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托到底学什么?
某调查结果让人跌破眼镜:越是规模小、起点低的幼托越会承诺在学期间将教会孩子多少字,学会什么范围的加减法,教会孩子什么乐器;
而那些口碑好、学费高的幼托却完全没有教孩子学习的打算,他们似乎只会做一件事,就是带着孩子玩!

幼托的游戏是傻玩吗?
妈妈有疑问:儿子上幼托快5个月了,只学会唱几首儿歌,其他什么也不会。问他到底学了些啥,他说今天又玩了游戏,同年龄段的小孩都会认字了,我真有点儿担心!
不少家长对孩子在幼托里的学习很是关心,常常问宝宝:今天都学了些什么呀?”宝宝如果回答说玩”,家长就不太满意,甚至认为幼托不负责任。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在学前教育阶段,游戏就是学习的主要形式。
比如唱儿歌,儿歌结构简单,节奏分明,通俗易懂,非常适合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再比如搭积木,能够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为日后学习几何打下基础。
妈妈有疑问:听说读幼儿园,小朋友要学会拼音、一些汉字,数学和英语也要学一些,否则会跟不上进度,可我家宝宝上的幼托怎么都不教这些知识呢?
有的父母不清楚幼托里具体教些什么,等宝宝上了之后才发现,好像每天除了唱唱儿歌、做做手工之外,也没教什么内容,由此产生不满,认为这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习。
其实幼托的课程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内容互相融合,通常由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构成。

孩子们到底哭什么?
其实是哭没有妈妈随时把好吃的奉上,没有奶奶姥姥任由他想去哪去哪,想干嘛干嘛。简言之,就是哭他失去了一呼百应、撒欢任性的好日子。
想要在幼托生存下来,他们必须学会喂自己吃饭,小便后自己提裤子,睡醒了自己换衣服、穿鞋、系鞋带,于是他们学会了自立。
饭前,他们会排着队洗手、端盘子取餐,饭后简单地收拾餐具,安放桌椅,不知不觉中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培养出秩序感。
他会发现世界不是他一个人的,他必须学会和同龄小朋友和平相处,在共享中得到幸福感,在群体生活中获得快乐,于是他学会了社交。
他们帮助老师收拾玩具,帮助小朋友做些简单的事情,于是他们有了价值感。
吃饭慢?
小朋友们开始游戏,
不会等你。
挑食?
下一餐开始之前,
请忍受饥饿。
哭闹?
没有人会因为你的情绪
而放宽要求。
慢慢的,孩子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的性格变得柔软、有韧性,可以以一个强大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
于是忽然有一天,
█ 我们的孩子不再扭扭捏捏,敢在陌生人面前大声唱歌了。
█ 见到陌生人不用我们提醒,他会主动打招呼了。
█ 吃饭前,不用催促,他自己去洗手了。
这一定是比孩子新学了一首英文歌更让家长欣喜的进步,这是孩子在幼托收获的无形资产。

世界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宠爱而对孩子宽容一点。
孩子迟早要脱离父母,独立面对这个社会。与其说幼托和幼儿园是为小学的学习打基础,不如说是为孩子的人生打基础。
所以,你还觉得幼童时期知识和技能习得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吗?
会背融四岁、能让梨。”却连一个同龄人的环境都没有,所有的诗词歌赋便都成了纸上谈兵。那么,当孩子直接走进学校,走向社会,除了一肚子学问”,恐怕还有一生都洗不掉的孤傲。
幼托交给孩子的不是应试教育的文化,带孩子进幼托仅仅是提前让孩子适应学校的氛围,学会融入团体孩子才能更好的适应即将面对的学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