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燕子的儿子牛牛,今年10岁了,是年级里出了名的捣蛋鬼”,不是喜欢揪女同学的小辫子,就是仗着自己的身高优势,欺压小个子男生。
为此,燕子作为家长,已经被班主任叫去学校无数次了,燕子都觉得脸都快挂不住了,不是自己不教育孩子,而是根本没有效果。
每一次孩子犯错,燕子也有惩罚教育牛牛,有时候甚至打骂都用上了,虽然一时是效的,但是过后,牛牛错误依旧照常犯,甚至还变本加厉。
小燕觉得无奈又无助,自己的批评教育不但起不到作用,非但让孩子更加叛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
其实原因有两个,一是孩子已经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有着一定的想法;二是父母的不会好好说话,教育的方式无效,不能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孩子听话,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事事顺着父母的心意来,应该就能省下不少麻烦,也能省心不少。
但是如果是这样一个为父母命令是从的孩子,难道不觉得更像是一个机器吗?没有任何自己的性格,父母说什么就做什么,俨然就是一个遵从命令的机器人。
孩子不是机器,父母对孩子下达命令的时候,孩子极有可能会产生抗拒,因为这只是父母单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和孩子协商出来的决定,所以孩子也会懂得决绝接受。
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父母一味的下达命令,只会让孩子觉得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当孩子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表明父母教育沟通的方式出现了问题。
为此,父母应该懂得,自己的命令”式教育,只能在孩子年纪尚小的时候起到作用,一旦孩子慢慢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再用命令”的语气,责备的方式教育,往往起不到效果,孩子反而会在父母的压制下更加的反叛。
如果此时父母不懂得如何与很孩子沟通,那么必然会导致亲子关系出现裂痕,难以简历良好的相处模式,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更为严重的成长问题。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去管教孩子才正确呢?
-01-放下父母的身段很多父母都喜欢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严,让孩子觉得父母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父母喜欢用一种俯视的姿态去教育孩子。
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如果想要孩子打从心底的信服自己,那么就需要我们放下身段,以朋友的姿态去和孩子相处,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
不要以命令的口吻与孩子对话,尝试蹲下来,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你会发现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生活中,不要总是丢给孩子必答题”,适当的让孩子做选择题”,锻炼孩子的选择能力。
或者在孩子年龄稍大点的时候,多让孩子对问题进行思考,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命令孩子该怎么去做。
-02-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平常教育孩子的时候,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告诉他:”每个人在做事之前,要先换个角度想一想:我这样做,别人感受如何呢?如果是我,我又会怎样想呢?
还要懂得把握住教育的机会,在孩子犯错或者不开心的时候,告诉孩子:如果是被人遇到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类似的情绪,像你一样不开心。
以此为目的,让孩子慢慢形成将心比心的习惯。当然,前提是家长要以身作则,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03-盛怒之下暂停管教人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往往是无法理性思考问题的。
有一次,我去闺蜜家串门,闺蜜有个8岁的女儿萌萌,有着严重挑食的毛病,每一次吃饭都需要闺蜜苦口婆心相劝,才勉强吃上几口。
那一天吃饭的时候,萌萌指着桌上的饭菜指责闺蜜,为什么又是这些讨厌的菜,我不要吃”说着将自己碗里闺蜜刚盛好的饭菜倒进了垃圾桶。
闺蜜瞬间脸就绿了,眼看着就要摔碗发火,我赶紧把闺蜜拉到一旁,要她先冷静下来,先去做其他的事情,转移一下自己的情绪。等到平静下来后再找萌萌好好的谈一谈。
因为人在极度的情绪下,往往容易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如果此时闺蜜上前二话不说把孩子臭骂一顿或者打一顿,必然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况且当时还有我这个外人”在场,如果闺蜜这样做了,还会直接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觉得很没面子。
管教孩子讲究的是方法,也是一门艺术,家长不同的管教方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不能过度的纵容,也不能逼得太紧,有时候适度的放手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再者,教育孩子是个细活,不能着急,越急反而越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在教育面前,家长应该将心态放平稳,多一点忍耐,多一点包容,问题往往也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