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苗小小
1据不完全统计,80,90后大都有个共同的妈,那就是垃圾桶。看来,垃圾桶才是人类文明起源的圣地啊。
我的情况略有不同,我是我妈在路口第二个桥洞捡的,当时穿着红棉袄,又黑又小,怪可怜的。
细节描述很到位,我当时就信了,连跟亲妈相认的戏码都演练了好几遍。
依我妈当时的所作所为,我也确实不太像是亲生的。
小时候坐她的自行车,碰到上坡,别的妈妈会下车,牵着孩子的手缓缓往上走。我妈不一样,她在车上纹丝不动稳如钟,每次都指挥我下来推着车屁股拼命往上跑。

5岁时,她去外婆家,嫌带着我麻烦,一个人骑着钢镚子绝尘而去。
我挂着鼻涕泡,跟在后面一路疯跑。我像一阵风,穿过树林,跑上羊肠道,最后爬过独木桥。然后抬眼茫然四顾,卧槽,这是哪里。
当热心的陌生人把我遣返回家时,我妈已经回来,正坐在桌边织毛衣,她一脸懵:我还以为你在房里睡觉。

小时候,我幻想每天叫醒我的能是一碗热汤面,现实中只有我妈嘹亮的大嗓门:几点了,再不起床,早饭都冷了。
我赶紧爬起来,兴冲冲地跑到厨房一看,锅还是冷的,米还是生的。
每次犯错,她都会循循善诱:别撒谎,老实交代,我保证不打你。
我信以为真,结果哭声太大,方圆几里都知道隔壁老姜又在家揍娃!

那时我就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女人的嘴,骗人的鬼。
我能在这恶劣的环境里生存下来,纯属意外。
2那些年,我时不时地给自己加油打气:挺住,人生海海,一时的沉浮不代表什么,总有拨云见日的好时候。
直到生了娃,我才发现,我还是过于乐观了。
以前,我妈还能时不时地给我营造一种惊喜:你以为你是捡的,其实你是亲生的。

现在,她总能用实际行动让我直面人生:你以为你是亲生的,其实你真是捡的。
真的,直到生了娃,我才发现,我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自从生了娃,我跟我妈视频就再没能露过脸过。每次打电话,一听是我的声音,我妈就止不住地怅然若失:怎么又是你,娃呢?如果小孩刚好不在家,我妈也绝对不会拖泥带水:挂了吧,孩子回来后再打。
小孩喜欢吃的水果我不能碰,小孩喜欢吃的菜我也不能动。实在嘴馋,只能捡些边角料。
那次回家看到桌上有盘洗净的葡萄,晶莹剔透,个大饱满。我刚想伸手,我妈眼疾手快,一把摁住我:厨房有专门给你留的。
吆,还有特供的,我开心坏了,看来是我错怪她了,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到底还是她亲生的。
走进厨房一看,傻眼了:十几颗坑坑洼洼,参差不齐,一副老弱病残样的葡萄软绵绵地躺在搪瓷碗里。
我端着瓷碗,出去找我妈:
妈,这葡萄,楼下的狗都不吃吧。
我妈眼一瞪:别废话,再不吃就要坏了。

吃鱼也是。
我的双手活动范围仅限于鱼头和鱼尾。对了,鱼眼睛也不能碰,小孩爱吃。就这样我妈还不放心,总会未雨绸缪地把鱼肚单独留出。
儿子好奇地看着我:
妈妈,你怎么不吃鱼肚子?
我未语泪先流:妈妈喜欢吃鱼头!那一刻,我光辉的好母亲形象巍峨屹立在餐桌上。我知道,这一切全靠我妈一手打造。

以前,如果我说:这个菜好像咸了点。
我妈一定头也不抬:这样你才能少吃点。
现在,经过多年的斡旋,我的战斗力早就提升了:太咸对小孩肾脏不好哦。
我妈利索起身,油锅一架,一通噼里啪啦,再端上桌,举筷一尝,咸淡适宜。
人到中年,美好生活全靠娃!

面对孩子的学习,我妈对我更是一副冷酷无情的后妈脸。
这几年,我做得最后悔的事就是把我妈拉进了我儿子的班级群。
周末,我刚捧起瓜子,我妈就在我面前摊开了作业本子:看没看群里的通知,这周的作业是第5页到第10页,赶紧带孩子一起做。
我看到儿子坐在地上玩得正欢,就边磕瓜子,边笑嘻嘻地说:不急不急,先放松下,这种作业我2分钟就能搞定。
我妈叹了口气:也是,你也就只能对着幼儿园的作业得意得意了。
知女莫若母,这倒像是亲妈说的话。
一把瓜子还没嗑完,她又荡了过来:
吃完没,吃完赶紧做作业,态度要端正,别拖拖拉拉,带坏孩子怎么办?
人呐,有时得认命!20年前,我不好好写作业,她骂我;20年后,我儿子不好好写作业,她还是骂我。都是宿命啊。

幼儿园布置了一个手工作业,叫护蛋计划。大致流程是:将鸡蛋煮熟,画成人样,再给它做个漂亮的小窝。谁能护蛋宝宝全尸,谁就能藐视群雄,笑傲江湖,赢得最终胜利。
吃完晚饭,我妈广场舞也不跳了,地主也没心思斗了,一心一意扑在外孙的手工作业上,煮蛋,画画,做窝。
第二天早上,她从幼儿园回来后,脸色不太好:你看你,我早就说要给孩子的鸡蛋做个袋子兜着,你偏不听。这下好了,所有人都有袋子挂着,就你儿子用手举着。做事能不能上点心。
说起用心,我妈好像忘了,小时候,所有人的红领巾都是在城里店铺买的,就我独领风骚,是她随手扯了块红布条做的。

我妈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马不停蹄跑去商铺买布袋。
大概20分钟后,她从学校给我打来电话:
白忙乎了,蛋早没了,你儿子是全班第一个把鸡蛋给吃掉的。
我刚想跟她共情,同仇敌忾一番,我妈忽然又高兴起来:哈哈哈,怕他把鸡蛋打碎,骗他说是生的,这孩子真是了不得,竟然能判断出它是熟的。
我惊呆了,这也能夸?

估计在外婆的心里,外孙就算放个屁,那也绝对带着智慧的芬芳。
最后我妈的总结陈词是,孩子真棒,孩子真灵,幸亏不像他妈,要不得愁死。
你看,在我妈面前,我永远年轻,她总是能有办法把我骂成孙子。
4小时候,我妈不知道我的学校大门朝南还是朝北,她搞不清楚我的放学时间,也不记得家长会的具体日期和流程,甚至有人问我多大时,她还会扭头看我一眼:你多大来着,11还是12?

可是,她却清楚地记得我儿子幼儿园里的每个细微要求,什么时候捡树叶,什么时候做手工,延时课几点下,哪天有户外课,哪天上体能课。
甚至我儿子和闺女哪一天开始爬,哪一天开始直立行走,哪一天吃了两个苹果,哪一天只吃了半碗饭,她都能在心里翻日历,记得分毫不差。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一点也不忧伤,我明白,这就是隔代亲,爱我才会爱我的孩子嘛(妈,你翻什么白眼)。况且,跟地震时,爸妈带上两个外孙女跑了,叫都没叫我”的这位相比,我也不算惨。
我妈好歹会在我冒着猝死风险熬夜时,点化我一句:这个点还不睡,还嫌不够丑吗?

最后我要表个态:
妈,不管我是不是您亲生的,反正您都是我亲妈。
内个,妈,晚上想吃个豆瓣焖鱼,带鱼肚子的,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