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如何结合幼儿的三维目标来设计活动?

根据本人多年幼教工作的经验,与你分享:

1、目标设计要体现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的特点

2、可以从情绪情感、知识、能力三个方面着手

3、重点、难点明确

###

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幼儿的三维目标。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概念,是对我们中小学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升华,是对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的借鉴和创新(布卢姆、加涅等都有一系列的学习目标分类,国内目标教学也提出要在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有机融合知识、技能、情感领域的学习目标)。然后我将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设计幼儿活动,

一、活动名称的设计

活动名称即一次具体的教育活动的题目。要求:

1 .从活动名称能大概了解本次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2.在取名称时汪意尽量符合儿童化的特点。

如:我升中班啦! ###

所谓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的预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所有设计的核心,无论是教学资源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评价方式的确定,都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完成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首先就是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历史教学目标是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生提出来的目标。每个教师面对的学生都不同。教师要在综合分析学习者特征和教学内容之后来确定教学目标。因此,即使是同一内容,不同教师制定的目标也不会一样。教学活动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由特定的主体(中学生)完成。历史教学目标的大小、深浅、多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 第二个原则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学校要采纳的目标应该是少量的而非大量的,因为实现教育目标需要时间,也就是说,要花时间才能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因此,设定目标要在有价值有意义的地方做文章。第三个原则是教学目标要适合测量或评价。教学目标制定出来之后,又该如何陈述呢?清晰的教学目标应具备的三个要素: ①说明在学生身上预期的终点行为; ②完成任务的行为条件; ③使教师满意的并能表现学生已经掌握了的成绩水准。 行为主体是学生,在陈述时往往略而不写。 行为动词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学习水平是指学生学习结果的程度。总的来讲,教学目标可分三维写,也可合着写。教学目标的基本叙述方式为行为+内容”。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以操作。教学目标制定之后,如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呢?那就是如何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也就是说,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评价。当然,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不同的教学策略。 总之,要想制定较为准确的教学目标、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并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我们老师就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领会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尊重教材活用教材。

###

所谓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的预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所有设计的核心,无论是教学资源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评价方式的确定,都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完成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首先就是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历史教学目标是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生提出来的目标。每个教师面对的学生都不同。教师要在综合分析学习者特征和教学内容之后来确定教学目标。因此,即使是同一内容,不同教师制定的目标也不会一样。教学活动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由特定的主体(中学生)完成。历史教学目标的大小、深浅、多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 第二个原则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学校要采纳的目标应该是少量的而非大量的,因为实现教育目标需要时间,也就是说,要花时间才能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因此,设定目标要在有价值有意义的地方做文章。第三个原则是教学目标要适合测量或评价。教学目标制定出来之后,又该如何陈述呢?清晰的教学目标应具备的三个要素: ①说明在学生身上预期的终点行为; ②完成任务的行为条件; ③使教师满意的并能表现学生已经掌握了的成绩水准。 行为主体是学生,在陈述时往往略而不写。 行为动词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学习水平是指学生学习结果的程度。总的来讲,教学目标可分三维写,也可合着写。教学目标的基本叙述方式为行为+内容”。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以操作。教学目标制定之后,如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呢?那就是如何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也就是说,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评价。当然,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不同的教学策略。 总之,要想制定较为准确的教学目标、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并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我们老师就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领会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尊重教材活用教材。

###

立足实际,谈谈幼儿园教学目标的制定 幼儿园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最具体化的体现,但许多教师对如何制定教学目标”缺乏明确的认识,在实际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

随着《纲要》的贯彻落实,当今幼儿教育十分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目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及各类教育形式中的渗透。但就现在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仍是落实教育目标的最主要的具体途径之一,因此,教学目标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个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面对如何制定教学目标这一实际问题,教师们是否能有效地、科学地将教育目标贯彻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之中呢?教师们虽知道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但不知道怎样才算好的教学目标,因此就造成了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诸多问题。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很多都会用培养……”、激发……”这样一些很宽泛的词,在不同的活动中似乎都可以通用。

一、几类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1、目标不够全面:只就学科提出单一技能目标或只有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的目标。

如手工活动撕贴柳条”,教师只提出一条目标学习用较大的皱纹纸撕成柳条。”

2、活动目标不具体:目标无法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地贯彻与落实,其他教

师看后不能清楚地了解授课老师的教育思路。

如:歌曲小鱼游游”中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愿意和大家一起唱歌;(2)能积极参加音乐活动。”

3、主语不够统一:在目标中同时出现教育目标与幼儿发展目标,提法较乱。

如体育游戏小动物开车”中目标(1)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并能学会互相不碰撞。(幼儿主语);(2)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教师主语)”

4、幼儿能力发展目标较模糊:不能就具体的活动,清晰而明确地陈述幼儿应获得的某方面、某层面认知策略及能力的发展。

如科学活动这是什么车”中目标(1)说出几种常见汽车的名称及典型特征,了解不同汽车的用途;(2)学习仔细观察与大胆讲述。”又如教师在绘画活动中提出能力目标为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发展想象力。”

5、幼儿个性、社会性教育目标较笼统:虽然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在许多目标中有所体现,但陈述的较为宽泛,多为培养兴趣”萌发情感”等等。

如美术活动小娃娃吃棒棒糖”中第三条目标为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又如案例:体育捉迷藏”中第三条目标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6、目标缺乏针对性:教师们在借用别人的教材时,照搬照用,因此往往一个优秀的教案,在实际运用中却无法体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7、先有活动,再制定目标,丧失了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性功能。(本末倒置,觉得该

活动可以实现哪些目标,就写上哪个,而不是活动围绕目标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