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谢谢父母的信任,让孩子活得更有底气

我常常看到公园里的家长老是抱怨,不让孩子坐地板,他们会想法设法地告诉孩子屁股坐在地板上的坏处,比如说蟑螂会过来咬屁屁,或者直接告诉孩子保安叔叔不允许,有的甚至大打出手,直接把孩子拎起来大骂一顿。我带孩子出门,除了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我都会放手让孩子去探索。每次见到他因为这些自由的行为带来快乐时候,我都会跟他一起分享他的喜悦。我也会常常告诉孩子爸爸,孩子的行为跟我小时候很像,我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这样一来,我们都很支持他。

后来我在想,为什么现在的家长总是不”字不离口呢?不准爬高,不准摸墙,不准趴地板,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在某些层面上而言,就是家长不信任自己的孩子。他们打着爱的名号,以为用自己的经验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家长生怕孩子受伤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我们也要明白任何经验的获得都是需要亲身经历和体会的。尊重跟信任孩子,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才能使孩子获得成长必要的生活经验。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跟孩子建立信任感的重要性。

我记得看过一个马伊琍的访谈,她谈到自己在跟女儿相处的时候更像是闺蜜,她们可以做到无话不谈,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讨论的。她坦言,自己在育儿的过程中学到最多的就是接受,接受女儿的优点和缺点。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双方的信任感就是第一步。现在的孩子跟家长说两句话都觉得代沟大,更不用说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了。在孩子看来,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要建立在尊重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的,只有信任感建立了,孩子才会掏心窝子地讲话。

心理学上认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三个九年期才能成为健康独立的成年人,第一个九年期是孩子完全依赖和信任父母;第二个九年期是孩子学会信任自己并独立,父母需要适当给孩子自由空间;第三个九年期是孩子完全独立,父母退居幕后给予适当的支持。可见信任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宝贵的礼物,对孩子的认可,比起终日溺爱孩子,无穷尽满足孩子更加有意义。因为信任孩子的父母,他们认为孩子是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实践中获得的生活经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宝贵的财富。

那如何才能与孩子建立信任感呢?希望以下的建议能够帮到你。

1. 家长必须言出必行,说到做到。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家长一旦答应孩子的事情就要真正付诸行动,最忌惮的就是为了哄孩子开心,夸下海口,最后不能实现,孩子不但失望,还会让家长在孩子心中失去威信,更别说信任父母了。

2. 家长要学会倾听。现在的家长在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后都不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其实多花时间听听孩子的心事,比如孩子在学校遇到什么开心的事情,在路上见到什么新奇古怪的玩具,分享孩子的喜悦,分担孩子的烦恼,孩子愿意述说,说明孩子愿意相信你。

3. 确定符合情况的始终如一的准则。这些准则对于孩子跟家长而言都必须遵守,并与家长传授给孩子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切记反复无常地破坏原则,因为随心所欲地违背原则,不利于家长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更不用说建立信任感了。

4. 给予孩子更大的选择权。现在的家长打着关爱孩子的名号,替孩子包办一切。其实孩子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随着他们的成长,有了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价值观,越来越想自己去做决定。如果家长事事替孩子决定,遇到挫折家长替孩子负责,这样孩子只会成为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浪。任何想一览纵山小的,都需要经历攀登高峰的艰难险阻,方能目睹独一无二的美景,而这个过程当然需要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所有的磨难。

5. 不管外人评论如何,请相信你是最了解你孩子的人。马伊琍在一个专访里面曾经提到,小时候有一次老师通知她的父亲,说她在学校与多个男生早恋。他听了之后没有立即责骂马伊琍,而是让老师写下这些男生的名字,无奈老师只写下一个男生的名字就大发雷霆,马伊琍爸爸告诉老师,他了解自己的女儿,这些都是无中生有的事情。许多年后马伊琍回想起这件事,她非常感谢她的父亲当时对她的信任,让她在将来的生活中活得很有底气。有一个很爱很爱自己的父母亲,凡是都相信自己,支持自己,这个孩子长大后会过得很自尊自重和有底气。

孩子的很多能力是在父母信任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来的,在孩子面对困难时候给予信任,是孩子能够坚持走下去的动力。请相信你的孩子,相信他们拥有跟你们一样解决问题的能力,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他们也能够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