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哪个影响大?研究:性格在孩子早期就注定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见形形色色性情各异的人。有的人热情外向,喜欢和人打交道;而有的人安静内向,喜欢独来独往,甚至还有所谓的社交恐惧症”。

是什么让一个人变得害羞或外向?羞怯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还是我们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形成的?


长期的研究表明,气质——或者说一个人对环境的情绪反应的风格——最早可以在4个月大的婴儿身上出现。测试的方法是给婴儿看一些简单的玩具,比如一个挂着几只动物挂件的手机,然后研究婴儿的反应。这个对4个月大婴儿的简单测试已经相当一致地表明,那些看到悬挂挂件的手机时表现出不知所措或情绪低落的婴儿最有可能在长大后变得害羞内向。这些婴儿对环境中的任何变化都特别敏感,即使是最常规的活动,比如门铃响或换尿布,也很容易让他们感到心烦沮丧。相比之下,那些对此种变化做出积极反应或根本没有反应的婴儿,最有可能在学龄前变得非常善于社交。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关系不仅预示着孩子童年时的性格特点,婴儿在4个月大时对手机的反应预示着他们进入青春期后的害羞程度或社交能力。害羞和外向的学龄前儿童之间的差异甚至显现在他们的生理和大脑中,这表明羞怯有很强的生物学基础,可能是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的一部分性格。

这是否意味着环境对羞怯没有影响?我们需要在第一时间就对孩子的羞怯给予关注吗?


虽然气质具有生物学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成不变的。孩子的性情可能会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对陌生人、物体和环境的负面反应可能不会再那么极端。最重要的是,有点害羞没什么不好。许多孩子的性情被描述为慢热”,他们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周围的环境,然后才能准备好加入人群,享受乐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大约10-15%的婴儿是极度敏感的,这些孩子最有可能发展成害羞的人,他们中的一部分(约40%)甚至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发展成社交焦虑症。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极度敏感,甚至对熟悉的人和地方都感到不安,你可以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帮助防止他出现社交焦虑问题。最重要的是,支持性的育儿方式真的会有所帮助。例如,研究表明,当母亲对孩子的需求敏感并做出适当反应时,孩子变得害羞的可能性会显著降低。因此,即使是那些面对新情况或具有挑战性的情况时容易心烦意乱的婴儿,如果有一个能对他的需求做出反应的父母,那么也能够防止他的羞怯或社交焦虑的发展。




同样的,父母也可以在孩子的道德感的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那些害羞或容易感到焦虑的孩子因为违反规则而受到训斥时,很容易变得心烦意乱。因此,这样的孩子只需要温和的纪律,因为他们很容易为自己的过失感到内疚。而那些外向、大胆的孩子并不总是顺从于温和的纪律,当他们违反规则时,需要更多的关注,因为他们自己不容易感到焦虑。

总之,这项研究表明,害羞或外向性格的种子是在生命早期就种下的,并且有很强的生物学基础。但是,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你的孩子对环境的任何变化都非常敏感,那么你需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节奏适应新事物,这可能会帮助他们在以后的社交场合中避免产生恐惧或焦虑。虽然害羞确实有很强的生理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同一对父母的所有孩子都是完全相同的性格。你的两个孩子很可能一个害羞、焦虑,另一个闹腾、莽撞。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需要调整养育方式以适应孩子的需要,因为适合一种性格的养育方法可能并不适合另一种性格。

少儿脑科技小课堂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the-baby-scientist/201910/what-makes-child-s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