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家长改掉“命令口吻”,反而事半功倍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能够成才,孩子能不能成才,要从小培养。都说不读书不成才,在如今这个时代,不好好读书几乎是没有什么出路的。所以,做家长的都用尽自己的努力,让孩子能够上好学校,读好书。但是,现在很多孩子似乎有厌学”的倾向,很多孩子不好好读书。虽然说,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在家有父母管着,但是,孩子的心没有在读书上,其实老师家长再努力也白费。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都不爱读书呢?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好好读书,但是,往往都是恨铁不成钢,越是希望孩子好好读书,孩子越是不爱读书,越是读不好书。其实这并不完全是孩子的原因,做家长的其实也脱不了关系。因为很多家长并不是在劝孩子好好读书,而是在命令孩子好好读书 。这种命令的口吻”,会让孩子产生排斥的心理。

相信平时家长劝孩子好好读书都是这样的:你给我认真读书”、再不好好读书以后别出去玩了”、你看xx家的孩子,那么认真读书”、你怎么连书都读不好”、你好好读书,以后怎么会有出息 ”……这样的话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其实这样的说话口吻,在孩子眼里就是命令”。家长越是命令”孩子好好读书,孩子越是不爱读,因为他们会认为,读书不是自己的事,而是在为家长读书。所以,家长越是逼着孩子读书,孩子越是不爱读。

孩子的这种排斥心理”,会让孩子对读书力不从心”,甚至会去抗拒读书。其实孩子并不是故意和家长作对,而是他对读书这件事没有什么参与感。孩子没有参与感,自然就不会主动和积极去学习。就好像玩玩具一样,孩子有参与感”,自然就爱玩。

那怎么样才会让孩子对读书有参与感”呢?其实,最简单快速的方法就是改掉命令口吻”。把命令”孩子好好读书,变成让孩子主动”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把平时说的你给我认真读书”变成我觉得你认真读书成绩应该很不错”,这对孩子来说更加有激励性。把平时说的你给我去写作业”变成接下来该做些什么呢”。这种询问的口吻,不仅可以让孩子主动思考,还可以增加孩子的自觉性。

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认真读书,家长这个时候就要认真、严肃地给孩子做思想教育。告诉孩子,读书是自己的事情,你应该对自己的事情负责,老师、家长只能督促你。如果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后悔了,爸爸妈妈也帮不了你。让孩子主动意识到,读书是自己的事情,现在不好好读书,以后会后悔。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些奖励。比如说考试成绩进步了、被老师表扬了,家长可以给孩子奖励。比如说给孩子买喜欢的玩具、周末带孩子去玩、带孩子去吃他喜欢的食物……奖励孩子可以激励孩子读书的积极性,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好好读书了,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会更加有读书的动力了。

如果说孩子成绩考差了,家长不要去责怪孩子。孩子看到自己成绩差,其实心里是有挫败感的,如果家长这个时候再去责怪责骂他,他更加会形成不爱读书的心理。孩子成绩考差的时候,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寻找原因,并且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告诉孩子,下次你再认真点就可以考好了,这会让孩子更有动力。

而做家长的平时也要给孩子营造一个适合读书”的环境,比如说孩子在写作业、背书的时候,家长不要在孩子旁边玩游戏、看电视,可以跟着孩子一起学习看书。这样一个环境,让孩子更加愿意、喜欢读书。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爱读书,家长要试着改掉命令口吻”,这样反对事半功倍。