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宝宝哭闹不止,妈妈很头疼,学会这些方法“闹人精”秒变乖宝宝

对与很多新手父母来说,新生儿在照顾时最辛苦的便是宝宝半夜哭闹不止,其实宝宝哭是有原因的,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面对宝宝哭啼时,你可以如何应对。

1、肚子饿

宝宝因为肚子饿而哭闹的几率是非常高的,其实,宝宝在哭闹前就有一些饿了的征兆,例如脖子或身体扭动,嘴巴微张等,如果父母在这时候察觉不出来这些迹象,等宝宝忍受久了就会大哭。

有这种情况时,父母一定要时刻观察宝宝的状态,进而掌握其行为模式,慢慢就能掌握宝宝的饮食需求。提醒,应避免让宝宝习惯在大哭后吃东西,长期下来,可能会让他跳过前面的小动作、直接养成用哭泣来要东西吃的模式,这对于未来饮食习惯的养成毫无帮助。
2、尿布湿了   

宝宝如果长时间穿着尿裤,小屁股触碰到湿湿的尿液或是粪便,可是会让小宝贝感到相当不舒服。 就会造成宝宝屁股湿漉漉的感觉,父母如果在这时候不去及时给宝宝更换,宝宝就会大哭,

只要察觉尿布湿或宝宝不太舒服的样子,就可以更换干净尿布;透过尿湿显示或触摸纸尿片是否已膨胀,来进行更换尿片的工作。除了减轻不适,也有助于预防尿布疹的发生。

3、需要陪伴

有时宝宝会大哭,大叫,其实可能只是需要家人的陪伴,这时候只要有家人陪伴,新生宝宝有时候会怀念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会藉由哭泣来期待爸爸妈妈们给予拥抱或呵护,这是一种撒娇的表现。另外,有的宝宝自己玩到很无聊时,也可能哭闹,只为了吸引家人的注意。

建议每天抽出时间,固定陪着宝宝玩耍、说说话;怀抱会促进宝宝的消化及循环系统,也会影响人格的发展。不要这项责任只放在妈妈或爸爸身上,最好是父母轮流照顾,分担压力,宝宝也能同时和父母培养亲密关系。

4、温差大

室内温度过热或是过冷,都会让宝宝感到焦躁或是不舒服,而容易啼哭。另外,父母常担心宝宝着凉,帮他们穿着太多衣服,促使体温略偏高而与外在环境温度有差异,也容易造成宝宝的不适。婴儿的体温与成人相近,但调节体温的能力仍不成熟;若碰到太热或太冷等温差大的环境,身体难以适应,因此容易不舒服而哭闹。

偶尔让宝宝哭一哭,其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仅可以锻炼肺,增加肺活量,对于大一点的宝宝来说,哭更是一种情绪的释放与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