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变化大,被人在不好的地方影响了。作为父母,你有告诉他:吃没吃饱,吃没吃好,”只有你自己最了解吗?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阶段中,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有变好的,有变坏的。其实就是在自己成长的历程中,受到了外界环境影响,然后改变了自己的内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人的发展中,主观能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改变了主观思想,那真的会成为很长久的改变,然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今天想说一说:吃没吃饱,吃没吃好”,只有你自己知道。
学习上,有人说:我不学了,太难了。”这句话,可以听,也可以不听。但是,听的时候,一定不能听成自己该做的事就是不学了。
如果这个人是个后进生,那就可能是真的是因为长久的基础没打好,解不出来,被难倒了,不学了;但是,如果这个人是个外向的中等学生,她可能只是在表达自己,学累了,需要休息了。而不是真的不学了。
我担心,有些孩子却会不明真假,心想:别人都不能解决问题,我肯定也不能,我也不学了吧!然后就会很快地放弃了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或者正在做的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想对你说:其实有的时候,你可能没吃饱”,却因为别人在餐前吃了小点心,别人吃饱了,不吃了;你觉得自己吃得差不多了,也不用吃了。其实吃没吃饱”,只有你自己知道。别人的胃始终是别人的胃。
生活中,有人说: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我才不去。”这句话可能也是无意之谈,很多时候孩子又被误导了,以为这句话就是对自己说的。其实不是。这句话,是当你问那个朋友,她站在自己的角度发表的言论,而不是你该做的就是:不参与,此事毫无意义。
《我的秘密》里,林星然在面临一个选择:给江夏做无罪”还是过失”的辩护时,自己很矛盾,没有抉择,她的领导只和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林星然的领导当然可以以前辈的身份告诉林星然该做哪个选择,可是,江夏的问题只有林星然这个辩护律师最了解,只有她自己,才最适合决定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辩护。
我很害怕孩子们不懂得判断哪盘菜合自己的口味,而因为别人的口味,忘记了自己的喜好。
孩子,想对你说:别人热爱交际,喜欢交友,你却在安静的时候最舒服;同样的道理,你热爱表达,竞选主持人,是不是也是你最舒服的状态呢?竞选主持人,对他人可能无意义,对你来说,是你的坚持与热爱啊!这只是举个例子,请告诉孩子:吃的什么,吃没吃好,”只有你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