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的作用与功效
石榴皮中含有多种生物碱,抑菌试验证实,石榴的醇浸出物及果皮水煎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志贺氏痢疾杆菌作用最强,石榴皮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各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石榴皮煎剂还能抑制流感病毒. 口疮】 ① 石榴皮,煅炭研末,搽口内,每日两次。亦可加青黛少许。 ② 石榴果肉连籽捣烂,用开水浸泡,待凉后取水含漱,1日数次,可治口舌生疮和口腔溃疡。 【腹泻】 ① 石榴皮15克,水煎后加红糖或白糖饮服,每日服2次,餐前服用。 ② 石榴皮15克,肉豆蔻(去油)10克,水煎服。 ③ 鲜石榴皮30克,捣烂如泥,敷于肚脐,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3次可愈。此方也适治小儿腹泻。④鲜石榴1个,连皮捣碎,加少量食盐,水煎服,可治久泻久痢。 【痔疮】连皮石榴煅炭,研成细末,加适量白砂糖拌匀,每次用开水送服5-7克,每日2次。 【便血】 ① 石榴皮适量,炒干研末,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开水送服。 ② 石榴煅炭存性,研细末,加红糖适量调匀,每次服9克,开水冲服,每日服3次。 【脱肛】 ① 石榴皮30克,明矾15克,煎水洗患处。 ② 石榴皮、陈壁土,加白矾少许,浓煎熏洗,再加五倍子炒研敷托上之。 ③ 石榴皮15克,水煎汤,先熏后洗。 【鼻出血】 ① 石榴花或石榴嫩叶,搓成小团塞入鼻孔,每日多次。 ② 石榴皮30克,水煎服。 【烧烫伤】 ① 红石榴花,研细末,调香油搽伤处。 ② 石榴皮适量研末,调麻油擦患处。 【中耳炎】 ① 石榴花放瓦上焙干研末,加冰片少许,吹入耳中。此方可治中耳炎脓水不干。 ② 石榴皮15克,焙干,加冰片1克共研末备用。治疗时先用双氧水清洗耳内脓液,用消毒棉签拭干后,取药粉吹入耳内,每日1次或隔日1次。 【牛皮癣】 ① 鲜石榴皮,蘸明矾末擦患处,1日3次。 ② 石榴皮(炒炭研细末)1份,加芝麻油3份,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2次,连续多次有效。 【妇女带下】石榴皮烧存性,研细末,空腹每次服3-6克,糖水送服。 【阴道生疮】鲜石榴皮60克,忍冬藤15克,川连3克,煎汤坐浴,每日早、晚各1次。 【子宫脱垂】石榴皮30克,五倍子、白矾各6克,煎汤外洗。 【外伤出血】 ① 石榴花、白芨各等份,晒干或烘干,研细末调匀,外敷伤处,用纱布包扎压紧。 ② 石榴皮500克,乌药、五倍子各125克。先煎石榴皮、五倍子,煎20分钟后,再加乌药煎10分钟,除去药渣,用棉花将药汁吸干,晒干备用。用时敷伤口,外加包扎。注意伤处不要着冷水。 ③ 石榴花,晒干研末,撒于伤处。 ④ 石榴皮20克,桂圆核10克,加冰片0.3克和匀,敷患处。 【消化不良】 ① 酸石榴1个,果肉及籽嚼烂咽下。 ② 鲜石榴皮15克,捣烂敷于肚脐神阙穴,12小时除去,隔两小时再敷。此方适用于单纯性小儿消化不良,也可作为腹泻、腹胀、食欲不佳的辅助治疗。 ③ 石榴皮3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3-5剂。小儿酌减。 ④ 石榴皮、茄子根各30克,共焙黄研末,每次3克,开水冲服,早、晚各服1次。小儿酌减。③、④方也适治腹泻。 【神经性皮炎】 ① 鲜石榴皮蘸明矾粉,搓揉患处,1日3-5次。 ② 石榴皮(炒炭,研为细末)1份,麻油3份,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2次。 【驱蛔虫、绦虫】石榴皮、槟榔各等份,研细末,每次服10克,(小儿酌减),每日服2次,连服两天。
石榴皮的功效
石榴皮有明显的抑菌和收敛功能,能使肠黏膜收敛,使肠黏腊的分泌物减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疗腹泻、痢疾等症,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另外,石榴的果皮中含有碱性物质,有驱虫功效。话说最近是石榴的上市旺季,我有看到村村通商城在卖云南蒙自甜石榴,图片看起来很好吃很诱惑,已经下单了~
石榴皮的功效?
概述: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 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果皮,晒干。
别名:石榴壳,酸石榴皮,安石榴酸实壳,酸榴皮,西榴皮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酸、涩,温。归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白带,虫积腹痛。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临床应用:
1、治疔肿恶毒(《肘后方》):以针刺畔,榴皮着疮上,以面围四畔炙之,以痛为度仍用榴束敷上,急裹,经宿,连根自出也。
2、治汤火烫伤 (《贵州草药》):石榴果皮适量,研末,麻油调搽患处。
3、治牛皮癣 (《山东中草药手册》):石榴皮蘸极细的明矾粉搓患处,初搓时微痛。
4、治绦虫、蛔虫症(《山东中草药手册》):石榴皮、槟榔各等份,研细末,每次服6(小儿酌减)每日二次,连服二天。
5、治脱肛(《医钞类编》):石榴皮、陈壁土、加白矾少许,浓煎熏洗,再加五倍子炒研敷托上之。
石榴皮的功效 石榴皮有哪些作用
保护创口免受刺激
石榴皮含有多种被称为糅质的多元酚类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能够沉淀创口表面的蛋白质,从而防止创口的感染与刺激,对于创面的愈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治感冒防病毒
石榴的果皮水煎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志贺氏痢疾杆菌作用最强,石榴皮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各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石榴皮煎剂还能抑制流感病毒。
驱虫作用
新鲜石榴皮及石榴皮煎剂均含有大量鞣质,能使生物碱变成难溶而难吸收的化合物,从而可以充分的对肠寄生虫发挥作用,使其肌肉陷于持续收缩状态,故有驱虫效果。
石榴皮的药用
【临床应用】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石榴皮制成50%或60%煎剂,每次10~20毫升,日服3~4次,7~10天为一疗程;对慢性菌痢可以连服2周、停药1周再服2周为一疗程。治疗急性菌痢50例,经一疗程后近期治愈49例,进步1例。服药后平均退热时间1.3天,腹痛,里急后重消失时间为4.8天左右,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在4.6天上下,粪便镜检恢复正常为5.3天。治疗慢性菌痢4例,停药后2周经乙状结肠镜检查,病变均消失,粪便培养3次以上均为阴性。
②治疗阿米巴痢疾 :60%石榴皮煎液每服20毫升,每日3次,饭后服,连服6日为一疗程。如无效可再服一个疗程。40例患者一疗程后随访半年,均无任何症状,其中36例连续粪检3次均为阴性。服药期间偶有恶心、耳鸣,能自行消失。
③治疗多种感染性炎症 :取石榴皮制成100%煎液,烘干研粉装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1~2粒。治疗肠炎、胆道感染、急慢性气管炎、肺部感染、慢性阑尾炎、淋巴结炎、多发性疖肿、外伤感染等共415例,痊愈305例,基本痊愈57例,好转36例,无效17例。
此外,用石榴皮炒焦研粉,撒布耳内,对化脓性中耳炎有一定疗效。
〖使用禁忌〗 1.常规用量 石榴皮常规用量用服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眩晕、耳鸣、小腿痉亦。长期服用会造成肝小叶中心坏死、脂肪肝、肝硬化。临床使用注意服用后的反应。如有上述症状应停药,重者须对症治疗。本品不宜久服。 2.用量过大 除上述症状外剂量过大还会出现瞳孔散大、剧烈头痛、衰竭、惊厥、呼吸麻痹而死亡。 3.药不对证 本品不宜用于邪热盛、感染明显的大便泄泻、腹痛、痢疾脓血便以及大便秘结者。 因常规用量使用也会出现中毒反应,故临床上尽量不首选该药。
〖药理知识〗 石榴皮碱对绦虫有杀灭作用。石榴的果皮粉可减少动物受孕率。根皮水浸泡液可促进血液凝固。石榴皮还有抗菌、抗流感病毒作用。
石榴皮有何作用
石榴皮的药用价值:
1.广谱抗菌:石榴皮中含有多种生物碱,抑菌试验证实,石榴的醇浸出物及果皮水煎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志贺氏痢疾杆菌作用最强,石榴皮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各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石榴皮煎剂还能抑制流感病毒;
2.收敛,涩肠:石榴味酸,含有生物碱、熊果酸等,有明显的收敛作用,能够涩肠止血,加之其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所以是治疗痢疾、泄泻、便血及遗精、脱肛等病症的良品;
3.驱虫杀虫:石榴皮以及石榴树根皮均含有石榴皮碱,对人体的寄生虫有麻醉作用,是驱虫杀虫的要药,尤其对绦虫的杀灭作用更强,可用于治疗虫积腹痛、疥癣等;
4.止血,明目:石榴花性味酸涩而平,若晒干研末,则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亦能止赤白带下。石榴花泡水洗眼,尚有明目效能。
石榴皮都有什么作用
石榴皮中含有多种生物碱,抑菌试验证实,石榴的醇浸出物及果皮水煎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志贺氏痢疾杆菌作用最强,石榴皮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各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石榴皮煎剂还能抑制流感病毒;
石榴皮以及石榴树根皮均含有石榴皮碱,对人体的寄生虫有麻醉作用,是驱虫杀虫的要药,尤其对绦虫的杀灭作用更强,可用于治疗虫积腹痛、疥癣等;明显的抑菌和收敛功能,能使肠黏膜收敛,使肠黏腊的分泌物减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疗腹泻、痢疾等症,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至于荚膜好象没什么药用价值。
石榴皮有什么功效?
石榴皮为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石榴的果皮。味酸、涩,性温,归胃、大肠经。有涩肠止泻、杀虫等功效,可治疗如下病症:
黄水疮:石榴皮10克,黄柏、枯矾各5克,将上药焙干研细末,混匀。以香油调成糊状,均匀涂于患处,每天一次。
消化不良:鲜石榴皮50克,鲜山药30克,鸡内金10克,捣烂为泥状,敷于神阙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
腹泻:石榴皮30克,赤石脂20克,肉豆蔻10克,麻黄10克,研末混匀。以醋调成糊状,敷于肚脐,胶布固定,每日一次。
口舌生疮:石榴皮煅炭研末,冰片适量混匀,香油调涂患处,每日两次。
蛔虫:石榴皮25克,苦楝皮10克,水煎后,加红糖饮服。每日一剂,每日服两次,餐前服用。
痔疮:石榴皮、槐角煅炭,研成细末混匀,水泛为丸。每次用开水送服6克,每日两次。
便血:石榴、地榆煅炭存性,研细末,加三七粉适量调匀。每次服9克,开水冲服,每日服3次。
脱肛:石榴皮30克,五倍子20克,升麻12克,明矾15克,水煎,熏洗患处。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钟。
烧烫伤:石榴皮、藕节炭研细末,混匀。以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2~3次。
中耳炎:石榴皮焙干研末,加冰片少许。用双氧水清洗耳内脓液,用消毒棉签拭干后,将少许药粉吹入耳中,每日一次。
牛皮癣:石榴皮、斑蝥、明矾研末混匀,以香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两次。
子宫脱垂:石榴皮30克,黄芪30克,五倍子、白矾各6克,煎汤外洗。每次30分钟,早、晚各一次。
扭伤:石榴皮、大黄、红花、川芎、白及各等份,研细末调匀,外敷患处,每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