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在妈妈眼里就像一根根玉米苗子,自播种到从土壤里冒出探头,从青翠可人到粗杆迎风飘。看着他顶着红樱帽,活脱脱的孩子俏皮样,醉了娘亲,美了岁月!也许只有亲娘才有这般体会吧!回想一路艰辛,此刻甚得欣慰!突然想到昨夜看到一篇文章,文章里头说:请不要跟你的孩子大声说话!姐在心里嘀咕了好几遍,现在的孩子怎么就骂不得,说不得,打不得?看眼下有多少孩子因为不服父母的管教而离家出走,有些弱小心灵的需要看心理医生,甚至发展到偶尔听说有学生跳楼自杀的事迹。面对这么多揪心的事之后,为什么所有的专家还一致提倡:做父母得多包容及体量孩子”。难道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毅力及正确的人生观吗?我们国家这么多年的独孩化,一个家庭好几个大人就这样宠着一个娃,如果现在还要一味的宠溺与包容他们,体量他们,这样的教育难道教出来的孩子真的优秀吗?他们长大了会懂得感恩吗?他们会懂得父母的艰辛吗?为什么我们不是因娃施教?非得往死里疼呢?非得把孩子们一个个养成害羞草吗?之前听到一位奶奶说:到了他们这个岁数真惨!光做饭就让人头疼,每天都得给小孩子弄不同好吃的,上头还得考虑家里老人吃的,弄来弄去忙个四脚朝天,感叹家里最老的老人怎么就那么难伺候?我真的想问这样的教育,这样的思想真的对吗?在姐看来,孩子肚子饿了自己就得吃饭,老人吃不下那是因为她老了,牙门咬不动了!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每天花心思给孩子吃就是理所当然,看着他们吃饭,我们还要笑呵呵夸他们真乖,可到老人吃不下,我们就要说老人矫情呢?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首条讲的是百事孝为先!我们都有老的时候,趁现在孩子还小当立教,莫忘他人老去你也老。抓好玉米苗子,莫让余生泪水流!一个好的孩子,应该从小让他懂得感恩,懂得换位思考,懂得孝为先,懂得以善为首,而不是让我们去嫌弃老人,把所有心思都拿去迁就一个孩子。俗话说:3岁孩童有何罪,人生下来就是白纸一张,父母不教是父母的错,是孩子的损失,若干年后是整个家族的损失,是孩子一生的损失!在此呼吁专家们能不能给出真正符合中国������������ 教育的法子,给这脱了轨迹的二胎生涯来一碗真正的育儿鸡汤?!祖国的花朵,每个家庭的未来!值得深思!
下一篇感冒者不宜开车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