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妈妈,辛苦了”,对一个“好妈妈”来说,工作和家庭不是单选题

文/琳妹育儿说(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和生命的延续,更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很多职场女性”在荣升为母亲”角色之后,为了能够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更全方面的照顾好家庭,都毫不犹豫的选择成为全职妈妈”,从而不得不放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工作。

全职妈妈诉心声:放弃工作后,生活似乎更糟了

独家全职太太怀抱孩子炒股忙

​小可是我的大学同学,也是毕业后所有好友中第一个成为准妈妈”的。上周末,小可邀请我们几个好友去她家做客以分享自己即将成为妈妈的喜悦。

好友相见注定是一场久久无法结束的畅聊,小可的准妈妈”身份更是为我们许久未见的友谊锦上添花。期间小可向我们提及了这么一件事,瞬间成为大家争相讨论的热度话题。

事情是这样的,小可怀孕后在小区其他孕妈”的推荐下加入了一个宝妈育儿交流群”。这个群里的所有人都非常友好热情,大家除了互相探讨育儿方面的问题外还会偶尔分享一些自己的生活点滴。

有一天,一个昵称为小步舞曲”的宝妈”突然在群里发起牢骚。这位宝妈”表示自己原本是一家银行的高级客户经理,有了孩子之后为了给予孩子全身心的教育毅然选择放弃工作回归家庭。

然而当自己成为全职妈妈后,丈夫总是以她没有经济收入为由对她爱答不理。

​本来是想着全身心地投入家庭和对孩子的教育,现如今面对丈夫这般冷漠的态度反而失去了处理生活的心思,家庭关系看起来似乎更加糟糕了。

小可说完,在座的所有好友也都争相对此各抒己见。其中不赞同在有了孩子之后为了家庭放弃工作的好友占大多数,仅有极个别好友对在有了孩子之后成为全职妈妈”持赞同意见。

全职妈妈”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敏感的社会话题,也是始终无法避免的社会现象。

作为职场女性”,之所以在有了孩子后选择放弃工作、回归家庭,无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内心中对其他人照顾孩子不放心,只相信自己;

很多女性在初为人母之后,都会突然变得敏感脆弱,下意识地对刚刚出生的孩子充斥着满满的保护欲。如果需要把孩子交给家里的其他人代为照管,肯定是无法说服自己的内心选择接受,因此放弃工作回归家庭就是最好的选择。

​有了孩子之后,缺乏了处理工作的心思;

对于一些宝妈”来说,她们坚定地认为倘若自己一旦分心思需要同时应对两件重要的事情,最终可能会导致两件事都做的不完美。

当面对在有了孩子之后同等重要的工作和家庭的天平时,她们为了避免两者兼顾最终导致两者都处理不完美的现象发生,选择的砝码最终倾向了家庭,不得不放弃了工作。

认为孩子的一切大于所有,只有放弃工作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

还有一些女性在有了孩子之后,对孩子产生过分的保护心理,把孩子当作自己生命之重。因为爱孩子的心理过度,因此容易衍生出很多比较极端的认知。

于是在这些极端思维的影响下,认为只有放弃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陪伴孩子中,才是对孩子最负责任的做法,才能教育引导出懂事优秀的孩子。

​首份《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调查研究表示:全职妈妈的焦虑指数位列第三,仅次于从事金融与互联网行业的妈妈们。

由此可见,全职妈妈这样的群体,不会因为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生活而降低焦虑,反而会大大增加。

成为全职妈妈在无形中还会给宝妈”本人以及家庭生活带来系列负面影响。

成为全职妈妈,就是主动放弃了与外界的联络权

毋庸置疑,成为全职妈妈后所有的重心都会围绕着孩子与家庭转,打交道的所有人与事也都不会脱离家庭生活这个交际圈。

久而久之,便会失去更多与外界形形色色的人、事、物联络的机会,最终因为圈子的局限性慢慢与这个多姿的世界脱节,当想要再次融入时因为相隔已久便会显得格格不入。

​成为全职妈妈,更容易导致诸多不良心理问题产生

很多女性在成为全职妈妈后,整天忙碌于家庭日常琐事,再和身边有工作的家人朋友接触时,常常会因为没有话题而陷入尴尬。

长此以往,身心都会感到孤独,也会渐渐陷入对自我个人价值的怀疑,于是钻进思维的牛角尖,从而容易导致内心的敏感、自卑、孤独等一系列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

成为全职妈妈,更容易缺乏生活的话语权

自我价值体现和经济收入向来都是一个人保持自我最大的底气,而放弃工作成为全职妈妈毫无疑问就断了经济收入来源。如果家庭成员对全职妈妈能够做到足够理解和极大尊重,尚且可以不必为断了经济来源而少了底气。

但倘若家庭成员对全职妈妈角色哪怕有一丁点不满,都会置全职妈妈于被动,从而容易导致全职妈妈丢失了生活中的话语权。

湖南卫视的一档亲子综艺《妈妈是超人》中演员胡可曾在面临放弃工作成为全职妈妈的选择时表示,如果一个妈妈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放弃了自己,那么她也就无法成为一个更好的妈妈。

​其实正是如此,作为妈妈对孩子负责的前提首先应当是对自己负责,好妈妈”是可以工作家庭两相顾的。

对孩子寸步不离的陪伴抵不过以身作则的示范

成为全职妈妈是可以全身心的陪伴孩子,见证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然而却失去了最珍贵的自我追求,孩子所能感受到来自于母亲的也就只是寸步不离的陪伴。

而一个可以兼顾工作家庭、勇于追求自我的妈妈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这样的言传身教其实比寸步不离的呵护更为重要。

兼顾家庭的同时处理好工作,更是对孩子的最大保障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来自于母亲的呵护陪伴,但更离不开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如果一个母亲基于放弃自我来满足对孩子的全身心陪伴、还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物质保障大打折扣,如此不仅会让孩子感受不到来自于母亲榜样般的力量,还会让孩子因为物质条件无法得到保障而失去很多精神层面美好的追求机会。

​全职妈妈的过分呵护更易导致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孩子更需要来自于母亲健康平衡的爱

成为全职妈妈后,全部的心思都会围绕着孩子转,自然因为过分呵护孩子的心理所致更容易产生对孩子的一系列溺爱行为,反而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而一个既可以处理好工作,又能够权衡好亲子教育的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给予的爱会更为理智平衡,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若非客观因素所致不得不成为全职妈妈,作为母亲,切忌出于对孩子过分的保护与过度的爱而放弃工作全身心投入家庭。

好妈妈”一定是在不放弃自我的同时更好的教育着孩子,只有能够处理好工作和家庭两者关系的妈妈,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亦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对于放弃工作、回归家庭的全职妈妈你如何看待?作为母亲,你会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两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