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不宜吃什么水果
心脏病人不宜吃什么水果:
一、坚果类:杏仁、花生等坚果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二、薏苡仁:属于水溶性纤维的薏苡仁,可以加速肝排除胆固醇,保护心脏健康。
三、黑芝麻:黑芝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硬化。
四、黄豆:黄豆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体内脂肪和胆固醇代谢。
五、玉米:玉米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六成的亚麻油酸,是良好的胆固醇吸收剂;玉米放在中药里则有利尿作用,并有帮助稳定血压的效果。
六、马铃薯:该食品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其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中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钾倾向。常吃马铃薯,既可补钾,又可补糖、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等。
七、菠菜:本品丰富的叶酸,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此外,菠菜中的铁以及微量元素,还可起到补血之作用。
八、芹菜:芹菜所含的芹菜碱,可以保护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叶子,因为叶子才是营养精华所在。叶子的维生素C比茎高,且富含植物性营养素、营养价值高。芹菜也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够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
九、木耳:食用木耳能刺激肠胃蠕动,加速胆固醇排出体外。此外,黑木耳中含抗血小板凝结物质,对于动脉硬化、冠心病及阻塞性中风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十、海带:海带属于可溶性纤维,比一般蔬菜纤维更容易被大肠分解吸收运用,因此可以加速有害物质如胆固醇排出体外,防止血栓和血液黏性增加,预防动脉硬化。
心脏病不能吃什么水果
病情分析:心脏病不能吃的
意见建议:心脏病人应低脂饮食,高血压患者应低盐。高血脂是血液中的隐形杀手,故应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蛋黄、鱼卵、蟹黄或奶油等,肉类宜选用鱼类及去皮家禽。不要吃禽皮,因为禽皮含脂肪高。炒菜时,多用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植物油(如豆油、橄榄油),少用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如牛油、猪油)。 五谷、蔬菜、水果类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在不提高血脂的情况下,能供给人所需要的全部热量,故而不妨多吃点糙米杂粮、豆类、胡萝卜以及绿叶蔬菜和苹果、梨、香蕉等水果。 王月侠—廊坊中医院 其他 医师
有冠心病的人不能吃哪些食物和水果?
冠心病的饮食调养 冠心病的病因还未完全弄清,目前多认为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在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其次是肥胖、糖尿病及精神神经因素;还有一些不能改变的因素,如家族遗传史、年龄、性别(男性)等。从上述因素看,冠心病的发病同饮食营养因素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此注重合理营养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饮食原则 1.控制热量,保持理想体重。 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许多研究证明,长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引起动物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而且还证明脂肪的质对血脂的影响更大,饱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则能降低血胆固醇,一般认为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之比(p∶s∶m)以1∶1∶1为宜。膳食胆固醇含量对体内脂质代谢会产生一定影响,应适当加以控制。 3.控制食糖摄入。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在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就是主食量过多),可造成热量入超,在体内同样可转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并使血脂升高。经研究证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于蔗糖,蔗糖高于淀粉。美国、加拿大等国,人们的食糖量可占一日热能的15~20%,其冠心病发病率远高于其它国家和地区。因此,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摄入量,一般以不超过总热量的10%为宜。 4.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并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的体内生成,故能降低血胆固醇。故在防治冠心病的膳食中,应有充足的膳食纤维。 5.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C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还能改善冠状循环,保护血管壁。尼克酸能扩张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保护心肌并改善心肌缺氧,预防血栓发生。 6.保证必需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供给。碘能抑制胆固醇被肠道吸收,降低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着,故能减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常食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膳食中钙、镁、钾、钠、铜、铬等也同冠心病发病有关。 7.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8.禁饮烈性酒。酒精能使心率加快,能加重心肌缺氧,故应禁酒。 (二)食谱举例 早餐:花卷(面粉50克、黄豆粉20克) 玉米面糊粥(玉米面30克) 炝芹菜(芹菜50克、花生仁20克) 茶蛋1个(鸡蛋60克) 午餐:大米饭(大米100克) 肉丝面(面条50克、瘦猪肉10克、木耳10克) 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150克、鸡蛋50克) 红烧鲢鱼(白鲢100克) 晚餐:千层饼(面粉50克) 绿豆稀饭(大米30克、绿豆20克) 炒油菜(油菜150克) 五香豆腐丝(干豆腐100克) 全日烹调用油15克。 全日总热能8387千焦(1997千卡)左右。 (三)食物选择要点 1.控制主食及脂肪摄入量,要点同高血压病。 2.保证新鲜蔬菜、水果供给,以提供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适量膳食纤维。 3.应多选用豆类及豆制品,这样既可保证优质蛋白质供给,又能提供必需脂肪酸,避免动物性食品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过多摄入,而且黄豆等还含卵磷脂及无机盐,对防治冠心病有利。 4.适当增加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蜇等,以便为机体提供丰富的碘。 5.可多选用水产鱼类,因其蛋白质优良,易消化吸收,且对血脂有调节作用,与畜肉类食品相比更适合老年人特点,对防治冠心病有利。 6.可多选用冬瓜、萝卜、蜂蜜、山楂等食品。 7.尽量少用动物肝、脑、肾,鱼子,墨斗鱼,松花蛋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及含饱和脂肪酸高的食品,如肥肉、动物油脂、黄油、奶油等
心肌梗塞患者可以吃什么水果
展开全部
木瓜:含十七种以上氨基酸及多种营养元素,能软化血管。
草莓:富含维生素和果胶物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溢血有很高临床价值,对高血压有一定功效。
猕猴桃:
含十七种以上氨基酸、果胶、鞣酸、柠檬酸、黄酮类物质,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尤其Vc和硒含量丰富,长期食用,可降血压、血脂等症。猕猴桃汁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不齐,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
杏:食用杏仁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西瓜:西瓜汁富含VA、B、C和蛋白质、葡萄糖、果糖、蔗糖酶、谷氨酸、瓜氨酸、精氨酸、苹果酸、番茄色素、磷酸及钙、铁、粗纤维等,对高血压有很好作用。
柿子:
柿叶含大量VC,具有降压、保护心血管作用。柿子中含维生素较一般水果高,对于心脏病、心梗、中风都大有益处。其含有一种酚类化合物,有预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柑橘:在水果中,柑橘含抗氧化成分最高,可预防血栓形成。经常食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核桃:生吃核桃与桂圆肉、山渣,能改善心脏功能。
石榴:软化血管。
枣:辅助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缓和动脉硬化。
苹果:每天食300g,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即可下降,血管也不会硬化。
心肌梗塞不能吃什么?
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能吃脂肪含量大的食物
最好以清淡的为主。可以用栓今通组合。很不错
患心肌梗塞的病人不能吃哪些食物
要注意饮食的选择。心梗患者在康复期间应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应少吃含动物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猪油、黄油、动物的脑及其心、肝、肾等内脏,以及蛋黄、蟹黄、鱼子、墨鱼、带鱼、鳗鱼、鱿鱼、黄鳝、牡蛎、鹌鹑蛋、猪蹄等。 可适量食用一些瘦肉、甲鱼、鸡肉、鸭肉、桂鱼、鲍鱼、黑鱼、蛋白、海蜇、大豆和豆制品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应多吃油菜、芹菜、大白菜、蘑菇、洋葱、香菇、黑木耳、梨、苹果、橘子:葡萄、西瓜等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水果和蔬菜。 食用油应以豆油、菜籽油:茶油或玉米油为主,不可使用椰子油。同时要少吃甜食,忌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并要戒除烟酒,少喝浓茶和咖啡。
急性心肌梗塞哪些不能吃
心肌梗塞食疗 (1)急性期:为发病后3天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活动(包括进食)皆需专人护理。起病后1~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可予少量菜水、去油过滤肉汤、红枣泥汤、米汤、稀粥、果汁、藕粉、口服补液等。凡胀气、刺激溶液不宜吃,如豆浆、牛奶、浓茶、咖啡等。补液总量约1000~1500毫升/24小时,分5~6次喂服。每天热量500~800千卡为宜。避免过热过冷,以免引起心律失常。食物中的钠、钾、镁,必须加以注意。一般建议低盐饮食,尤其是合并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但由于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小便中常见钠的丢失,故若过分限制钠盐,也可诱发休克。因此,必须根据病情适当予以调整。此外,对于不能口服的患者或者根据病情需要,尚可补充胃肠外营养。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因其不能活动,脾胃功能亦必受影响,故食物必须细软易消化。 (2)缓解期:发病4天~4周内。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步改为半流食,但仍应少量多餐。急性后期总热能可增加至4200~5040千焦(1000~1200千卡)。膳食宜清淡、富有营养且易消化。允许进食粥、麦片、淡奶、瘦肉鱼类、家禽、蔬菜和水果。食物不宜过热、过冷,并应少吃多餐,经常保持胃肠通畅,以防止大便过分用力。3~4周后,随着病人逐渐恢复活动,饮食也可适当放松,但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仍应控制,对伴有高血压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仍应限钠。肥胖者应减食。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时)应当避免,因它可引起心肌梗塞再发作。另方面,饮食也不应限制过分,以免造成营养不良和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 (3)恢复期:发病4周后,病情稳定后,随其活动量的增加。一般每天热量可保持在1000~1200千卡左右。足量的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则有利于病损部位的修复。乳类蛋白、瘦肉、鱼类、蔬菜、水果等均可食用,特别是绿叶蔬菜和水果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性质疏利通导,宜经常摄食。每天的饮食中还要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素,以保持大便通畅,以免排便费力。此外,恢复期后,应防止复发,其膳食原则还应包括维持理想体重避免饱餐,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预防血液粘度增高和血小板凝集。戒烟、酒,如伴有高血压和慢性心力衰竭者应限钠。 (4)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食物中水的含量应与饮水及输液量一并考虑,使适应心脏的负荷能力。如患者伴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应限制钠盐,但临床上亦观察到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尿中有钠的丢失,故应根据血液生化指标予以调整。镁对缺血性心肌病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膳食中含一定量的镁,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成人镁的需要量为300~400毫克/日,食物来源为有色蔬菜、小米、面粉、肉、海产品等。已知钾对心肌的兴奋性、传导性等均有影响,低钾血症易发生心律失常,故应注意如有低钾血症出现,饮食上应予调整。 (5)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时,常有胃肠功能紊乱,饮食更应注意。发病开始的1~2天,仅给热水果汁、米汤、蜂蜜水、藕粉等清淡、流质饮食。每日6~7次,每次100~150毫升。若患者的心律紊乱有所好转,疼痛减轻后,可逐渐增加一些瘦肉、蒸鸡蛋白、稀米粥等饮食。随着病情的恢复,病后6周可采用冠心病的饮食,但饮食仍需柔软,易于消化。 (6)注意高发季节的饮食调配,深秋和冬季是心肌梗塞的好发季节,除了保暖防寒外,还应多吃性温和具有活血化瘀功能和营养丰富的食物
什么水果适合心肌梗塞病人食用
心肌梗塞、中风的病人:宜吃西瓜、香蕉、桔子、桃等帮助消化的水果;不宜多吃柿子、苹果、莲子等水果,因果中含鞣酸,会引起便秘,使病情加重。
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而使相应心肌细胞持久而严重的缺血所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剧烈胸痛、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等症状。
健康指导
1、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应于急诊半小时内送入医院。病室内安静避免噪音。
2、 劳逸适度:急性期要绝对卧床休息,无并发症需要7天。3~4周内可以在室内慢慢行走,然后逐步扩大活动量。患者出院的第一个月,应避免参加一切社交活动,也不宜在过冷过热及潮湿地方久留。淋浴时时间不宜过久,有家属陪伴。
3、 恢复期病人可适当进行活动和锻炼。如:慢走、散步、练气功。不宜做剧烈运动,如突然手提重物、突然加大运动量、突然做抬臂过肩运动等。
4、 保证充足睡眠。保证每天睡觉6~8小时。急性期患者应保持室内安静,患者避免情绪激动,晚餐不宜过饱,不饮浓茶,必要时给予镇静安神药物。
5、 保持大便通畅。急性期患者避免排便用力.
饮食指导
心肌梗塞患者饮食原则是清淡、低脂、富营养、易消化,少食多餐。忌烟酒、忌食辛辣、禁止暴饮暴食。少食肥肉和动物内脏,以及蚌肉、墨鱼、蛋黄、奶油;应食瘦肉、家禽类、蛋白、豆制品。多食蔬菜水果。
急性心肌梗塞伴有心功能不全时,在发病的1~2天进给热果汁、米汤、蜂蜜水、藕粉等流食,每日6~7次,每次100~150毫升。病情好转后可改为半流食,如面条、米粥、蒸鸡蛋白等,然后逐步改吃柔软易消化饮食。
患者自救指导
患者应随身携带药品,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如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不止,半大汗,应立即就地停止一切活动,休息并立即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并立即叫急救车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