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儿心得
如何做个好爸爸好妈妈? -------程序教学法 如何做一位称职的家长,引导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顺利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怎样做才算是一个完美的家长,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好爸爸好妈妈?现在,我们来看看,怎样做好爸爸妈妈 1、对孩子不批评、不抱怨、不打骂、不责备。 这是一条基本原则。虽然还是未成年人,但是少年儿童的自我意识随着时间的增长越来越强,对孩子的打骂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而抱怨、责备、批评,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的情绪,他们容易在抱怨中觉得自己不被爱,在责备中发现自己很差劲,在批评中否定自我,丧失自信心。作为一个好家长,一定要杜绝打骂、责备、抱怨和批评出现在自己和孩子的互动中。 2、主动去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爱好。 你注意过孩子喜欢什么吗? 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无论孩子喜欢什么,都是他个人的爱好和兴趣。这种爱好和兴趣不仅使他的情绪有所寄托,使他能感到踏实和安定,而且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帮助他学习和创造的导师。因此,亲子间沟通时,尊重和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爱好便显得举足轻重。孩子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都是孩子的权利,父母应顺其天性,顺其自然,在沟通中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对孩子的兴趣进行正确的保护和培养,让兴趣成为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导师。 3、注意聆听,鼓励孩子多谈关于他自己的事。 家长关心孩子,不仅要用眼睛“看”,而且要用耳朵“听”。这个“听”,就是要鼓励孩子多谈谈自己的事情。比如,孩子在学校里的交友问题,你可以通过老师进行了解,同时也要注意听听孩子自己是怎么说的。这样直接沟通的方式,不同于家长单方面的说教和灌输,而是由孩子引导,在这种直接的沟通中,你可以了解到只用“看”了解不到的情况,从而针对不同情形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4、尊重孩子的发言权,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知道这样的一条原则:尊重他人发言权。但在亲子交流中,家长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很多家长习惯以自己的意识领导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发表言论的时候,或者驳斥说“不懂就不要乱说”,或者毫不在乎地敷衍。这样做会减低孩子的存在感,让孩子产生“我的观点一点也不重要”、“我不值得尊重”的想法。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会下意识的忽略自己,轻视自己。 5、不随意给孩子物质奖励。 奖励及游戏,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部分,及时地激励和奖励,将让孩子更有学习的动力。但是,如果奖励泛滥,则会让孩子产生“为奖而学”的情绪,反而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使用奖励的方式来让孩子好好学习,必须在科学的指导下,有节制、有计划地进行,才能真正的促进孩子成绩上升。 6、尊重孩子的娱乐权和他们的隐私。 当一个“好爸爸好妈妈”,也要学会尊重孩子的娱乐权。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玩能给他们带来乐趣,带来友情,带来健壮的体格。只有尊重了孩子的娱乐权,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完整的童年,一个健康、完整的学生生活。 写日记和父母吐露心事及在父母面前保留隐私,都是一种自省方式,都是一种自我人格的觉醒。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孩子就会不再重视这些自省方式,就会大大削弱自省的欲望和能力,妨碍孩子健康成长,削弱孩子与家人的亲密感。
二年级育儿心得怎么写
告诉儿子关于清明节的来历和意义等知识,并结合有关网上资料,辅导儿子写关于清明节的一段话。我生气的吵他,教育他要爱护好书本,爱整洁。儿子不但不听,尽然生气的哭起来,发脾气的推着书桌,整理好皱皱的书本,他马马虎虎收拾了书桌。儿子很不高兴,嘴里叽叽咕咕的说着不满的话。我让他收拾好乱糟糟的书桌,我们上网,查找有关“清明节”的资料,总是一有点时间就凑在电脑前想打游戏。我担心上瘾后不好控制,于是,还挺烦燥的样子。做完作业已是11点了。儿子还想在电脑上打游戏,我没有允许。认识儿子上午看电脑已经用眼过多,再加上,发现儿子近段时间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就不再情愿整理书本,我反对,起床已是上午9点多了。问儿子作业做完没有,他说还有听写词语和关于清明节的写话。于是 今天早晨终于睡了一个懒觉
育儿心得怎么写
教育孩子的心得还是要自己用心去写,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的的个性
2、孩子的喜好
3、教育孩子的方法
4、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5、最后的效果
怎么写育儿心得
我个人觉得主要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刚开始家庭作业要陪着完成,不然孩子会很容易分心,磨蹭。慢慢的就让孩子自己完成,给他时间规定,不要让孩子依赖。很多作业可以在游戏中让孩子了解完成。每天一定要和孩子交流,对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说反话。比较平等的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自己选择我帮他参考,对于孩子自己的选择一定要他负责。比如:让他选择吃什么,选好了即使他不喜欢也必须吃完。这样下次他在做选择之前自己会考虑清楚再决定而不会随意浪费。总而言之,这时候孩子的一些性格已经形成,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和细心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武断的包办或一味的溺爱。
育儿心得八百字左右
贺今年4岁了。这几年也积累了一些育儿心得,以下我就从五方面谈谈自己几年来的育儿心得:
一、先倾听再出主意
孩子会经历很多“危急时刻”,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忧无虑。不仅要帮孩子走过这段时刻,而且帮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气、失望、尴尬、伤心这些情绪,对于父母来说是很关键的。先是应该多倾听孩子,确定她的感受,然后再充当军师,这样孩子会学会在困境中和他人沟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会跟孩子说一次“我爱你”,每天都会给孩子一个拥抱
我跟好好爸爸约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说一次“我爱你”,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行,有时候是她刚睡醒,有时候是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有时候是去接她放学的路上。这时候,孩子也会笑眯眯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说“我也爱你”。我们总认为爱是应该用行动来表示的,但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怎样去表达,我们还是应该要常常虚实结合一下。
三、善用表扬和鼓励
由于好好吃饭有包饭的习惯,而且吃一口饭要非常久的时间,以至于吃顿饭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我每次喂饭都催她要吃快点,不能慢吞吞的,再后来我就只有夸奖她了,她吃进一口我就表扬一下。可是到现在已经夸成了习惯,她也不以为然,无所谓了。所以,家长一定不要滥用表扬,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该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类)都拿来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会把它当做谋取利益的交换条件,或是要挟家长的资本。
好好的胆子不够大,很多时候很多事都不敢尝试。在家的时候什么事都依赖我们给她做,这样什么事都指望我们怎么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时候试着鼓励她,她平时在家也喜欢画图画剪纸,可她拿着笔又不知怎么画,于是就老叫“妈妈你给我画”,我就把笔拿在她手上,鼓励她说“你一定会画得比妈妈好”就听了这句话,她会很快的画好。现在她已经会拿着笔没事就画,画圆呀,三角形,还会一一把画的图案剪出来。
四、避免批评和指责
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特别是当已经有人对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评的时候,再在旁边横加指责,我认为是非常错误的,那样会很伤孩子的自尊,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时候,就应该心平气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她自己对故事中的行为进行评判,然后将故事中的行为与他的行为进行对比,让她知道自己的过错,最后表扬一番她的长处,告诉她这件事虽然做错了,但是没关系,只要能改正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棒,是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孩子。那样不仅使她找回自信,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一定会改正的。
五、让孩子帮忙做事
平时在家我总是让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杂事,有时在我洗东西时,就会让她帮我端只小凳子。这些事可能在我们家长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只要我们多留心这种小事,就会让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初浅的育儿心得,相信各位家长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儿方法。当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时还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求,育儿心经。
我们就来看一位职场妈妈的育儿心得吧!找了好久才找到的。一、好爸爸,好妈妈爸妈都对孩子关心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孩子既需要母亲的温柔,更需要父亲的力量。让孩儿爸帮忙缓解孩儿妈工作和带孩子的辛苦。更重要的是父母一起育儿能够让宝宝更聪明,心智发展的更健康更完整。二、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自己作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我们家长会尊重孩子的选择。记得女儿幼儿园中班开始学书法,学了3年并获得全国小学组金奖。让我们家长好高兴,但她提出不再学书法了,而且要学二胡。当 时书法老师为她惋惜,我们为此也很纠结,放弃就意味着以前的努力都白费了。虽然觉得很可惜,但孩子没兴趣学,大家都累。于是,我们尊重了她的选择。同时也教育她做自己喜欢的事,都要有始有终。 三、身教甚于言传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孩子就好比是一张白纸,家长就像是一面镜子,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才是教育孩子之根本。为此我们平时在孩子面前就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与孩子交流也多用“请”“谢谢”“对不起”等语言,时时引导孩子要懂礼貌,尊敬师长,要有爱心。我们每月会领孩子一起去敬老院探望老人,让孩子为老人们唱唱歌捶捶背,讲讲故事。平时我们也会让孩子做点力能所及的事,如:每天的倒垃圾,双休日洗碗等等。这些想必比更容易些。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四、享受过程,看淡结果家长很奇怪,对别人家的孩子总是很宽容很和善,但是自己的孩子做了什么错事就接受不了。这是因为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太高。总是在内心给孩子确立一个隐形定位,比如孩子的成绩一定要在班级名列前茅,生活中一定要懂事,不懒惰不贪玩,当孩子的实际表现和家长内心的标准发生偏差时,家长们常常感到十分失望。其实,我们不能要求那么多,孩子还小,不可能那么完美。降低期望值,孩子的健康平安快乐成长更重要些。五、工作时候工作,休息时候休息回到家要学会关门,把工作的事情关到门外,不让工作的疲惫影响到孩子和家庭生活,适时的放松才能更好的工作,这也更是对家人的尊重和关爱。 适当给自己放个假。抽空也给自己放个假,约闺蜜吃个饭,逛个街,做个按摩,劳累之余给自己疲惫的心充充电,心情得到放松,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六、母爱如漫天花雨,温暖无处不在。每天临出门和刚进家都亲吻拥抱孩子,开心的呼唤宝宝,陪孩子一起游戏,临睡前和孩子谈谈心。虽然檬宝还小,檬妈还是每天临睡前和她聊聊天,告诉她妈妈一天没在家没有陪宝宝去干嘛了。诸如此类的交流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关注,不会因为妈妈没有陪自己感到失落。
育儿心得怎么写:我的育儿心得
幼儿园老师说,要写育儿心得。说起育儿心得,还真总结不出个一二。芊芊是我经历了五年三次保胎后流产,最后一次保胎躺床上四个月才保来的小福宝,所以从出生开始,我可能比其他的妈妈对宝宝投入了更多的溺爱。每天下班回家,我都会要求能和芊芊拥抱一下,静静的抱着,我对她的母爱在泛滥,她对我的感情在增加。芊芊经常在抱好后会“吧唧”一声给我一个吻,那时感觉自己真是最幸福的妈妈。 我对芊芊的要求并不高,健康、快乐就行。所以报名参加的那些早教课、培训课都是以玩为主的内容,如创意手工、烹饪、画画等。这方面我和他爸也产生过一定的矛盾,因为他爸觉得应该多学点围棋、国际象棋等,可以培养分析及综合判断的能力、思维能力,芊芊却没有多少耐心去学,所以我并不强求。 所幸的是,芊芊很喜欢看书。绘本、童话,小知识书,从8 个多月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开始,就喜欢一个人翻着书看了。我很开心,和她那擅长理科的老爸说,“不能培养成理科高手,培养成文科高手也不错啊”。于是我经常买书,有时间就亲子阅读,其乐无穷啊。阅读能培养她的想象能力、语言能力,这些好处从小就在她身上反映了出来,比一般小孩子说话早,会用些意想不到的词语,想象力丰富,让她讲故事能脱口而出一个自编故事,绝对有条有理有情节。当然好像阅读也产生了点副作用。比如吵架、辩解之类的,反应灵敏,反驳有力,有时连她奶奶都辩不过她。这些就忽略不计拉。 千呼万唤,上天终于送给我一个可爱的小天使,带来了无数的欢声笑语,我又何必去要求她成为一个小天才呢?我心足矣!所以我的小芊芊,妈妈不希望你样样都很棒,只愿你每天都很开心!
关于二胎的800作文
自从国家下达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以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有必要放开二胎政策。有人说现在养孩子那么难,生孩子的主力80后大军养一个孩子就够了,更别说再生二胎了。二胎政策放开,生与不生,在于父母意愿,但单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生二胎,确实更加利于孩子成长。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代独生子女的80、90后,他们的成长历程是怎么样的?十几年前,社会对于80后孩子的评价是小皇帝、小公主,因为他们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都是独享父母之爱。在国家下达独生子女政策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这个原本每家每户至少两个孩子甚至孩子多到满屋子乱跑的国家,突然每家每户只有一个孩子了。他们被关在单元楼房的小隔间里自己玩,没有朋友、没有邻居爱热闹的小伙伴,更没有跟自己抢玩具、跟自己争宠的兄弟姐妹。这一代孩子他们从未尝过有兄弟姐妹的乐趣。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以来,不少80/90后曾集体发出呐喊:“国家欠我一个哥哥/妹妹!”遗憾中带着感叹。
80、90后独生子女这一代,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孤单,他们的成长环境非常的单一。包括亲情关系的单一:这群在十几年前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的人,他们的生活中只有父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这些直系亲属,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因此他们的感情思维变得很单一,只有跟父辈、祖辈交流的经验而没有同辈兄弟姐妹的交流经验。而有人说,没有兄弟姐妹还有同龄的同学朋友啊。然而同龄的同学朋友永远无法代替兄弟姐妹的冲击性。在一个家庭中,兄弟姐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不同,父母没有办法给予完全等量的爱,兄弟姐们之间永远存在复杂的亲情关系与竞争关系。拥有一个兄弟姐妹,除了不再孤单,也拥有了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
思维模式的单一:这一代的独生子女,他们的思维模式很简单,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很简单,他们只有父母,只有同学朋友,少了和他争宠以及共同成长的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冲突,有的只是无私的完全的爱;没有父母偏爱某个兄弟姐妹或者为了争宠而竞争,有的只是和谐。而兄弟姐妹的存在,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思维模式不再单一,在与兄弟姐妹相爱相杀的过程中,不再简单的认为生活中所有的爱都是理所应当。他们学会用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爱,还有互相帮助。抗压能力也会增强,责任感也会油然而生。
兄弟姐妹是什么?是一个和你一起成长、一起进步的人;是一个可以为了抢一瓶可乐跟你打架的人;也是一个可以在你受欺负的时候挺身而出的人。兄弟姐妹也是除了父母之外跟我们最亲的人,没有兄弟姐妹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少了很多乐趣和多彩。所以单纯为了让孩子有更加多元的成长环境,放开二胎的政策,对于孩子绝对有益。
越多元的成长环境,让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越丰富,也越能理解人们不同的情感表达。二胎政策的放开,让孩子拥有更加多元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