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小区有一个小女孩也是由爸爸接送。有好几次遇见他们,高大的爸爸在前面急匆匆地走着,不时回过头来催促女儿。
小女孩有时吃着手上的零食,慢吞吞地没有回应。
没想到爸爸回头就是一顿吼:快点啊,你耳朵听不见啊!你是不是要我发火才会听啊!”
听到爸爸一凶,孩子就赶紧追了上去,因为爸爸的语气已经很吓人了。
1
其实面对孩子的磨蹭,发脾气真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不如早点出发,留足时间等一等,特别是孩子情绪不好时,请给他们留足调整的时间。
因为中午休息的时间不长,儿子每次也只能睡三十分钟左右。 以前他睡觉都要一个小时才够, 所以这几天中午,根本叫不起他。
半睡不醒地在床上翻滚,重重地用脚后跟捶床铺,表示自己的愤怒和不满。 看到这个样子,有时我也很急,就催着他赶快。
但他还是会哭着脸,在那里不情愿起来。 最后拉他起来,叫到客厅还是板着脸。
我知道他是因为不舒服,没适应这种午睡才这样。 所以没有跟他发脾气,告诉自己管好自己的嘴,选择让他自己静一静。
当我们背上水壶,手里拿着水果出门时,心情基本就恢复了。 到楼下走几分钟,到学校的时候就完全没问题了。
这个过程,倘若一味催催催,对着孩子发脾气,我想除了让他哭一场,心情糟糟地去上学外,另外不会有什么收获。
2
有时我们说孩子脾气大,欠揍! 其实是我们自己说话的语气太难听。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都特别喜欢去一个小伙伴家里玩。 他的妈妈总是笑眯眯的,很和气。 不管是跟自己的孩子说 话,还是跟我们这些闹哄哄的孩子说话,都很温和。 小伙伴也像他的妈妈一样,受大家的欢迎。
而另外一个小伙伴,他的妈妈就不是这样的,经常跟邻居们吵架,让人感觉凶巴巴的。 虽然她对我们都不错,没有骂过我们这群孩子。
可她经常骂自己的儿子:你个现世报,你个没长耳朵的!”
这种话谁听了都会不舒服。 她自己说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可孩子被那一句句话伤到的心,也是一道道伤痕可见的。
所以他说自己真的羡慕那个妈妈温和的伙伴,要是自己的妈妈也能那样就好。
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孩子的情商,其实情商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教养。
有的人,你跟他说话,能感觉很温暖,想跟他亲近。这种温暖真诚而不做作,而且交往起来也让人舒服。
而有的人,纵然巧舌如簧,可语气中有着轻佻、盛气凌人,有时是虚情假意,只能让你望而却步。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学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跟人交往,那就要先用这样的语气跟孩子说话。
每一个家庭都有他独特的氛围。
有的家庭安安静静,每个人的性格都比较平和,所以平日里听不到太多的吵闹。
而有的家庭呢,彼此间都是大喊大叫的,有时会让人误以为是吵架。 这个家庭里成长的孩子,一定会带着这样的印记, 他们去了学校,就会用这样的方式跟同学说话。
有的孩子喜欢命令其他的孩子,希望大家听他的话,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 结果其他的孩子不买账,他就只能一个人玩,生闷气。
有的孩子喜欢讽刺自己的伙伴,总是能挑到伙伴的刺。 结果让小伙伴难堪,而自己也失去一个又一个朋友。
做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地管理好自己跟孩子说话的语气。
不能觉得自己是父母,就能对孩子指手画脚,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3
请给孩子尊重的语气
做能跟孩子商量的父母
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你肯定会发现,一旦用命令、控制孩子的语气跟孩子说话,只会引起孩子的对抗。
比如你跟孩子说:不要玩手机!”
为什么有的父母说了一万遍,孩子还是会玩手机呢? 因为这样命令式的语气,孩子几乎是闭着耳朵的,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打开耳朵。
那怎么让孩子远离手机? 这个能写一篇文章了,这里谈谈沟通的语气。
如果能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去沟通,用对待好朋友的语气去说,孩子能感受到你的尊重,也许就会采纳你的建议。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玩手机不好,而不是我要去禁止你做。
只有取得了孩子的信任,他们才会听你的建议,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
在没有成瘾之前,父母的引导完全有效。
4
请给孩子信任的语气
用讥讽、恨铁不成钢的话地去打击孩子,只会换来孩子的逃离和愤怒。 就算他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逃离,那就会在心理上逃离。
我发现很多父母跟孩子说话都是打击式的,没有信任孩子:
你作业写了吗?”
写了!”
真的写了吗?给我看看!”
真的写了,为什么你不相信我!”
为什么你就是不愿意相信我呢!” 有的孩子就会呐喊,反问父母。
其实我们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真的信任孩子吗?
亲子间的信任其实很重要,不要去破坏。 假如孩子对你总是撒谎,那肯定是养育的方式出了问题。
孩子从渴望父母的认同,变成了抛弃父母的认同。 也许是你一直就没有真正信任过他,真正认同他。
跟打击相比,不如给孩子一些正面的暗示。 这样会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而不是一味陷在被指责的境地之中。
给孩子以正面的影响和激励,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5
请给孩子平和的语气
这一点应该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好好说话,根本就沟通不了。
有妈妈说自己平和地说没用,孩子不听,一定要凶巴巴地说,孩子才听,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孩子根本没听我们说什么,但是他们能敏感地感觉到我们说话的语气。
你想着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絮絮叨叨地说着。 可孩子却被你的语气赶跑了,根本没心思听你继续讲下去。
所以,本来是想关心孩子,要他加一件衣服,孩子一犟,就变成了恶狠狠的语气:还不穿,冻出病活该啊!” 然后生拉硬扯地给孩子套上。
孩子其实没有错,却不经意间成了父母的出气筒。
有时带儿子去楼下运动,因为自己心情的缘故,就会让他自己先玩一会。 结果他总是爸爸爸爸地叫。
我竟然会用很不耐烦地语气跟他说话,他就一个人玩去了。 或者也会受我情绪的影响,在那里委屈地红着眼睛。
当时感觉自己的状态不对,赶紧调整,心里也会觉得很内疚,跟孩子说声对不起。
经常告诫自己对孩子要有耐心,可还是会失控。
要知道那些不好的语气用多了,真的会让你看起来像一座行走的火山,只会让孩子远离你。
虽然孩子常常会包容原谅我们,好像你怎么凶他他都爱你,但这不是你发脾气臭骂他的底气。
好好珍惜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
因为越爱你的人,越在乎你对他的态度、说话的语气,而你也是那个最能伤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