟深8~10cm,宽13~15cm,行距20~25cm。在沟中摆放鱼腥草种根,每沟平行摆两行,种茎段间距为5~8cm,连续摆放,头尾相连。种茎要摆放均匀,然后覆土,种植后要保温保湿。如果在夏季高温季节种植,一定要有3个节,以保证中间的节位能够发芽生根。如在冬前种植,还应起加盖地膜或盖报纸,以利冬天和初春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 。

鱼腥草怎么种植

怎么栽种鱼腥草

鱼腥草主要利用地下茎进行无性繁殖。一般宜于冬季将其粗壮的地下茎挖起作为种苗,并将其埋入松土下越冬,待翌年春季萌芽后,再挖起并截成小段(每段具2—3个节),然后进行栽种。

鱼腥草怎么种植

怎样种植鱼腥草

蕺菜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蕺菜全株有鱼腥味,所以又称鱼腥草。鱼腥草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均有野生分布。鱼腥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并且其植株生长健壮,抗病虫能力极强,在生产栽培中不需进行病虫防治,可免受药物污染,是一种无污染的药、菜兼用植物,作为绿色无公害保健型蔬菜开发和利用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鱼腥草主要以嫩茎叶和地下茎供作蔬菜食用,全株可鲜用或晒干入药。

  鱼腥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性喜温暖湿润环境,能在各种土壤中生长,以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土(或沙质壤土)生长最为旺盛,怕霜冻,不耐干旱和水涝,耐阴性强。由于过度采集,目前蕺菜野生资源破坏严重,为了保护野生资源,应积极开发利用和进行人工家化引种栽培。

  鱼腥草常采用地下茎(长约6—10厘米)或带根的壮苗繁殖栽培,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冬季和早春应注意防冻保温,夏季和初秋应注意遮阳保湿。

  种植鱼腥草应选择有自然遮阴(半阴半阳)、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湿润保水的田块栽培。前茬作物收获后,翻土深25—30厘米,每亩撒施腐熟肥5000—6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饼肥40—50公斤作基肥,耕细耙平土壤后,做成畦面宽约150厘米的高畦或平畦,在畦面按行株距30—40×8—10厘米埋栽种茎(地下茎)或定植壮苗。也可采用高垄栽培,垄面宽40厘米左右,每垄埋栽种茎(或栽植壮苗)2行,行株距25—30×5—8厘米。

  在定植后,干旱季节应适时浇灌水,雨季应及时排水,忌田间长时间积水。栽植半个月后,每隔2周左右浇施一次稀薄腐熟的人畜粪尿或沼气发酵肥料和适量磷、钾化肥。田间杂草应及时清除,适时进行浅中耕松土,结合松土在株行距间撒施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料。

  鱼腥草还可与辣椒、茄子、番茄、菜豆、玉米、甘蔗、烟草等作物套种,也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栽培,或选用花盆、面盆、桶、缸等容器栽培。

  鱼腥草定植后,苗高8—10厘米时就可以开始采摘嫩茎叶,以后每隔10—20天采收一次。采摘的嫩茎叶可以趁鲜上市,也可以晒干后上市。地下茎在定植半年以后,即可根据市场需要适时采挖,洗净后除去杂质,趁鲜上市或用于淹渍加工。留作种用的地下茎可随用随采。鱼腥草全草可供药用,随时可采收,洗净后晒干贮藏或上市销售。

鱼腥草怎么种植

鱼腥草种植

展开全部


鱼腥草栽培技术
鱼腥草,别名菹菜,根、茎、叶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据测定,鱼腥草含粗
蛋白质2%、粗脂肪0.4%、多糖类6%、钙0.07%、磷0.053%、挥发油0.12%-0.15%,还含有蕺菜碱。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和化食等功效,可治疗多种疾病。鱼腥草可作菜食用,营养丰富;还可加工成鱼腥草茶、酒、汽水等保健饮料和食品,很有开发前景。
鱼腥草喜温暖阴湿环境,怕干旱,较耐寒,在-15℃以下仍可越冬。4-5月开花
,6-7月结果,11月下旬开始谢苗,次年3月返青。常见野生于溪谷、田埂、草丛中
或塘边。要求土壤肥沃,忌干旱,但适应性强,人工栽培每亩可产1000公斤以上,
长江以南和华北、西北各地均有分布,适宜种植。
1、繁殖方法。采用分株,插枝和根茎繁殖均可。分株繁殖在3月下旬至4月,将
母株挖出分株移栽于沙土的苗床上育苗或直接移植均可。插枝繁殖可在春、夏季,
剪取无病虫健壮枝条作插穗,截成长12--15厘米,插扦于沙壤土的苗床上,行株距
16厘米×10厘米或14厘米×10厘米。插后浇水,遮荫,生根后移苗定植。根茎繁殖
,可在2-3月进行,挖出色白、粗壮的根茎,截成具有2个腋芽以上的小段,在苗床
上或大田开浅沟育苗或定植。
2、整地定植 选肥沃疏松、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沙质壤土或富含有机质的土
壤栽培。深翻松土后起畦,畦宽1.5米--1.6米,畦高30厘米,沟底宽20厘米。每亩
施农家土杂肥3000公斤--4000公斤作基肥,按株行距14厘米×20厘米开浅沟或挖穴
定植,种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田间管理。幼苗期遇干旱,应早晚浇水,湿润畦土。幼苗成活至封行前,中
耕除草和追肥2--3次,肥料以人粪尿或化肥等氮肥为主。每次除草结合追肥,每亩
施人粪尿1000公斤-1500公斤或尿素15公斤-25公斤,先稀后浓施用。每年收割后追
施氮肥为主,以促进植株萌发;第二次则施磷钾肥为主,并培土以利越冬,为来年
萌芽打好基础。
4、收获加工。3-5月采割较幼嫩的鱼腥草供食用。若以药用为主,种植当年只
可采收1次,可在9-10月采收,第二年可收割两次,第一次在6月,第二次在9-10月
。若是加工制作饮料,可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用镰刀平地割下全草,洗净晒干,即
可收藏备用。

鱼腥草种植方法

鱼腥草性喜温暖湿润环境,能在各种土壤中生长,以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土(或沙质壤土)生长最为旺盛,怕霜冻,不耐干旱和水涝,耐阴性强。鱼腥草生长前期的温度以15~20℃为宜,地下茎成熟期的适温是20~25℃,要求土壤相对湿度在8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50%~80%,才能正常生长。

一、形态特征

鱼腥草植株矮小,株高30~50cm,地下茎长30~60cm,节上轮生小根。叶互生,叶片心型或宽卵形,长5~8cm,宽4~7cm。地上茎半直立生长,茎叶均有鱼腥气。种茎先发子蔓,再生孙蔓,主要分布在20~35cm的土层内;一部分地下茎长出地面形成新的地上茎。须根系,穗状花序,花期4~7月。

鱼腥草有白茎和红茎两种,红茎鱼腥草香味更浓。

二、栽培技术

1.繁殖

鱼腥草的繁殖方法采用分株,插枝和根茎繁殖均可。分株繁殖在3月下旬至4月,将母株挖出分株移栽于沙土的苗床上育苗或直接移植均可。插枝繁殖可在春、夏季,剪取无病虫健壮枝条作插穗,截成长12--15厘米,插扦于花盆中,行株距16cm×10cm或14cm×10cm。插后浇水,遮荫,生根后移苗定植。根茎繁殖,可在2~3月进行,选择无病斑、白色、粗壮的根茎,截成具有2个腋芽以上的小段,在花盆中开浅沟育苗或定植。冬季和早春应注意防冻保温,夏季和初秋应注意遮阳保湿。

2.栽种方法

种植鱼腥草应选择有自然遮阴(半阴半阳)、盆土疏松肥沃条件下栽培。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冬季、春季和夏初栽种当年可收,一般播种的最佳时期在立春前后。在花盆中朝同一方向开沟条栽,沟深8~10cm,宽13~15cm,行距20~25cm。在沟中摆放鱼腥草种根,每沟平行摆两行,种茎段间距为5~8cm,连续摆放,头尾相连。种茎要摆放均匀,然后覆土,种植后要保温保湿。如果在夏季高温季节种植,一定要有3个节,以保证中间的节位能够发芽生根。如在冬前种植,还应起加盖地膜或盖报纸,以利冬天和初春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 。

鱼腥草种植技术

能。在云贵地区野生的能安全过冬,不需施肥、没虫害、不怕干旱不怕涝,在长江以北地区冬季地上部分受冻死亡,仅地下根过冬,所以在长江以北地区能用大棚种植。

怎样种植鱼腥草易采收

一、植物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鱼腥草植株高15-30厘米,地下茎匍匐生长,白色。茎上部直立,基部伏生,紫红色,无毛。叶互生,心形,长3-8厘米,宽4-6厘米,先端急尖,全缘,老时上面微带紫色,下面带紫红色,两面除叶脉外均无毛;叶柄长1-3厘米,常有疏毛;托叶膜质,披针形,基部与叶柄连合成鞘状。穗状花序生于茎上端与叶对生,长1-3厘米,基部有4片白色花瓣状总苞,长1-2厘米,花小而密,两性,无花被,苞片线形;雄蕊3枚,花丝细长,雌蕊由3个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花柱分离。蒴果壶形,项端开裂。种子卵圆形,有条纹。花期4-7月,果期6-9月。  
鱼腥草原生长于低湿洼地、水沟边、田埂,对水分要求较高,整个生长期都要求有充足的水分供应,保持土壤湿润;在温暖阴湿环境下生长较好,怕霜冻,地下茎较耐寒,在-15℃以下可越冬,12℃开始萌发,生长适温16—25℃;对土壤及光照要求不严,以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好。  
二、选地整地及施底肥  
(一)地块选择。为获得较高的根茎产量,地块选择要选择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肥力适中的沙壤土种植。  
(二)精细整地。选好地块后,彻底清除杂草及前作桔杆,深耕晒垡。种植前深耕耙平,施足基肥,做到地块疏松、肥沃、平整。  
(三)施足基肥。种植前,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1500公斤、草木灰150--200公斤,耕翻1次,深25--30厘米,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  
(四)开墒种植,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后,进行开墒,墒宽2--2.5米,沟宽30—35厘米,深25—30厘米。  
三、繁殖方式  
鱼腥草一般采用无性繁殖,分根茎繁殖和扦插繁殖,但采用根茎繁殖效果较好,省时省工,产量较高。  
根茎繁殖。在2—3月进行,植株未萌发新苗之前,将根状茎挖出。剪成8-10厘米长、具有2-3个以上腋芽的小段,并留须根。按行距20-25厘米,开5-8厘米深的浅沟,将剪好的根茎,按8—10厘米株距排放于沟中,覆土6~10厘米,土壤湿润的不需浇水,土壤干燥时适当灌水,保持土壤湿润,15-20天后可见幼苗长出。  
四、田间管理  
(一)中耕除草。鱼腥草栽植后,须勤除杂草,封行前可培土薅除杂草,封行后人工拔草,结合中耕除草做好肥水管理。  
(二)水肥管理。整个生育期内保持土壤湿润。前期生长缓慢,幼苗成活至封行前,亩追施尿素8—10公斤作苗肥,茎叶生长盛期需肥量较大,每亩追施复合肥10--15公斤。以后改为根外追肥,用0.4%磷酸二氢钾溶液,每7天喷施一次,共4-5次。待株高10厘米以上时,及时培土,整个生育期不浇灌被污染的脏水,禁止施用垃圾、未经发酵腐熟的人(畜)粪尿、硝态氮(硝酸铵)等,采收前30-35天内不施任何肥料。  
(三)摘除花蕾。地上部徒长时,应及时采收嫩茎叶;开花现蕾时及时摘除花蕾,以免开花消耗大量养分而抑制地下茎的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鱼腥草极少发生病虫害,一般不需药剂防治。偶尔遇根腐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溶液进行浇施。  
五、适时采收  
采嫩茎叶食用的,4--10月均可采收,可多次采收。以地下茎作产品的,进行入10月后可根据市场需求陆续采收。采收后洗净,扎把上市。贮运期间,适当浇水保鲜。贮运过程必须保持产品清洁、卫生,从采收到销售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根茎容易发黄,影响销售价格。  
来自中国有机农业网,仅供参考~

家庭怎么养殖鱼腥草

家庭养殖鱼腥草,可选择稍浅的花盆,或带底孔的其他容器均可。土壤配制可用腐叶土(或园土)与沙按2:1的比例混合,再加适量的豆饼等作基肥。由于种子发芽率低,因此鱼腥草的繁殖主要采用分株,和根茎繁殖。



  分株繁殖在3月下旬至4月,将母株挖出,移栽于沙土的苗床上育苗或直接移植上盆均可。根茎繁殖在2~3月进行,挖出无病斑、色白、粗壮的根茎,剪成10~12cm小段,每段带2个芽,在花盆中开浅沟育苗或定植。覆土3~4cm,稍镇压后浇水,1周后可萌芽。



  鱼腥草定植后,当苗高8~10厘米,就可以采割幼嫩的茎叶供食用。地下茎可留作种用,也可随用随采。鱼腥草喜温暖阴湿环境,怕干旱,较耐寒,在-15℃以下仍可越冬。花期5~8月,果期7~10月。11月下旬开始枯苗,次年3月返青。保持盆土湿润,放置背风处即可越冬,为来年萌芽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