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生病了?他可能只是在博取关注,父母应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天晚上八点,正在加班的李枫突然接到妻子的电话,让他赶紧回家,说是他们的女儿秋秋好像生病了。一听到这个消息,李枫立刻放下工作往家里跑,在这个当口,没有什么比女儿更重要了。

可是回到家里一看,李枫却觉得女儿好像也不是很严重,妻子也只是吱吱唔唔,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一直重复女儿应该是生病了,已经一整天都不太舒服了。李枫抱起女儿,这才发现女儿确实有些不对劲,不像平时那么有精力,当下就责怪妻子,怎么没有早送医院,现在这么晚了,医生们恐怕都下班了。

由于摸不清女儿到底是什么情况,李枫和妻子就带着女儿去了家附近的医院,没想到,刚刚走到医院门口,女儿却突然开口对他们说:我的病已经好了,我不想进医院。”女儿的话,李枫不以为意,仍然执意拉着她进去挂了号。没想到,医生检查一番之后,也没有查出女儿什么问题,各项指标也都是正常,更没有感冒等常见的症状。

听了医生的话,李枫反而更着急了,查不出问题,那反倒有可能说明问题非常严重了。不过医生却暗示要单独与李枫谈一谈,就在妻子带着女儿离开诊疗室之后,医生告诉他,秋秋确实没有生病,她之所以一整天都不舒服,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或者简单的说,就是假生病。不过医生也提醒李枫,假生病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父母同样需要重视,否则的话,让孩子的心理问题继续发展,就有可能引发一些精神方面的病症了。

医生的建议,让李枫突然认识到,女儿的表现,可能与缺少父母的关心有关。平时在家里面,女儿大多数时间都由奶奶带,这几天奶奶回乡办事,刚好妈妈又休假,这才有机会让妈妈亲自带。然而他却因为一直要加班,每天很晚才能回家,故而与女儿的接触也比较少。如此想来,女儿之所以会假生病,恐怕就是希望让父母多关注她,多抽时间来陪她吧,想到这里,李枫不由地一阵叹息。

孩子假生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确实有一些娃,会通过这种行为来博取父母的关注。甚至即便是真地生病了,他们也会很欣慰,因为这就意味着父母会更用心地照顾他,从而让他获得被关注的满足感。除了生病之外,有些孩子还会表现出下面这些不良的博取关注的方式。

☞孩子想要获取关注的不良方式

1)搞破坏

有些孩子的破坏欲比较强,总是给大人惹祸。每当他们搞破坏之后,大人都会把他们教训一通,可是他们却不改正,日后还是一如既往地如此。

孩子的这种表现,其实多半就带有博关注”的意图,即便他们被父母教训了,心中也会感受到一些安慰,因为父母总算是关注到他们了。

2)发脾气

脾气差的孩子,除了那些被惯养的之外,还有一些,其实也是为了寻求关注才会动不动就发脾气。尤其是那些平时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和善,在父母面前就喜欢发脾气的孩子,意图就更明显了。

因为发脾气的行为可以刺激到父母,从而让父母对他进行管教,而这种管教,在孩子看来,也是被关注的一种体现。

生病、搞破坏以及发脾气这些不良的博取关注的方式,如果被孩子经常使用的话,不但无法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注,反而还会对他们本身产生不良的影响。

☞获取关注的不良方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形成讨好型人格”

孩子希望获得父母的关注,并不惜采取一些不良的方式,这就说明他们非常在意父母对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在心理学上,这样的人格也被称为服从型人格”,拥有这种人格的孩子,其生命的意义不再独立存在,而是依附于父母,他们害怕自己被父母冷落、甚至抛弃,从而想尽办法去讨好父母,甚至不惜采取像生病这样的错误方式。

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也会缺乏主见,总喜欢以笑脸逢迎他人,甚至看人眼色行事。养成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会主动压抑自己的天性,对自我的价值也缺乏认同,很容易做出牺牲自己的事情。由于缺乏自爱,他们的成长之路也会变得异常坎坷。

容易走上极端

很显然,以上这些不良方式,一旦被父母发觉其真正意图,就不会带来孩子想要的后果了,反而会让父母越来越厌恶他。

如此一来,孩子察觉不到效果,就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够狠,于是加码行事,久而久之,就很容易走上极端。比如以前是假生病,到后来恐怕就会真地让自己生病,甚至采用自残这样的极端方式。

孩子之所以会用上这些不良的方式来博取父母的关注,从根本上说,原因还是出在父母身上。如果父母做得足够好,平时对孩子多投入一些关注,自然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所以说,要想避免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避免他走上极端,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各种需求,尤其是感情方面的需求。

☞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安全的依恋模式

许多早期教育专家,都建议父母重视孩子零到三岁时的依恋模式”,因为这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在这个时期内,如果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及时地回应,或者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的话,就会让依恋模式变得畸形,从而对孩子的身心发育产生负面的影响。

只有安全的依恋模式,才能够让孩子健康地成长,这就需要父母,尤其是宝妈,多花时间陪伴宝宝,多与他交流,宝宝的合理需求,父母要应该及时响应并满足他。

多一点肢体接触

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做皮肤饥饿”的现象:当一个人很长时间没有与他人有过肢体接触的时候,就会对这个人的生活和成长产生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就好像是皮肤没有吃饱,产生了饥饿感一样。

孩子也是如此,相比起成年人,他们的皮肤更容易饥饿”,对肢体接触的需求更高。所以父母应该多拥抱孩子,摸摸孩子的头,轻拍孩子的后背等,多与他有肢体上的接触,这样孩子才更能够感受到你的关注,从而不至于用那些不良的方式来获取它。

相比起物质,其实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关注的需求度更高。也就是说,只要父母足够地关注他们,就算物质方面欠缺一点,孩子也是愿意并且还会觉得更快乐,这对他们的成长,反而会更加有利。

今日话题:孩子以生病来求关注这件事,你怎么看待?如果你的孩子也这样做,你又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

可乐育儿堂,专注育儿问题,解决父母烦恼!

育儿路上,伴你前行!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