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什么各位家长如今如此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因为我们很多未完成的心愿和目标希望能在子女身上实现;是因为我们自身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是很完美而希望子女不要再重蹈我们的覆辙;是因为我们都希望塑造一个我们心中理想孩子的模样。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背景下,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中国父母最喜欢对孩子说的话就是:你看隔壁老李家的儿子每次考试都拿第一,奖学金都拿了不知道多少钱了;你看看你同学和你同时毕业的,现在一个月都赚两万多元;你看看你表妹都比你小两岁,小孩都已经一岁多了,你连婚都还没结。应该大多数孩子都逃不过中国父母这种对比式伤害吧,我小时候也是,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或者吃饭时都会讨论到谁谁谁家的小孩有多么优秀,其实这样的对比法会给小孩产生反感的情绪,给小孩心理上造成挫败感。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背景下,大多数父母喜欢从小就包办孩子的一切,从上什么幼儿园、报什么培训班、读哪里的小学、读哪所高中、报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到哪里上班、找什么样的对象等等这一系列的事情似乎中国父母都喜欢一手包办,以为我帮你弄好了一切,这就是孩子需要的,以为这就是帮了孩子很大的忙,其实,这将会让小孩严重丧失独立思考和独立做决定的能力,同时也将影响孩子的创造力,你会发现在目前中国式父母一手大包办的背景下,很多子女独立承担事物的能力大打折扣。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背景下,中国式父母似乎永远都忙个不停,永远都停不下来。当成为父母的那一刻,中国父母就注定再没属于自己的日子,当孩子还小时,父母要抚养孩子长大成人,要负责孩子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的教育,毕业后要考虑孩子的工作安排,还要担心孩子的对象问题,要准备给孩子买婚房,以为买完房就没事吗?中国父母还得考虑帮孩子带小孩,有些父母,甚至连孙子/女的问题还要操心,殊不知,自己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你为自己活过吗?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背景下,父母几乎承载了孩子的半个人生,在这种承包式保护下,导致很多小孩循规蹈矩地过完了自己的三分之一个人生,在父母的包围圈中大多数孩子丧失了独立做主和思考的能力,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庇护下在别人看起来很优秀,就是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但那些别人家的孩子都过得很快乐吗?
有些别人家优秀的孩子确实感恩父母的严苛要求和庇护,在学业和事业上一帆风顺,达到了自我的价值认可,可我也见过很多孩子,即使父母给了他们父母认为最好的资源,他们却过得并不快乐,他们原本想要的玩耍被课外学习班安排的满满当当,他们本想学人文专业在父母的要求下报了就业更好的金融和计算机专业,他们本想到大城市独立闯一闯却被父母的家庭生意留在了小县城,他们甚至连和喜欢的人结婚的资格都会被有些父母夺走。
这就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现状,中国式父母很累,孩子也很累,但这种累大多数却没有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在这种大形势下,甚至有些被教育出来的小孩认为父母就应该给予我们一切,父母对我们的所有付出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付出与需求不匹配导致的。
我认为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从承包式走向开放式,要给孩子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但在他们做决定时给予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在一旁指引和协助,而不是命令和压迫式的。即使我们知道孩子做的某个决定可能是错误的,我们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验证他的错误,而我们从一旁保护他,不让错误更大化。父母的爱值得被尊重,孩子的独立更应该被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