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习惯性便秘的良方
1、因为肠蠕动减少导致习惯便秘,分析为体虚中气不足二便无力,坚持长期做腹部按摩外还需要服药条理。可以试一下:黄芪20克,火麻仁10克,郁李仁10克,大黄10克,归尾10克,枳壳10克,决明子10克,红枣3-4粒水煎服。 2、麻子仁丸(张仲景《伤寒论》)加减:处方:枳实12克,大黄10克(后下),火麻仁20克,北杏仁12克,郁李仁20克,瓜蒌12克,玄参15克。水煎服。
3、中成药:(1)上清丸,每次1丸,每日2次。(2)清泻丸,每次1瓶,每日1-2次。(3)牛黄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3次。
经常闹便秘,解决方法。
您好!
您大便几天一次?大便是干的还是稀的?大便有血或有粘液吗?平时注意多喝水,每天养成排便的习惯,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中医认为便秘是经络有气瘀结,便秘形成核团硬块,硬块越大病越重,硬块越硬病史越长。这个硬块核团严重阻碍了肠的经络流注,便秘也直接阻碍了肠道的血液循环,血速减慢、血液供给减少,肠道失去推动能量蠕动缓慢,引发便秘。疏通经络,消除核团,便秘才能彻底康复。
医圣张仲景第49代传人康硬尔教授 首创经络疏通法,经络疏通法作为一项具有传统特色的医疗技术,疗效好、见效快,不口服,对肠道无刺激,对肝肾无副作用,从诊断准确率到治疗效果,即高于西医的内镜和静脉滴注,也优于中医的脉诊和口服药物。
您最好来石家庄华夏国医馆一趟,让我们康教授给您详细诊断一下,然后制定治疗方案,祝你早日康复!
便秘补什么
便秘不是补什么是吃什么! 热秘【证见】 大便干结,腹部胀满,面红身热,心烦口干或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燥,脉滑实。 【治法】 清热润肠。 【方药】 1.主方麻子仁丸(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枳实12克,大黄10克(后下),火麻仁20克,北杏仁12克,郁李仁20克,瓜蒌12克,玄参15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上清丸,每次1丸,每日2次。 (2)清泻丸,每次1瓶,每日1-2次。 (3)牛黄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处方:大黄6克,麻油20毫升。先将大黄研末,与麻油合匀,以温开水冲服。每日1剂。 气滞秘【证见】 欲便不得,胁腹胀痛,嗳气频作,便少。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 顺气行滞。 【方药】 1.主方六磨汤(王肯堂《证治准绳》)加减 处方:沉香10克,木香10克,槟榔15克,乌药12克,枳实12克,大黄10克,柴胡9克。水煎服。 若气郁化火者,可加栀子12克、牡丹皮10克。 2.中成药麻仁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气秘方(黄文东验方) 处方:大腹皮12克,青皮、陈皮各6克,生枳壳、乌药、青橘叶、玉竹各9克,生何首乌15克。水煎服。 气虚秘【证见】 大便不畅,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面色发白。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 益气润肠。 【方药】 1.主方黄芪汤(尤在泾《金匮翼》)加减 处方:黄芪20克,陈皮10克,党参18克,当归12克,火麻仁3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便秘通,每次1瓶,每日2次。 (2)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双术汤(岑鹤龄验方) 处方:白术、苍术各30克,枳壳10克,肉苁蓉20克。水煎服。 血虚秘【证见】 大便干结,面色萎黄无华,头晕,心悸。舌淡,脉细。 【治法】 养血润燥。⌒(⌒
便秘怎么办?
纤维摄入少了 平时多吃菜的根茎 虽然不那么好吃 但是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为什么现在人们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 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饮食出了问题 生活条件好了 我们吃的都是精米精面 营养素减少了
便秘是怎么回事
【解释】所谓便秘,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便秘在程度上有轻有重,在时间上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久的。由于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因此,一旦发生便秘,尤其是比较严重的,持续时间较常的便秘,这样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查找引起便秘的原因,以免延误原发病的诊治,并能及时、正确、有效地解决便秘的痛苦,切勿滥用泻药。
便秘是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的病理现象。有些正常人数天才排便一次,但无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属便秘。便秘可区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便秘由肠梗阻、肠麻痹、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等急性疾病引起;慢性便秘病因较复杂,一般可无明显症状。按发病部位分类,可分为两种:①结肠性便秘。由于结肠内、外的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机械性便秘。由于结肠蠕动功能减弱或丧失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无力性便秘。由于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便秘称之为痉挛性便秘。②直肠性便秘。由于直肠粘膜感受器敏感性减弱导致粪块在直肠堆积。见于直肠癌、肛周疾病等。习惯性便秘多见于中老年和经产妇女。
服用药物和开塞露是治疗便秘的重要手段。长期便秘得不到药物治疗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因为长期便秘会严重妨碍人体排毒。甚至会因长期便秘无法排毒而昏迷甚至死亡。常人食物进入胃肠,经过消化、吸收最终将残渣变成粪便排出体外大约需要24~48小时,两次大便间隔时间一般是1~2天。但由于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排便习惯可明显不同,有的人每日或2~3天大便1次,也有一些人一天大便2~3次,虽然排便间隔或次数不同,但只要大便不稀,不干燥硬结,排便时不费力,都属于正常状态。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使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久,粪便内所含的水分被过量吸收,粪便变得干燥坚硬,排便时伴有时间延长,难于排出,肛门坠胀、疼痛,或引起了腹胀、腹痛、多屁、食欲不振、头晕乏力等症状,正常的排便规律被打乱,排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严重者排出的大便像羊屎样,呈小球形颗粒状。如果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并伴明显排便困难,这种情况就称为便秘。
便秘多见于老年人,可分结肠便秘和直肠便秘。老年人牙齿
多不健全,喜吃低渣精细饮食,因而缺少纤维素对肠壁的刺激,
使结肠运转粪便的时间延长;加之老年人运动少,肠肌收缩力普
遍下降,均易促成结肠便秘。老年人提肛肌和肛门括约肌松弛无
力,造成粪便嵌塞在直肠窝内而成直肠便秘。
便秘也可由肛周疾病如痔、瘘、结肠癌、直疝等引起。某些
铁、铝、钙制剂也可引起便秘。
由于习惯性便秘,患者往往长期服用泻剂,这可导致肠功能
紊乱。
预防便秘应多吃蔬菜、治疗肛周疾病和酌情用通便药。
【处方】
1.老年人多便秘,应多食含纤维素高的蔬菜与水果。蔬菜
中以茭白、韭菜、菠菜、芹菜、丝瓜、藕等含纤维素多,水果中
以柿子、葡萄、杏子、鸭梨、苹果、香蕉、西红柿等含纤维素多。
2.锻练身体,如散步、慢跑、勤翻身等。如作腹部按摩可
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顺时针方向按摩,每天2~3
次,每次10~20回,甚有效果。
3.便秘可为某种疾病的症状,要及时治疗痔疮等肛周疾病,
警惕结肠癌。
4.使用泻剂的原则是交替使用各种泻药,并避免用强烈的
泻药。
5.不用或少用易引起便秘的药物,如可待因、铁剂、铝剂、
钙剂等。
(上海医科大学 杨蕊敏教授)
便秘治疗的辨证论治
热秘【证见】 大便干结,腹部胀满,面红身热,心烦口干或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燥,脉滑实。
【治法】 清热润肠。
【方药】
1.主方麻子仁丸(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枳实12克,大黄10克(后下),火麻仁20克,北杏仁12克,郁李仁20克,瓜蒌12克,玄参15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上清丸,每次1丸,每日2次。
(2)清泻丸,每次1瓶,每日1-2次。
(3)牛黄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处方:大黄6克,麻油20毫升。先将大黄研末,与麻油合匀,以温开水冲服。每日1剂。
气滞秘【证见】 欲便不得,胁腹胀痛,嗳气频作,便少。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 顺气行滞。
【方药】
1.主方六磨汤(王肯堂《证治准绳》)加减
处方:沉香10克,木香10克,槟榔15克,乌药12克,枳实12克,大黄10克,柴胡9克。水煎服。
若气郁化火者,可加栀子12克、牡丹皮10克。
2.中成药麻仁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气秘方(黄文东验方)
处方:大腹皮12克,青皮、陈皮各6克,生枳壳、乌药、青橘叶、玉竹各9克,生何首乌15克。水煎服。
气虚秘【证见】 大便不畅,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面色发白。舌淡苔薄白,脉弱
习惯性便秘用什么方法及食疗来调理
人体出现便秘,从营养学的角度是认为人体缺少叫“膳食纤维”的营养素,膳食纤维含量排到前三位的食物是:菇类、笋、木耳,另外粗根类蔬菜(比如包菜、白菜、西芹)的纤维含量也非常高。其实,除了肉类食物以外,广泛的蔬菜、水果、杂粮(玉米、红薯、糙米等)中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所以建议你在每天晚餐中多加膳食纤维多的食物,一周就会有见效。
另外,中医认为大肠过于热燥,就会便秘,所以,要多吃一些润肠的食物,比如:萝卜(生吃萝卜润肺,熟吃萝卜润肠)、香蕉等。
另外,如果吃以上食物久治不好,那就要考虑是不是身体过热(肾阴虚),如果你除了便秘以外,每天下午还会出现:面色潮红、有烘热感。另外,口燥咽干,舌红少津少苔,皮肤偏干,经常耳鸣。那就说明你是肾阴虚了,你可以买六味地黄丸吃1-3个月(各大药店和淘宝上都有卖,价格为18元/瓶左右,较好的牌子有“仲景”、“九芝堂”)。
怎么改善便秘 。。
经常便秘的人要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可以多吃些水果蔬菜如:香蕉、苹果、芹菜、避免上火多吃粗粮如:玉米、平时也可以喝些蜂蜜,要经常运动、促进肠道的蠕动。也可以用开水、冲生鸡蛋一个、加蜂蜜一勺、香油两滴,冲水空腹服用,每天早上一杯很有效的。还可以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冷开水加少许咸盐。这两种方法都很有效没有附作用。如果用药物的话尽量选用副作用小的药物比较好。可以外用‘开塞露’每次一支,也可以空腹服用‘蓖麻油’这两种药、药效都很不错。希望朋友早日摆脱便秘的困扰,呵呵!
什么蜂蜜治便秘有效
典故1、一天,送来一位唇焦口燥、高热不退、精神萎蘼的病人。老师张伯祖诊断后认为属于“热邪伤津,体虚便秘”所致,需用泻药帮助病人解出干结的大便,但病人体质极虚,用强烈的泻药病人身体受不了。张伯祖沉细半响,一时竟没了主张。
典故2、张仲景站在一旁,见老师束手无策,便开始动脑筋思考。忽然,他眉宇间闪现出一种刚毅自信的神情,他疾步上前对老师说:“学生有一法子!”他详细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张伯祖听着听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典故3、张仲景取来一勺黄橙橙的蜂蜜,放进一只铜碗,就着微火煎熬,并不断地用竹筷搅动,渐渐地把蜂蜜熬成粘稠的团块。待其稍冷,张仲景便把它损捏成一头尖的细条形状,然后将尖头朝前轻轻地塞进病人的肛门。一会儿,病人拉出一大堆腥臭的粪便,病情顿时好了一大半。由于热邪随粪便排净,病人不几天便康复了。张伯祖对这种治法大加赞赏,逢人便夸。这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药物灌肠法。
以后,张促景在总结自己治疗经验,著述《伤寒杂病论》时,将这个治法收入书中,取名叫“蜜煎导方”,用来治疗伤寒病津液亏耗过甚,大便结硬难解的病证,备受后世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