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父母一句"他只是个孩子",害死了多少孩子

文/瓜熟蒂落

每逢过年回家的时候,房间里的布娃娃饰品什么的总会不翼而飞。倒不是是什么恐怖灵异事件,而都是亲戚家的小孩乱串入房间,到要离开的时候就顺手拿走。

有一次恰逢我在家,有个小女孩正要带走我房间里的一个饰品,她的妈妈望向我,期待着我点头允许的答案。

不料我一句"阿姨,她不懂事连你也不懂事吗?"

话一刚落,阿姨整个脸色都变了,跟我妈抱怨这么个大人还跟个小孩子计较。

"她就是个孩子嘛,就不能给她,真小气"

说完扔下那个饰品就甩了下门离开了。

从那以后,阿姨就再也没来过我家。

我想,可能是那个小女孩更愿意去别人的家里,拿走其他姐姐心爱的东西吧,毕竟有她妈妈"她只是个孩子"的免死金牌。

1.幼小的年龄并不代表行为上的纵容

说他是个孩子,是说他表现出来的天真活泼可爱。

说他是个孩子,是说他对很多事情,在大是大非上还不理解,需要我们父母去慢慢引导他。

而绝对不是说他是个孩子,就可以纵容他的所作所为。

戚薇在拜托了冰箱里教育孩子的方式值得我们每一对父母学习。

把孩子当成大人沟通。当女儿Lucky很喜欢戚薇穿的漂亮裙子,不肯让妈妈穿上的时候,戚薇不会因为她仅仅是个孩子,就迁就她脱下来给她。

反而是非常明确地告诉孩子这个裙子就是妈妈的,不是你的,你想要美可以,但妈妈同样也需要美美哒。

没有理由因为孩子年龄小,就有道理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谁也不应该惯孩子的臭毛病。父母更是。

反而会把这个当成一个奖励,告诉女儿如果今后在哪个方面做得突出了,会送一个同款小裙子给她。

这样的方式,才会让孩子成长,让孩子明白,任何东西不是他一哭一闹,就可以得到的。而是得通过自己的表现自己的努力去获得。

记得之前看到过一则新闻,在一家超市里,收银员在结账的时候,一名熊孩子一直顽皮的敲打收银员的键盘。

收银员担心孩子的乱敲乱打会导致她录入系统的错误影响结算的金额有误,就把孩子的小手拨开,谁知却遭到小孩父母的一顿暴打。

孩子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小孩仅仅是个孩子,乱敲乱打就是小孩子的天性,收银员的态度那么不好,活该被打。还扬言以后见收银员一次就揍一次。

我想,父母的行为无疑给孩子传达一种信号,还是个孩子,任何行为都可免责免罚,日后更加我行我素”。

看到过一句话,觉得说得很对,天底下哪里有熊孩子,只不过是有对应的熊家长罢了。再好的名校,也比不上会教育的父母。

2.孩子”的标签不可以滥用

有没有同样的感受?

有时候只要我们教训一下小孩子,这个时候七大姑八大姨亲朋好友往往都会站队反过来教训我们。

在他们眼中,小孩子是那个应该被原谅的人。

而我们,就是那个最应该被教训的人。

谁叫我们老是揪着小孩子的错误不放呢?就不能让让他?人家毕竟是个孩子嘛。

让让孩子本是合情合理,可是一旦滥用于处理原则性的事情,孩子永远意识不到需要改正的地方,而错误只会跟孩子形影不离。

上周跟闺蜜一起去逛超市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孩把销售员给他的试喝饮料的纸杯扔到地上,爸爸妈妈很严厉地让他把地上的纸杯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

小孩子哭着说,这里附近没有垃圾桶,要出商场外才有,我不想把垃圾带在手上,我就要扔在这里。

我原本以为小孩的父母会帮他捡起那个纸杯,然后再教训几句就完事。

毕竟在父母眼中,还是个小孩子嘛,对于有些事情还分不清,没有理由去苛求他太多。

谁想到,父母更加严厉地说,没有垃圾桶就拿在手上,我们待会儿出去找到垃圾桶再扔。这是你自己制造的垃圾,你要对自己负责。我们在这里等你捡起来再回家。

当时心底里就想,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能不优秀呢?

不会因为孩子虽小,就忽略掉孩子犯下的可大可小的错误。

其实在可大可小的错误里,都隐藏着孩子的未来。

只有依靠家长不断提醒,不断教育孩子去发现它纠正它,这样孩子的未来才是可控的,不然隔三差五就制造一些麻烦出来,买单的还是我们家长。

3.别再轻易说出他只是个孩子”要去做的是教育孩子

第一、让孩子明白对与错存在边界

美国珍妮·艾里姆曾说过一句话,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作为孩子人生的领路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教育孩子大致分清正确与错误的边界。

几年前报道过一则新闻,一个13岁的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三更半夜偷开飞机玩,结果家长最后赔偿了几千元。

看似几千元没什么,也没有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但可怕的是,近些年来,这类新闻频繁爆出。而往往小孩子的行为实质上折射的就是家长的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分清对与错的边界。让孩子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先思考下它会落入到哪个范畴。

第二、孩子明确边界后,父母给予不同的对待

从小到大人人皆知的道理,往往是那个又乖巧学习又好的模范生得到的小红花是最多的。

同样的道理,在孩子做对的时候,给予孩子不错的奖励会激励孩子越做越好,让孩子明白只有对的事情才能跟美好的东西相牵连,而做错了只能承受惩罚。

久而久之,孩子会更加愿意选择行走在对的道路上,因为那里有好吃的冰淇淋、爸妈的称赞、心仪已久的玩具等着他。

但也不得不承认,在每个孩子的成长道路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没关系,奖励的脚印后有惩罚的烙印,惩罚的脚印后有奖励的身影,这样孩子的一路才是精彩的。拾捡美好的同时,孩子更加有信心。接受惩罚的同时,孩子获得了进步。

第三、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固定期限的总结

孩子的大脑还在慢慢发育过程中,记性做不到像我们大人一样好。

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把自己成长过程做得对做得错的有意义的事情记下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固定某个时间与孩子一起对孩子的过往行为进行总结。

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和孩子的感情,也能让孩子不断复习”错题,熟记于心,赢取人生的高分。

相信孩子经历过每一次的总结后,会有更多地思考,对自己的行为会更加规范。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在一旁为自己的孩子骄傲就好。

4.

孩子小的时候,一句"他只是个孩子"确实可以轻轻松松掩盖掉孩子犯下的错误。

但当孩子长大犯大错的时候,就只能一句"只怪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没有好好教育他"来表达内心千万种后悔。

何必呢?

世上没有后悔药。在教育孩子上,更加没有,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

倒不如现在好好教育孩子。别把孩子当孩子。他也是个懂事的孩子,你一教他,他就会明白的。

而你永远只会说"他只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真的只会知道自己是个孩子!

作者简介:吕多米,98斤少女,一颗长生不老的心,个人微信:57609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