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这样陪伴孩子反而伤害他,你中招了吗?

父母的陪伴,家庭的温暖对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很重要,80、90后的父母也越来越意识到对孩子陪伴的重要性。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是怎么陪伴的呢?

身在曹营心在汉”式的陪伴

场景一 在游乐场里经常可以看见小孩子独自在玩耍,因为和其他小孩不熟悉,没有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只能和冷冰冰”没有情感的玩具玩,坐在休息区的父母时不时放下手机抬头看看孩子,确认在视野范围后继续拿起手机。

游乐场小孩子比较多,环境嘈杂。没有父母陪伴玩耍或者很难找到玩伴,孩子很难在这里找到乐趣。这样的陪伴只是方便了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不益。

场景二 爸爸坐在电脑前继续做工作,孩子在旁边自己玩玩具或者玩手机。妈妈还在忙着家务,孩子捧着绘本要听故事,妈妈却无暇顾及,孩子失落地走开。

这样的陪伴,表面上是父母孩子都在一起,实际上都是各忙各的,甚至有些父母为了方便做自己的事情,把丢给孩子手机、PAD、电视机等电子产品,反而伤害孩子的视力,同时也有可能会阻碍孩子的语言表达发育。

隔代养育式”陪伴

场景三 有些家庭父母为了工作不得不与孩子分居两地,父母在单位工作,孩子在家里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只能在周末或者休息日才能见面,短暂的父母陪伴时间很难满足孩子成长的心理需求。有一些父母会因为与孩子聚少离多感觉对孩子亏欠太多,对孩子提出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容易造成对孩子的溺爱。

再有隔代教育在大多数家庭中本来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和矛盾,首先是父母和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不同,祖辈对孙辈会很自然的偏爱”甚至溺爱”,孩子一旦养成不良习惯,将来很难改正。

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父母总是很忙,忙着不停地工作、加班、赚钱,忙到没有时间停下脚步陪伴孩子一起玩耍。有些父母认为财富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就可以了,却忽视了孩子的陪伴是再多的金钱都换不来的!

场景四 一个朋友在自己还是个孩子的年纪生了小孩,孩子断奶后交给家里老人带,年轻的小两口没有小拖油瓶”日子仍然潇洒自在,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我每次看到孩子,都感觉孩子很木讷,性格很内向不喜欢与人交谈,也没有同龄的小玩伴。

在自己还没有心理成熟的时候成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自然是不够的。虽然每天和孩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是对孩子的一言一行视而不见,也没有相应的反馈,父母的这种冷漠对孩子成长伤害特别大。

带着矛盾/情绪式”的陪伴

场景五 一对父母当着孩子的面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完全忽视了在一旁玩耍的女儿,女儿默默地走到父母面前轻轻的说了一句爸爸妈妈,我不喜欢你们这么大声地说话”。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也很注意,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但是其实小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敏感脆弱得多,他们会因为父母之间的小情绪担心父母会分开,担心成为没有爸爸妈妈的小孩。如果在幼儿园或者社会上见过没有人疼爱的小孩的样子,他们的这种焦虑会更深。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爸爸妈妈们在家庭生活中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对幼小心灵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有研究表明,父母能够多多陪伴和关注长大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能表现很好。父母再忙也要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一句简单的问候今天在学校又交了几个新朋友啊?”,读一本绘本,睡觉前几分钟用心地交流就能拉进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今天和各位的分享就到此结束啦,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育儿启发,欢迎大家在文末评论留言一起探讨育儿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