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农民的成语
披星戴月
pī xīng dài yuè
[释义]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语出]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近义] 早出晚归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
[例句] 经过二十多天~的风尘奔波,到襄阳后一定要休息几天。(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
农民伯伯种田的成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不种田却有饭吃,不织布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不误农时】: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
【刀耕火耨】:耨:除草。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耕耘树艺】: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火耕流种】:古代一种原始的耕种方式。先用火烧去杂草,然后引水播种。犹言火耕水耨。
【稼穑艰难】:稼穑:播种和收获。指农事劳苦。
【开花结果】: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现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祝福农民的吉利成语。
三阳开泰
万事亨通
六蓄兴旺
五谷丰登
安居乐业
百废俱兴
根深叶茂
本固枝荣
兴旺发达
繁荣昌盛
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
紫气东来
吉祥如意
风调雨顺
心想事成
康庄大道
人心思上
携手共进
共创双赢
与农有关的成语
与农有关的成语 :
谷贱伤农、
司农仰屋、
士农工商、
重农轻商、
不误农时、
务农息民、
不违农时、
寓兵于农
求关于育子的成语
凿壁偷光,成语、典故。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启示 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决心,勤奋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跟农民有关的词语
含辛茹苦、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披星戴月、千辛万苦、节衣缩食、勤劳致富、多措并举 含饴弄孙、起早贪黑、汗流浃背、长年累月、精工细作
生儿育女的近义词
近义词: 生男育女
【成语】: 生男育女
【拼音】: shēng nán yù nǚ
【解释】: 指生育子女。
关于“养育”的成语有哪些?
1、关于“养育”的成语有:春晖寸草、慈乌反哺、衣食父母、反哺之私、陈保之劳、劬劳之恩。
2、成语分析:
(1)
【成语】: 春晖寸草
【拼音】: chūn huī cùn cǎo
【解释】: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出处】: 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举例造句】: 春晖寸草恋亲慈,百蹈危机总未知。
(2)
【成语】: 慈乌反哺
【拼音】: cí wū fǎn bǔ
【解释】: 慈:奉养;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处】: 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举例造句】: 慈乌反哺,有母子爱。
(3)
【成语】: 衣食父母
【拼音】: yī shí fù mǔ
【解释】: 踏入社会都靠父母提供。指生活所依赖的人。
【出处】: 明·汤显祖《南柯记》:“着甚么南庄田,北庄地,有溜二便是衣食父母。”
【举例造句】: 农民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他们盼望农民有钱就象他们盼望自己一样。
(4)
【成语】: 反哺之私
【拼音】: fǎn bǔ zhī sī
【解释】: 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出处】: 晋·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举例造句】: 我们都有反哺之私,赡养老人是天职。
(5)
【成语】: 陈保之劳
【拼音】: ē bǎo zhī láo
【解释】: 阿保:保护,养育。扶持、养育的功劳。
【出处】: 《汉书·丙吉传》:“是时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
【举例造句】: 先是,帝以保母周氏有陈保之劳,欲假其名号,内外皆奉诏。
(6)
【成语】: 劬劳之恩
【拼音】: qú láo zhī ēn
【解释】: 指父母辛劳养育子女之恩。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9回:“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
【举例造句】:父母的劬劳之恩,我一定会报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