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对孩子说出合理的期望,表达适度,将期望转为现实 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

本文由柚子聊孩子成长原创首发,禁止转载

大家好,我是柚子。今天我们来说说现如今孩子压力大,很容易形成厌学的心理,那父母又该如何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认为,如果成人对孩子的能力充满信心,孩子的智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如果成人对孩子不予关注,也没有期望,孩子就会感到自己被忽视、没有价值,就会像一棵无人修剪的小树一样难以成长为栋梁之材,甚至会枯萎。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合理期望是重要的,而且要适时地以正确的方式对孩子说出自己的期望。

生活中常见的沟通方式生活中,每天我们都要和孩子说很多话。有时听到我们的话,孩子会默不作声;有时听到我的话,孩子会大吵大闹…孩子出现这些不同的反应,般都和我们说话的方式和态度有密切的关系。那么,生活中我们一般会怎样和孩子沟通呢?

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

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

情景1:看电视,别离电视机那么近!”不要边听音乐边看书,把音乐关掉!快把玩具收拾好,屋子太乱了。”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情时,我们常常这样和孩子说。

情景2:真乖!帮妈妈收拾房间了!”这次考得不错,还要继续努力!”如果下次还能考满分,爸爸有奖励哦!”孩子达到了我们的要求,或者我们想让孩子表现得更好时,我们通常这样表扬孩子。

情景3:你怎么这么笨啊,什么都做不好!”就不能认真一点儿吗?丢三落四的,什么都得提醒,要不,准出错。”你别再给我添乱了,行不行?”我们对孩子的行为、表现不满意,或者孩子的努力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时,我们就用批评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情景4:要注意听讲,好好学习,再用功一点儿,这样才能考上大学,才能有好的发展。记住了吗?”在学校要妤好表现,你要是表现不好,老师不但批评你,还要给家长打电话。我去学校会很没有面子,等我回到家就会批评你。明白了吗?所以,你还是好好表现为好。”当我们想让孩子明白道理、少犯错误时,就会给孩子讲很多我们自认为有用的大道理。

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

从以上4种情景中,不难看出我国家庭目前常见的4种亲子沟通方式它们分别是:

沟通方式1-—要求与命令

沟通方式2—表扬结果

沟通方式3—批评

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

沟通方式4—讲大道

理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我们平时确实是在用这4种方式和孩子沟通。沟通方式不对,就会有很多弊端。

要求和命令的沟通方式

当我们对孩子抱有某种希望,或者对孩子提出某种要求时,往往不是用商量的态度和语气,而是用生硬的态度和强硬的语气来命令孩子。其实,孩子的内心是反感命令的。和命令比起来,孩子更容易接受商量”。因为命令会给孩子带来一种父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商量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尊重自己并且理解自己的意愿或想法的,也就愿意并能够接受父母提出的要求和意见了。

表扬结果的沟通方式

很多时候,只有当孩子的学习成绩或某些行为令我们满意或达到我们的要求时,我们才会表扬孩子。一般情况下,很多家长都会吝啬于表扬孩子。这样,当孩子听到父母的表扬后,难免会在心里产生父母只关心成绩和结果,一点儿都不关心我”的复杂情绪。批评的沟通方式当孩子的某些行为、表现或学习成绩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时,我们就会严厉地批评孩子,而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情绪和感受,也从不站在孩子的立场或角度考虑问题。这时,孩子就会想爸爸妈妈根本不爱我,他们爱的只是听话和考试成绩好的时候的我”。父母的批评是会伤害孩子的心灵和感情的。

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

讲大道理的沟通方式

当我们希望孩子能够表现得更好时,总是苦口婆心地抓紧一切时间给孩子讲方方面面的大道理,就算明知道孩子听不进去,仍然固执地认为多说”总比不说”强,却从来不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孩子听得多了,听得烦了,是会将耳朵关闭”上的。而孩子是否关闭”了耳朵,是否将我们语重心长的话语听了进去,我们是无从考证的。细心的父母会从孩子的表情、情绪等各种小细节深入了解孩子。

最好的沟通=表达你的期望=孩子的快乐+进步

以上介绍的命令、表扬结果、批评和讲大道理的4种沟通方式,都存在很多弊端,原因就在于父母单方面的想法和意图,没有考虑孩子的心理和情绪,也没有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一点出发。那么,既然这4种沟通方式都不是教育和引导孩子的好方法,也不是和孩子沟通的好办法,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呢?又要怎样做,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良好效果呢?答案就是—说出我们对孩子的期望!用表扬的方式表达出我们的期望,会让孩子意识到取得的成绩只是暂时性的,避免产生骄傲的心理。孩子会继续努力,不断进取。但是,我们所表达的期望一定要是合理的,否则不但见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伤害孩子,打击孩子努力取得进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用期望的方式表扬孩子更有效

李女土的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有人向她请教教子秘诀,可李女士并没有讲什么方法,只是道出了自己养育儿子的辛酸和苦心。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您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儿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我呢,因为全班只有我的宝宝进步了。”那天晩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的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检查下听完老师的话,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老师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就会超过你的同桌。”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原本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彩,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时,儿子去得比平时都要早。儿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可能有点儿困难。”路上,她拍拍儿子的肩膀,脸上洋溢着难以名状的甜蜜,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老师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儿子高中毕业了。

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欣赏我…”这时候,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积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其落在手中的信封上…

亲子沟通妙招

在对孩子提出期望时,你是如何表达的呢?说出你的期望,也就是孩子在经过努力之后所要达到的目标。表达出这一点、说出这些,就可以了。然而,很多家长对孩子所说的话远远不只是期望,比如下次一定要有进步啊,否则,小心我打你!”——孩子除了努力,还要担心挨父母的打;怎么也得有一个特长啊,否则,别人表演时,你多丢人啊!”—虽然父母在鼓励孩子发展特长,但是总是不忘拿孩子与他人比较。

以上就是生活常见的父母对孩子表达期望的话语,已经远远超越了父母真实的期望,让孩子背负了过多的心理包袱,对孩子的成长并无好处。所以,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是每位家长都应该掌握的技巧。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转发,点赞,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