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50岁生二胎的真实感悟 50岁怀第二胎危险吗

50岁还能生二胎吗

先不说50岁能不能生,即使能生,对自己和对胎儿也具有太多的危险因素。
作为50岁的孕妇或产妇,就生育而言,已是高龄中的高龄,本身就决定了在怀孕前应该先去正规的医院作详细的检查,检查是否有妇科炎症、子宫是否异常、输卵管是否通畅、优生五项、排卵是否正常、内分泌功能等。男方要检查精子的质量、活动度、成活率,前列腺的检查等。高龄要小孩风险性是非常大的,高龄妊娠增加了难产、死产、胎儿畸形和其他妊娠并发症发生率。
当然,如果卵巢功能正常。加上身体条件良好,是可以生育的,但必须在怀孕期间密切观察,定期复查。
记住:谨遵医嘱,这是最重要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50岁生二胎的真实感悟

50岁的夫妻还能要二胎吗

虽说生育能力因人而宜,可作为50岁的夫妻,有必要再去承受这种高龄妊娠的风险吗?
一般而言,女性40岁后不宜考虑怀孕,因为年龄过大怀孕,对母子也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如果在42岁生二胎,妊娠并发症也相对增加,分娩时往往产程延长甚则难产,手术助产的机率相应增多,婴儿畸形率也相应升高,产后母体恢复也明显变慢。
鉴于上述情况,是否要二胎,在知道利害关系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去把握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50岁生二胎的真实感悟

50岁怀第二胎危险吗

高龄要小孩风险性是非常大的,高龄妊娠增加了难产、死产、胎儿畸形和其他妊娠并发症发生率。
50岁的年龄想生育二胎,确实是晚了些,建议你在怀孕前应该先去正规的医院作详细的检查,检查是否有妇科炎症、子宫是否异常、输卵管是否通畅、优生五项、排卵是否正常、内分泌功能等。男方要检查精子的质量、活动度、成活率,前列腺的检查等。
当然,如果卵巢功能正常。加上身体条件良好,是可以生育的,但必须在怀孕期间密切观察,定期复查。
关键的是,你要听从医嘱,这真的很重要。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50岁生二胎的真实感悟

老公50岁了,想生二胎,可以吗

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讲,男方50岁的年龄想生育二胎,确实是晚了些。建议男方应该先去正规的医院作详细的检查,检查精子的质量、活动度、成活率,前列腺的检查等。同时女方最好也检查是否有妇科炎症、子宫是否异常、输卵管是否通畅、优生五项、排卵是否正常、内分泌功能等。
关键的是,要听从医嘱,这真的很重要。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快50岁的父母想生二胎,已经21岁的我该怎么办

这位知友,快50岁的父母想生二胎还能生吗?如果真的能生的话,作为子女,请顺其自然、不要干涉,这是父母的权利,对你将来是有好处的。

有谁生过二胎的给点经验

双方是农村户口,其中一方是独生子女,这样可以生二胎;或者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也可以生二胎。你们这种情况必须要罚款的,如果是农村户口,二胎罚款会少一些的。

妈妈们对生二胎是一个怎样的看法

是否需要再生育第二个子女,在政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本就取决于夫妻对生育观的认知和对生育子女的意愿。
对于一个家庭,生育子女自然是件大事,作为一对理性的夫妻,在怀二胎前应该综合家庭情况认真考虑,面对现状,包括家庭经济、年龄条件、夫妻感情、工作状况,夫妻身体、养育环境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老生常谈,生不生二胎的一点看法

其实关于二胎,很多人都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不想生,一方面又觉得一个孩子太单了,还是有个伴的好。
那到底是生好还是不生好呢?

1
我母亲生了我和弟弟两个孩子,虽然两个人在一起常常吵架,可长大后的好就渐渐显现了。
记得有一天,我家店铺的门坏了,恰逢晚上,又碰巧我老公出差了。这可怎么办?我给弟弟打了电话,弟弟二话没说,拿了工具,骑着电动车就过来了。
一过来就忙着敲打修理,看着弟弟忙碌的身影,我的心底生腾起一种温暖,这种温暖将我紧紧地包围着,原本焦虑的情绪一扫而光。当时就想,有个弟弟真好啊!
其实手足不光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来帮助你,更主要的是一份浓浓的亲情,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儿女之后最亲近的人。
我丈夫就个独子,在我公公去世时,就我们两个操办丧事,虽然也有朋友帮忙,但总感觉孤零零地,连个商量事的人都没有,一切都是丈夫自己忙里忙外,总感觉那么孤单。
如果你年轻,经济也尚可,可以考虑要个二胎,毕竟一个还是太单了。
2
朋友梅,已年过40,儿子也已经12岁了。二胎政策放开后,她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备孕,想给儿子再添个手足。

可是不曾想在怀孕六个月的时候,她患上了妊娠高血压。
在一个丈夫去上班的早晨,她晕在了自己家里。等丈夫下班发现后,已经过了六个小时了。后来虽然命保住了,可孩子没了,自己又做了大脑手术,成了半身不遂。
其实想要二胎的想法没有问题,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身体状况,本来存在风险,你不管不顾,其结果就会像我的朋友那样,得不偿失。

生与不生,最主要的还是要看自己各方面的条件允许不允许。身体条件,经济条件是不是没问题,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身体条件,要确保孩子和大人都能健康的情况才可考虑。
是这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